牡丹是毛茛[gèn]科、芍药属植物,多年生落叶灌木。花朵色泽艳丽,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
牡丹原产于我国,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牡丹的药用价值,北齐画圣杨子华善画牡丹,唐时长安牡丹盛行,后随遣唐使传入日本,宋代栽培中心移到洛阳,现代也是洛阳牡丹最有名气。
牡丹以富贵艳丽入画入诗,但富贵则诗词难工,故无扛鼎之作,今择其精者,集录如下。
《红牡丹》
【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以花喻人,春光不知人心。
《清平调·其一》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jiàn]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以牡丹形容杨贵妃的风姿,浓艳却自然。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通过与芍药、荷花的对比,写牡丹的国色天香,后两句是牡丹诗中的名句。
《买花 / 牡丹》
【唐】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唐时长安贵人极爱牡丹,白居易却通过田舍翁的感叹,揭露了深刻的社会矛盾。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以洛神赋予牡丹神韵。
《吉祥寺赏牡丹》
【宋】苏轼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苏东坡老了,仍然热爱生活。
《菩萨蛮》
【宋】无名氏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
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只道花枝好。
一向发娇嗔,碎挼[ruó]花打人。
写青年情侣间的调笑,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一反世人对牡丹的赞美,写出了新意。
《咏牡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诗人写此诗时靖康之耻已过去十年,家乡洛阳沦陷多时,老态龙钟、形单影只地看牡丹而思乡,家愁国恨写的含蓄深沉,牡丹诗中最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