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都挺好》,活生生一部现实教科书,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鲜明,做的那些让人恨得牙痒痒的事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今天就来谈谈透过这部剧,我们的认知又有哪些冲击。
1.原生家庭得不到的,通过后天努力,都可以得到。
苏明玉从小在家中受母亲冷落,二哥欺负,考高中连一本基本的练习题都不给买,是家里最缺爱缺钱的人,跟家里撕破脸皮后就自力更生,最终成为最有钱有实力的人,也遇到了能给她最好照顾和爱情的老公。
2.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才能足够独立和强大
苏明玉就是一个典型有自己原则的人,上大二的时候,家里把她的房间卖了,没有跟她打招呼,她跟母亲撕破脸,说从今以后,苏家的事情和她没有关系,她也再也不会拿苏家一分钱,之后就一直自力更生,后来苏母去世,因为苏大强的赡养问题,苏家产生了很多矛盾,苏明玉这时候头脑清醒,没有像“樊胜美”一样被亲情绑架,开心就管,不开心就不管,潇潇洒洒!二哥因为媳妇工作掉了的问题,竟然大晚上堵在苏明玉家将她毒打一顿,苏明玉没有哭,而是选择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她报警,要苏明城去坐牢,虽然后面还是因为亲人的软磨硬泡放了苏明成,但主动权还是在她手上,她能独立解决,不受威胁,随心所欲!
3.美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大嫂吴非道出了美籍华人的心酸,他们都是父母斥重金精心培养成才,美国名牌大学毕业,从小到大都是自带光环,是父母亲人的骄傲,大学毕业留美工作,顺利拿到美国绿卡,更是让人羡慕不已。殊不知他们为了一张绿卡兢兢业业,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挥洒在美利坚的土地上,同样承受着高额的房贷,生活上只能维持基本生计,连喜欢吃的中餐厅,也不敢去。不允许享受,更害怕失业,因为没有工作,他们就一无所有,他们没有退路,混不好也不敢回国,也没有重头再来的勇气,所以在亲人面前只能打肿脸充胖子。
联想到我毕业那会一心想技术移民到美国,挣美元,后来想想其实去了也只能是从事最底层的工作,还远在他乡,飘浮不定。
当时是“父母在,不远行”的思想留住了我们,现在多好啊,家庭事业稳定,这难道不是人毕生的追求吗?既然近在咫尺,又何必兜兜转转一个大圈子,再去得到?
我也想劝那些心比天高的人,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圆。
4.小家大于原家,夫妻感情高于父母亲情
苏明哲是苏家长子,苏母去世后,就觉得自己该负起长子的责任,盲目充大。自己在美国失业,经济压力已经落在妻子吴非身上了,还是答应苏大强来美国住的无理要求,全然不顾自己小家的真实境况。
回国要给苏大强买房子,本来说好是两室一厅的,卖老宅,结果头脑一热,老大的责任心一上来,就变成三室,还不提卖老宅的事,所有资金自己承担,还厚着脸说,“谁让我挣得比你们多呢”,他在苏家是有面子了,结果受委屈的自己的老婆和女儿,每个月只留给他们1000美元,在物价天高的美国,能干什么?
为了做个孝子,照顾苏大强的各种无理要求,自己留在上海,把女儿留给老婆一人,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起居,又当爹又当妈,吴非最后以离婚威胁,才让苏明哲清醒。小家不安定,单做个孝子有幸福感吗?
5.父母爱子,应一视同仁,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看法会影响孩子一生
最后一集,苏明玉做了一个梦,小女孩的她被妈妈抱起来,去找欺负她的苏明成算账,她开心的笑了,这是发自内心的。辞掉总经理工作,专心照顾老人痴呆的苏大强,至始至终,苏明玉比谁都渴望亲情。
母亲的重男轻女,给苏明玉留下了一生的阴影,试想如果不是她这么自立自强,换作是个柔弱的姑娘,那该会有一个多么悲剧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