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7920/4ab2497c3e0fb673.jpg)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一个周日的早晨,纽约地铁上一片安静祥和,有人在看书,读报,有人在沉思,小憩。这时候,上来一名男子和几个孩子,孩子们不停地打闹,喧哗,打破了车厢的宁静,而旁边的父亲却任凭孩子们撒野作怪,无动于衷。于是,车厢的人们开始变得不耐烦,史蒂芬·柯维博士也不例外,他最终忍无可忍地走向那位男子,请他管管自己的孩子。
那位男子抬起头,看着史蒂芬博士,如梦初醒般地轻声说,“是啊,我是该管管他们,他们的妈妈一个小时前在医院去世了,我手足无措,大概孩子们也和我一样吧。”
听了男子的话,史蒂芬博士立即向这位刚刚失去妻子的男人道歉,并且再三询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能为他做点什么。那一刻,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和史蒂芬博士一样的感受,我们会立刻转换思维,重新看待这件事情,之前的生气,不耐烦将被同情和怜悯替代,我们甚至会为自己的不耐烦和生气深感自责和愧疚。总之,因为思维的转换,一切都变了。
史蒂芬博士讲他自己经历的这件事情,是想要告诉我们思维转换的力量。所谓思维转换,是指一个人换个角度看问题的顿悟感,第一印象的影响越深,顿悟的力量就越大,仿佛一瞬间万丈光芒把内心照亮。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7920/d20152906f5d584d.png)
几天前,我开车走在一条比较狭窄的道路上,前面的一辆车以大约20迈的速度慢慢悠悠地开着,依据以往的经验,我判定一定是司机在接打电话或者摆弄手机,当时尽管没有急事,但我依然无法忍受这种没有公德的行为,然后我按了几下喇叭,并试图想要从左边超车,然而道路实在太窄,我无奈只得跟在后面缓缓前行。
突然,前面的那辆车往右转弯了,于是,我看到了压低我们车速的真相:行驶在路面上的载着一位白发老人的电动轮椅。那一刻,不耐烦和怒气烟消云散,我有些自责和懊悔,同时对史蒂芬博士在地铁上的顿悟有了更深刻和细致的体认。
思维方式如此强大,它构成了我们观察世界的窗口。所以,当下一次再遇到类似情境,或者遇到有人插队,有人蛮横超车,我想我一定会进行思维转换,甚至在第一时间就敏锐意识到有隐情,然后更早地给予理解,同情或者帮助,你呢?
其实,我们回头看,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也都是由于科学家们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打破传统,打破旧观念,旧思维才得以成功的。
英国伟大的医生,生理学家威廉·哈维,敢于挑战当时统治了西方近千年的关于心脏和血液运动的经典观点,做了大量的动物活体解剖,最终发现了血液循环;
由于发现幽门螺杆菌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科学家马歇尔,正是因为敢于对当时的主流观点即“消化性溃疡是由情绪性的压力及胃酸引起”进行挑战,所以最终纠正了溃疡发病机理的悖论,点亮了消化性溃疡治愈之路的光明;
…………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7920/b70368ede2c16108.png)
吴军老师说过一句话,“思维方式比具体的知识更能改变人的命运”,我无比赞同。因为思维方式反映和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观,不管正确与否,它都决定着我们的语言,行为和态度,并最终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认识到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乐意聆听和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看法,勇于修正和改变自己错误的观念,使我们的人生行驶在正确的航道。
作者| 蔡智慧
80后,大学教师,八岁孩子的妈妈,热爱阅读和写作,相信写作+工作,越写越快乐!
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后知后觉,不想再接受既不精彩又不糟糕的人生,所以正式开启我的学习、认知之旅。
学习的过程很漫长,开始更不容易,让我们一起见证积累的力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