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我的包里总会放至少一支笔,还有一个可以记各种东西的本子。当我没有做什么事情,处于空档期时,头脑中总会突然冒出很多东西,会不自觉的去思考很多问题,去体会其内在联系。所以我其实挺喜欢看那些轻松的电影电视剧,因为不用动脑,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但这些突然降临的想法都是一闪而过,都是引子,只是带着我开始去思考,很容易被忘记。因此,在考研阶段,我就开始尝试着将它们给记下来,当落实到笔头时,思考的东西也就能够获得整理、提炼与升华,当然,也可供自己时常回头看看那时的东西。但因为懒惰,本子上并没有太多写下来的东西。
后来,我逐渐尝试给自己一个方向,类似于话题作文的形式,逐渐改变任由自己自由发散的方式,带有目的性的去思考。经过尝试,这样的改变其实挺有效的,获得的东西也会隐隐有个整体的样子,逻辑关系也能够愈发明晰。有些许遗憾的是,大部分东西也没有能够被记录下来。
为何我如此在意是否写下来呢?首先,记忆总是会被遗忘的,不然我们人类会活得很痛苦。可是,记录下来的东西虽也会被遗忘,但可供查阅,能使自己重拾这一部分的记忆。从记忆中我们会获得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从中提炼出各种经验教训,也能够获得当时的情感。其次,由于思考的速度很快,必然会出现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得到的东西充其量只是一个粗糙的框架。因此,通过写下来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内容更加丰满,考虑更加周全。另外,这也不正是一个激励自己好好练字的方式吗。
恰巧,月初在微博看见一条别人整理的《二十四史》最经典的二十四句。里面的二十四句话都是非常凝练的经验之谈,从它们出发,也能够促使自己去思考很多事情。于是乎,索性就决定以这二十四句为主题,每天选一句写一点什么。每一句话的用字都是那么少,可其间的价值犹如有泉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有点大道至简的意思。
我之所以会做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情,还得回到大二的某一天,下课后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突然就理解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句话的意思倒是从小就知道,句子本身也是非常简明的,但一直以来,自己的理解都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头,并没有理解到其内在强大的能量。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透过这句话,瞬间就理解了很多事情。也是从那时开始,有意识地去思考一些看似会令人头疼的问题。之后,我自身的烦恼与困惑也就越来越少了。
大道至简,其实,不光是大道理非常简单,很多看似特别难的事情也是特别简单的,但事情简单做起来却是不那么容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