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9.19 》明白很多大道理  却仍过不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9.19 》明白很多大道理  却仍过不

作者: 程冰雪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19:22 被阅读54次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冰雪译文】

    孔子说:“譬如积土堆山包,只差一筐土没堆成了,这时候放弃了,那是我自己决定放弃了。譬如用土平地,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又继续倒,那是我自己决定继续进行了。”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9.19 》明白很多大道理  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这章句朱熹解释说:其止其往,皆在我,不在人。就是说停下来还是前进,都在于我自己,不在别人。儒家哲学就是这种刚健入世的精神,强调人的自主性,“我命在我不由天”。可是,“性相近,习相远”,人们常常问自己:明明懂得很多大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生而为人,谁还没有个新鲜的开始呢!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作比喻,让弟子明白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贵在坚持说着是很容易,只是能够做到的人太少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在行动之初雄心勃勃,摩掌擦拳热血沸腾,鸡血喝个够,立志加励志。可是,稍遇冷场阻挠甚至还谈不上磨难,往往会半途而废偃旗息鼓,令之前的努力也付之一炬灰飞烟灭。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究其根本,还是因缺乏恒毅力和一颗向上的冠军心所致。因此,无论做任何事情,只有全身心地投人其中,不畏艰苦乐在其中,才能有所精进。我们从小都学过愚公移山、唐僧取经、孟子动心忍性等励志课本,可试问真正做到有恒的有多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只要能够坚持下来,就是胜利。老子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黎明前昧爽天空最黑暗,最困难时刻再坚持一下下,就会滴水石穿,功不唐捐。“可见为学在锐志,尤在有恒,诚使工夫无有间断,则盛德大业岂难致哉”。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9.19 》明白很多大道理  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荀子《劝学》 曰——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老子《道德经》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进退在己不在人,努力就从今日始。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9.19 》明白很多大道理  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附录文献参考

    《论语注疏》曰:此章孔子劝人进于道德也。

    朱子曰:《书》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夫子之言,盖出于此。言山成而但少一篑,其止者,吾自止耳;平地而方覆一篑,其进者,吾自往耳。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郑汝谐曰:特在吾一念尔!一念往,则九仞可成;一念废,则一篑不进。

    张栻曰:虽覆一篑,然进则不可量;虽余一篑,然止则无所望。学以成德为贵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见为学进止之机皆由于己也。人之为学,必求有成。倘日积月累,已实用工夫,而一旦厌怠心生,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究归无成。谁止之乎?只一己因循怠惰而止耳。人之为学,勿可畏难。虽为圣为贤,未曾全用工夫,而一旦发愤精进,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不可限量。谁进之乎?只一己奋发精勤以往耳。《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见为学在锐志,尤在有恒,诚使工夫无有间断,则盛德大业岂难致哉?

    钱穆曰:本章言学者当自强不息,则积久而终成。若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

    周宗建曰:戒人之止心,励人之进心。只谓止则便是我自家不是,进则便是我自家本事,亦何乐而自止,何惮而不自进哉?全是言当进不当止。

    刘宗周曰:吾人学问希圣达天,有无限阶级,尽由人造。为山平地,悬绝天渊,一念进止,立转关键,人心亦神矣哉。

    陈祥道曰:此孔子所以恶冉求之画,而与童子之进也。孟子曰:“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与此同意。

    致堂胡氏曰:颜渊曰“舜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此“吾往”者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此“吾止”者也。

    《四书说约》曰:数章似相贯者,大概当进不当止之义。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9.19 》明白很多大道理  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本章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癸巳论语解》《论语意原》《论语新解》《论语集释》《论语后录》《论语集说》《论语学案》《论语正义》《论语商》《四书解义》《四书说约》。

相关文章

  •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9.19 》明白很多大道理  却仍过不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冰雪译文】 孔子说...

  • 何帆读书法(读书笔记)

    一、六经注我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曾经有人问宋代理学大师陆象山为何不著书,他答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

  • 夜读冯友兰先生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这就是“六经注我”。不明白那些客...

  • 通明之解

    从前有人说过:“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这就是“六经...

  •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只是一个先后顺序,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我注六经,一定会陷进六经里而不能自拔吗? 我注六经,是说我信任并遵循六经的含义,还是说我解...

  • 读书谬误

    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 带着问题去读书。

  •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 还是 我注六经。 顺序不同。 意义天壤之别。 读书就是要六经注我的境界。 注:融会贯通。注入。 读书思考...

  • “六经注我”

    我的学习经历了两个阶段:“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六经”原指儒家经典,这里代指需要学习的东西。我注六经:这个阶...

  •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7.23》

    【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 【 冰雪浅见译文】 孔子说:“上天赋予了我这样的品德,桓魋...

  • 六经注我

    今天分享一个别处看到的学习经验 ————不要“我注六经”,要“六经注我” 什么叫“六经注我”?就是以我为主。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9.19 》明白很多大道理  却仍过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pj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