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理

作者: PM回忆录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18:18 被阅读0次

王阳明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你未看此花时,此时与你同归于寂。

你去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亮起来,方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心与理,这个世界真有趣,两个完全相反的想法,竟然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优势。

我心即我。

我理解上的心与理。

华夏子孙追求义理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期黄帝时代,古人就开始明辨是非。到了宋代,朱熹将理学发扬光大,所谓理学,就是向外学习,理学认为人类一切知识来源于大自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厚积薄发,闻鸡起舞,笨鸟先飞。

而心学讲究的是向内看,人生而善,人人都有一颗圣人的心。只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影响,人的内心被无数私欲所挟持,于是就失去了这颗圣人之心。有的人天生心境透彻,有的人通过后天的练习和学习变的透彻,有的人无知但勉力要求自己。一切道理向内求。

用马斯洛的研究思维来讲,我们要研究最好的个体,那么我认为心学更符合,而理学符合的是大众的需求,就是把人都看作困知勉行的个体。

为什么优秀的人经常谈哲学,因为哲学是高水平的认知游戏,就像心学中的学习体系,一切以修心为主。

而一般人与高人的差别经常在于对于内心的修炼。

几乎所有世界顶尖的人都喜欢冥想,冥想可以让自己更清楚地与自己保持统一,感受自己的内心。

欢迎访问作者网站:https://pmhuiyilu.com

相关文章

  • 心与理

    何谓好心态?处处能从容! 然人能如此?恐其非如此! 心态固重要,岂唱独角戏? 了知客观世,熟谙主体人。 心中藏天地...

  • 心与理

    王阳明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你未看此花时,此时与你同归于寂。 你去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亮起来,方知此花不在...

  • 20181124《有无之境》day1

    心与理

  • 《答顾东桥书》2

    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 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人之一心。 心与理的关...

  • 心即理——下学与上达

    “心即理”,心便是理,理便是心。 作为在本质上便与明朝时最为风靡的朱子理学完全相悖的一种对于道的解释,...

  • 读《传习录》第十二天-答顾东桥书(2)

    六、即物穷理:意思是通过接触事物来研究事物的道理。王阳明认为朱熹的格物是即物穷理,心与理为二,你自己的心即理“心与...

  • 心与理的结合

    昨天在爱奇艺重温谷园老师的系列《曾国藩的干货》中,讲到曾国藩的读书之道,里面提到曾国藩在咸丰九年,写成了《圣哲画像...

  • 《阳明心学》既然‘心即理’,为什么有人行善,有人行不善呢?

    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此语如何?”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

  • 理心

    誰不是一路走過來傷痕累累的有些傷口處理過有些從來沒有 儘管陳年累月的硬殼的傷疤下還流著血呢小心 小心 小心 要小心...

  • 理心

    为谁辛苦为谁忙,错过享受错过爱 以前就觉得那样过吧,有车有房的生活,现在过上了,每月还房贷,我工作忙碌奔波,好像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与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vn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