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你未看此花时,此时与你同归于寂。
你去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亮起来,方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心与理,这个世界真有趣,两个完全相反的想法,竟然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优势。
我心即我。
我理解上的心与理。
华夏子孙追求义理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期黄帝时代,古人就开始明辨是非。到了宋代,朱熹将理学发扬光大,所谓理学,就是向外学习,理学认为人类一切知识来源于大自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厚积薄发,闻鸡起舞,笨鸟先飞。
而心学讲究的是向内看,人生而善,人人都有一颗圣人的心。只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影响,人的内心被无数私欲所挟持,于是就失去了这颗圣人之心。有的人天生心境透彻,有的人通过后天的练习和学习变的透彻,有的人无知但勉力要求自己。一切道理向内求。
用马斯洛的研究思维来讲,我们要研究最好的个体,那么我认为心学更符合,而理学符合的是大众的需求,就是把人都看作困知勉行的个体。
为什么优秀的人经常谈哲学,因为哲学是高水平的认知游戏,就像心学中的学习体系,一切以修心为主。
而一般人与高人的差别经常在于对于内心的修炼。
几乎所有世界顶尖的人都喜欢冥想,冥想可以让自己更清楚地与自己保持统一,感受自己的内心。
欢迎访问作者网站:https://pmhuiyilu.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