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和性意识的觉醒密不可分,而性意识的觉醒,又离不开对历史、文化和人类自身的理解。对于人来说,性就是存在,每个人都是性的存在。然而我们所处的时代,却存在诸多或明或暗的限制,让我们无法回到性的存在本身。一边是外部环境——社会、文化、规则等的束缚,另一边是渴望自由的心灵,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是人们颇感焦虑和彷徨的事。
我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在如下三个领域有所启发:
心理问题不会脱离社会问题而单独存在;
人无视无刻都在被环境影响,且大多都不足主动选择;
努力地自我理解和心理觉察,是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渠道之一。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就会看见不同的风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下,也会品出完全不同的味道。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世界,也像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你那样。最终,我们还是要去认识自己眼中的自己,就像你阅读完本书之后,终究都需要得出属于你自己的答案那样。
在漫长的人类早期社会,当社会的管理者还是女人的时候,人类社会崇拜的是鱼,因为两条鱼并在一起形似阴道——怪不得心理学认为梦里的鱼蕴含性意味。只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男人取得了社会的统治权,人类社会就开始崇拜阴茎。后来,阴茎崇拜不再那么赤裸裸,而是融人到文化基因里,比如形似阴茎的神主牌和雷峰塔。
所以,谁有权力就崇拜谁的生殖器,事情就是这么就是这么简单。
这也是现代心理学用“阴茎”指代权力和力量的原因。
心理学把父母过度控制的男人,形容为“被阉割的男人”,即他心理上的阴茎(力量代称)被阉割了,那让他个性懦弱,遇事退缩,无法舒展地活自己的生命;被母亲用来谋取家庭权力的男人,是“母亲的阴茎”,即母亲的权力工具。比如母亲想要得到一辆车,但是害怕家里人不同意,就说是儿子想要,或者直接让儿子去说他想要一辆车。
经济越落后,文化越封闭的地区,两性关系的不平等现象就越显著,而女人的生活境遇就越悲惨。
传说不会无缘无故地诞生和流传,它之所以深入人心,必定是因为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深处,蕴藏相应的故事和信念。众所周知,人类社会最早由女人统治,男人是后来才拥有了今天的权力,即阴茎战胜了阴道,成为人类社会的崇拜对象。在权力更迭的过程中,血腥和暴力是不可避免的。当弱者成长起来去对抗昔日的强者,虽然在现实层面取得了最终的成功,但那些遗留在潜意识深处的恐惧却不会轻易消散,它们最终变成可怕的传说故事,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于世。
如今生活里各种性心理的疑惑和困境,和我们的历史、文化及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如果能够对中国的性文化和性隐喻有更多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自身,进而创造更加美好自由的生活。
我们的文化比较崇尚积极阳光的东西,而回避那些不太美好的部分。如果后者有所冒头,要么想办法去包装一番,起码让它看起来还算入眼;要么就紧张兮兮地赶快做出停止的手势,生怕那即将展现的真相惊吓了自己。我知道人们害怕谈论“负能量”,是担心自己受不了压抑痛苦的情绪感受。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大胆说出已然发生和存在的声音,反而能让人体验到自信和力量感。
真实和面对,会激发无穷的勇气。
通过对中国文化里的性心理的思考,追寻“我从哪里来”和“我为何是我”,然后在生活中逐步探索“我要去哪里”的答案。对于人的生命历程来说,无论你在意识层面是否愿意思考,它们都是无可回避的问题。
无论一个人是多大年龄,如果没有结婚,性欲望就只有两种解决方案:1)忍着;2)耍流氓(自慰也是耍流氓)。他们必然因此陷入强烈的心理冲突:强行压抑性冲动,除了情绪上的烦躁不安,身体也会出现各种莫名不适;然而如果想办法白行疏解,或者去发生非婚性行为,生活又会面临崩溃的风险。
对于个体来说,生育的其中一个功能,是证明自己拥有性能力。而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生育却证明了另外的东西:自己所生育的孩子是优秀的,有能力的,可以得到社会认可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孩子不太会被视为独立的人,他们更多做为父母制造的产品而存在。中国人认为,父母制造了孩子的身体——哪怕并没有抚育他一所以对他的思想、生活、行为等拥有权力。中国孩子都属于自己的父母,他们的成功属于父母,失败也属于父母。那么做为父母的一部分,做为父母生命的延伸,他们是否能生出下一代(有性能力就说明他是合格品),当然就关乎着父母的荣光。
当父母在对孩子逼婚时,其实更多考虑的是,在他人的眼光里,自己的产品是否足够合格,而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去理解孩子的困境和需要。
当谈到现实这个东西,人们就会想到天空湖水、楼房马路、草坪飞机等可见可触的物质世界。似乎只有这些可见可触,能够与他人共享概念、互通感受的东西,才能叫做现实,即客观存在的现实。而那些发生在人内心里的画面、想法和感受,难以与他人比对,无法与别人共享的部分,则多被认为是主观臆断,是被人们凭空想象而来的,所以需要被质疑和检验。
然而这些年来,我们越来越发现,正是这些不客观的被人们轻视的“主观臆断”,在影响着人的行为、思想和生活选择。心理学家把这些“凭空想象来的”画面、想法和感受,叫做“心理现实”。
人是记忆的动物。一段一段的记忆,在组织个体的生命体验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定义自我——即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以及构筑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深信的世界,因为他亲身经历了某些事,并深深记得由事件引发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结论。
如果一个人没有结婚,就无法享受性的欢愉,也无法通过生育向周围人证明白己的性能力。
在父母的心理现实里,他不能意识到,自己过的那些桥是过去的桥,和如今孩子走的路相比,无论是形态、质地还是建筑方式,都是很不同的。但是做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你不能无视这个客观现实。那种为了让父母高兴,而去走父母选定的路的方式,最后只会让大家都不高兴:走在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路上,心情必定委屈怨恨,这些情绪会影响你去爱和尊敬父母;对待父母的态度不够耐心和恭谨,除了让父母伤心, 自己也徒增很多内疚感和心理压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走路的心情几乎可以决定你在这条路上的成就,一个不快乐不热爱走路的人,怎么能走出风采和幸福呢?
由于传统的孝道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总对父母有一种天然的内疚,觉得父母赋予自己生命,而自己却无以为报,所以就用无条件的顺从去抵御这种内疚感。随着西方心理学的传人,整个社会越来越多地谈论“自我”、“感受”、“需要”等词汇,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其实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人和人的关系,连接父母和子女的,是血缘、责任、爱和尊重,而不是孝顺。
孝顺是一种评价和行为,而爱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连接,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当子女感受到父母的爱,他自然会热烈地去爱父母,而这种来自内在的力量,势如江水滔滔不可阻挡,根本就不需要用“孝顺”这种行为来约束和证明。
如果能理解这些,年轻人可能会意识到,他们可以一边遵循自己的内心追求,一边去爱父母,这二者并不冲突。
房中术有三个核心观点:1)“还精补脑”,男人在将要射精时忍住不射,那么精液就能够起到滋补大脑的功效,对健康非常有益;2) “采阴补阳”,务必使女人到达性高潮,那时女人所分泌的阴精最滋补男人的身体;3)“多多益善”,要尽量和多个女人滚床单,只和同一个女人滚床单的话,阴精的滋补作用会减弱。
反观这三个核心观点,第一个是实用主义——为了强身健体,我和你的性快感都可忽略不计;第二个观点却很值得玩味——要想通过滚床单滋补身体,就必须先努力帮助女人先得到性满足;而第三个观点就很妙了——要想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就得努力让所有的妻妾都得到性满足。
从上述分析来看,古人之所以发明房中术,其实是以强身健体之名行“家和万事兴”之实,既满足了女人的身体和情感需要,又保全了男人的面子,同时也契合了现代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
男人爱女人,这是造物主在人类基因里植入的天然属性。
可是自从进入父权社会之后,女人就沦为二等公民,不管从社会的哪个层面,女人都被定位为生育和性的载体。在这种情况下,男人是不可以爱女人的,更不能明显地表现出自己对女人的需要,否则就相当于抬高了女人的社会地位,可能会受到其他男性的嘲笑和攻击。所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男人是以“怕老婆”为耻的。那意味着古语“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并非真的表达了这句话本身的意思,而更多是为了得到其他男人的认同,表明自己和女人划清了界线。
但女人确实很可爱,浑身都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真是让人忍不住就想去爱她。这势必给男人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冲突:表现出对女人的需要和疼惜,可能被其他男人所嘲笑和孤立;强行压抑这个部分的情感,又会让自己感到不痛快。
因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在滚床单上无法得到满足的女人,更容易有焦虑的情绪,导致脾气暴躁和易怒。而规律的滚床单并得到性满足,除了促发催产素的分泌,增进伴侣的感情纽带,还能让人们体验到很深的连接感。这不但能让人们放松愉悦,对身心健康也非常有益。只有情绪平稳,身体和心理都被满足的女人,才有能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气氛,带领家庭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做为女人的丈夫,男人自然是首当其冲的获益者。
日本性爱大师德永就在其著作中指出,滚床单时慢慢享受过程,将注意力放在彼此的身体和感觉上,是得到完美性爱的最佳通道。性爱的终极享受是心理和精神的快感,而身体的快感只是前两项快感的载体,甚至只是副产品。
滚床单时,有后戏才是真的心中有爱。所谓后戏,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性活动结束后,伴侣们没有立刻把注意力转向别处,而是继续关注彼此,亲密地拥抱在一起,细语呢哝,温存拥抱,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爱的气息。
项羽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的话,这句话翻译成心理学语言,就像是在说:我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被爱;只有当我被别人看见,在别人的眼睛和对待我的态度里,才能找到一些自我的存在感,才能尝试着思考我到底是谁。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被看见,被肯定,被接受,男人通过赚很多钱让别人知道(荣归故里),而女人则通过一辈子元性让别人看见(贞节牌坊)。在封建社会,如果一个女性在丈夫去世后不再改嫁,让自己终生无缘滚床单,那么她不但能得到社会地位和个人名誉的认可,还将为自己和家族挣得一定的物质资源——贞节牌坊是有政府奖励的。做为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是隐私,终生不允许外出工作的女人,这简直是她唯一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的通道。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守贞”变成一个女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甚至是成就一番事业——得到官方认可一的唯一出口。也难怪古代女性会主动选择凄苦的生活了。
当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欲望,同时又认为这种欲望非常不合理,就会在意识上坚信自己丝毫没有这种欲望,并且相反,自己非常厌恶有那样欲望的人。心理学把这样的心理机制叫做反向形成,即心理感受往相反的方向去形成。比如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面对自己喜欢的异性时,往往会表现得比较冷淡,有些男孩子甚至专门去欺负那些自己喜欢的女生,还比如有些强烈敌视同性恋群体的人,却恰恰就是深度压抑的同性恋者。
哲学家尼采说:大自然造人所表现出来的唯一的善意就是,在男女关系中,男人和女人各自满足自己的需要,却能够给对方带来好处。
两性关系中,永远不存在一个人快乐而另一个人痛苦的情况。因为关系是两个人的,也因为痛苦的人根本没有能力给他人提供快乐。
做为这个宇宙空间里的同类,男人和女人互为对方的一部分,彼此依存,互相陪伴。男女关系就像一条扁担,男人和女人就像扁担两头的一桶水,两桶水的重量越相近,挑水的人就能越轻松。同理,男人和女人的关系状态越平衡,那么关系中的男女就越能体验到满足和幸福。
禁欲是女人的事业,努力表现贞节——僵硬、压抑、顺从、性冷淡——是她们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男人根本也无法在滚床单里体验到乐趣,因为面对性趣缺缺、态度敷衍的伴侣,虽然他们的头脑会赞赏女人的贞洁,但潜意识却会解读为“她不喜欢我”。
内心渴望某种东西却得不到,会让人体验到痛苦。比如想有很多钱,却贫困交加;渴望爱情,却孤身一人;有性需要,却没有滚床单对象。但这些确定的痛苦,可以轻易找到解决方案。比如抱怨社会,责备父母,找人倾诉,还可以通过与别人比较寻找心理平衡。
可是,如果人们只是体验到痛苦的感觉,却不知道那感觉具体是什么,也无从得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麻烦了。因为感到痛苦却无处归因,痛苦感就会被无限放大。就像一个人肚子疼却说不清哪里疼,连最高明的医生和最先进的仪器也无法诊断,那么肚子的疼痛就会转化为对未知和不可控的恐惧。这种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比肚子疼本身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贞节牌坊带给男人的痛苦,当属此类痛苦。他们经常体验到一种莫名的焦躁不安,却又不知道这感觉从哪里来,具体叫什么名字,也不懂如何与这感觉相处。在一片慌乱之中,男人们试图给这些痛苦一个归因——不足够的金钱、权力和性。当他们渴望爱的时候,就去追寻性;当他们需要被尊重时,就去追寻权力;当他们追寻价值感时,就去追寻金钱。
不得不说,大部分男人都是这样走完了一生。
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深远。那种萦绕着男人的无处归因的无名痛苦,正深深地伤害着他扔,这个痛苦的名字叫做“空洞感”。空洞感的来源是错误的追寻方向,即男人们误以为自己要追寻的是现实的金钱、权力和性,但事实上真正能让他们获益
男人们终将发现,自己穷尽一生所追寻的金钱、权力和性,在他们的生命过程中呈现出如下效果:没有得到,则体验到已知的焦虑和不满足;得到了,厕在瞬间的成功感之后,跌人未知的空洞里。而后为了排解这种莫名的痛苦感,慌乱之中只好再次踏上新的征程一得到更多金钱、权力和性,如是反复循环,疲惫不堪,永远也无法得到心灵的宁静。
是什么原因,让男人们在从前、现在和看得见的未来,持续地生活在心理和精神的痛苦里难以自拔呢?
答案是:这些痛苦同时也让男人们得到很多益处。
贞节牌坊导致男人失去鲜活的共赴美妙滚床单的伴侣,可是,贞节牌坊却可以让他轻易拥抱身为男性的优越感和特权感,让他在社会生活里享受各种资源;虽然贞节牌坊导致男人时常生活在性压抑里(女性都守贞,单身男人势必无性),可是,一旦结婚了他就能在家里拥有无上地位,可以360度无死角地满足自恋需要;虽然贞节牌坊让男人不得不生活在焦虑和莫名的空洞感里,可是,这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自我放纵的理由,并且还无需因此受罚。
也怪不得直至一百年后的现代社会,仍然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男性宣称娶妻要处女,社会依然认为离婚或年龄较大的女人会贬值。男人怀里抱着刻有“特权”的巨石,哪怕因此承受疲累和痛苦,只要想到别人没有这样的巨石,心里顿时也能感觉好很多。
贞节牌坊早已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但是在精神上却以文化基因的形式,渗入到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默默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性福。在我们身边,有人为了自己离婚的经历而自卑,也有人为了妻子不是处女而痛苦;有人为了自己有多段性经历而羞愧,还有人为了名声和面子,逼迫正经历家暴或错配同性恋的异性恋子女继续留在婚姻里。
这些纠缠于内在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本来可以用在彼此了解和理解,思考如何共建和谐的两性关系,如今却无端消耗在并无建设性的文化基因上。
男人们要能理解到,那些痛苦纠结的感受,更多来自于对社会评价的追逐上。在成功和自我形象的需要上,中国男人更多依赖他人的眼光和评价,而自己的声音却过于微弱。如果男人们可以开始关注自己的需要,探索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确立属于自己的存在感和自我感。慢慢地他们必将发现,当内心体验到更多自信和力量,那些加诸在身上的标签顿时失去了意义。
女人们要做的是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定义的习惯和能力——即回答“我是谁,我需要什么”这样的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他人的眼光和非议,试着询问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而不是一味接受社会文化的塑造。值得一提的是,自我的独立必然建立在经济独立必然的基础上。所以女人们还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创造财富和管理财富,只有旗鼓相当的两性关系,才能带来平等沟通和互相尊重的空间。
在有些人的眼中,只要有身体的裸露,就是性。但事实上在艺术作品里,很多时候性只是载体,那些经由性来表达的情绪情感,才是它真正的主题。艺术和性之间,只是一个自我的距离。无论对于作者,还是对于欣赏者,都是一样。
人类是先创造了图画,而后创造文字的。所以绘画更加接近人类的潜意识,用图画传递的信息,比语言要丰富和深刻得多。
绘画心理治疗的视角认为,穿着衣服的春宫图,有掩藏真实自我的寓意——在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中,画家只能投入少量自我。明朝春宫图里的人物基本都穿着衣服,所以这是那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整体状态,而非某个画家的个人状态,而这状态里,充满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性快感有缓解身体和精神痛苦的效果,如果情绪不能经由语言去疏解,大汗淋漓的滚床单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世间万物就是这么地富有层次。有人将春宫图做为性工具,有人将春宫图视作艺术作品。还有人却从中看到人心的恐惧。这就是艺术创作的魅力。
电影的语言里,性活动常常只是表达的载体,而非其本身。在文艺电影里,为了弱化性意味,让观众放更多的注意力在人物身上,导演除了会选择胸部较小的女演员,还更多让滚床单发生在白光之下。
但无论创作者的初衷是什么,在不同的观众那里,就是会有不同的解读。艺术作品在完成之后,就不再属于作者,而属于每一个欣赏者。不同的人就会看见不同的内容。有人看见色情,有人看到艺术,有人看到故事,还有人会从中看到其他的东西,比如美、爱、生命、存在等。
看到什么,你就是什么。或者换句话说,看到哪里,你就在哪里。
艺术作品有着一定的疗愈功能,前提是人们愿意去感受那个作品,而非评价它。在欣赏一部艺术作品时,如果能投人情感慢慢地去感受它,就能越过表面的信息,看见更多无声的语言,这是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也是艺术作品之于人类的价值。它帮助我们看见自己,体验内心,进入更加丰富的世界。
这其实也是和另一个人建立情感连接的方式。
在人们的理解里,性福似乎就是性高潮。即人在性刺激之下,所体验到的性快感和性满足,男性会有射精,女性则分泌爱液,人们会出现,面色发红、流汗、抽搐等生理反应。
但在我看来,这个定义实在是有些简单粗暴了。因为自慰也能达到性高潮,也能让人的身体做出上述反应,但我们不能说,封建社会里守寡的女人很性福。
性福是一种感受,而不是行为,更不是任何其他的附加价值。所以要评估一个人是否性福,不能由别人说了算,也不能看他拥有多少性伴侣和性经验,而是要看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和自我评价。
不是滚床单了就能有性高潮,那还要取决于滚床单的两个人的关系状态。并且,关系越熟悉, 一起滚床单的次数越多,得到性高潮的概率就越高。
如果同样的两个人连续四次以上滚床单,无论他们是否建立了情感的联系,都能对彼此的身体升起一定的安全感,起码他们已经确认对方并不讨厌自己,也不会让自己染上性病,换句话说,是建立了一定的连接感。带着一种被接纳的感觉滚床单,身体自然就更容易放松,情绪也相对平稳一些,如果再加上熟能生巧的身体接触,性高潮概率增加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在稳定的伴侣关系里,人们将有更多机会彼此探索性感带,基于越熟悉就越性福的原理,当伴侣们对自己和伴侣的身体越熟悉,当然也越创造更全面深入的性高潮。换句话说,只有建立安全稳定的情爱关系,伴侣们才有机会发展身体的亲密和默契,从而更好地配合彼此的需要,以创造足够的性福感。
对于进化到高级阶段的人类来说,滚床单不只是为了性高潮,还为了体验亲密和连接——甚至后者还更重要一些。性福也不只是生理性高潮,还必须辅以心理和精神性的高潮,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如果没有了心理和精神的交汇,人们在滚床单结束后,将毫无例外地感到心理空虚,并因此产生自我厌恶的感觉——厌恶性伴侣就是厌恶自己——就像保拉。英格兰教授的被调查者所反馈的那样。
真正的性福,来自亲密稳定的高质量的伴侣关系。是伴侣们滚床单时的身心交融感,即在身体、心理和精神上都深入对方灵魂深处的感觉。
当伴侣们在关系中感到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当两个人都敞开最柔软脆弱的部分,当伴侣们以滚床单的方式邀请对方和自己融合,就意味着他们没有一丝防备和担心,也不会有任何的迟疑和犹豫,而是全然地徜徉在信任和被信任的爱情关系中,用心关注两个人身体的感觉。那真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妙的时刻,他们将体验到同在感,感受到对方的心跳和呼吸都因自己而完美,感受到自己因为对方的爱而温柔开放,他们就像是以滚床单的方式回到心灵的家门。
如果一个人只是有很多性,却没有辅以情感交融的亲密关系,也很难得到真正的性福感。比如那些用金钱和权力去换性的人,他们之所以拥有那么多情人,恰好表明了性福程度比较低,而不是相反。这就好比一个人肚子饿了,只要吃一顿饭就能获得饱腹感,感到身体和心理的满足,那么他就可以去享受其他活动的乐趣了。然而如果肚子饿的时候,一顿饭的量远远不够,而是需要不停地吃啊吃,吃很多吃很久,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没有十足的饱腹感,只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心思不断游移,充满各种复杂的感受。这样的吃法不但很累,也大大影响享受其他乐趣的机会。
性福需要亲密稳定的爱情关系做为基础,性福不止是性高潮,性福是生理、心理和精神都被满足,性福是可以为人提供心灵滋养的,性福能提升一个人的自尊感和自信心,进而焕发生命的光彩。
动物不会阳痿。和人的性器官构造不同,动物们在勃起时主要依靠阴茎骨。阴茎骨是棒状的骨头,不与身体其他骨骼相连,平时藏在肚子里,在需要的时候,会有一组肌肉把它推到阴茎的肉质组织里,以完成性交过程。
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有阴茎骨。包括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和大猩猩。比较特别的是,同样做为胎盘哺乳动物,人类却没有阴茎骨。因为当人在进行性活动时,阴茎勃起仰赖的是充血,而非阴茎骨。
但对于自己和自己的身体,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了解,甚至并不感兴人类身体性能的进化和计算机有异曲同工之处一如今的人类比祖先更漂亮、更聪明、更少进食——但有所不同的是,二者相比较起来。我们更了解计算机,对计算机更感兴趣,也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计算机047的新功能。趣。人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和计算机比起来,人体的精密程度何止千万倍——以阴茎为例,人类只需调动意念或外力刺激,就可以让阴茎快速充血,并将血灌注到海绵体内的静脉血管,阴茎就能随之变硬和变长,而整个过程仅需几秒就可完成。
这么精密的人体,如果不够了解它的运行规律,不懂得使用原理,当然就会遇到一些小状况。所以人类的阳痿,其实是在进化过程中,身体性能进行了超级优化,而人对这些优化的部分却不够了解,自主意识偶尔断片,就导致了局部失控的现象——抑郁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无一例外都属于这个范畴。
要解决阳痿——包括精神和心理——的问题,就需要人们去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身体,尤其是理解人体的运行规律,以及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多个纬度——身体、思维、情绪、精神一相处。此前人类只是完成了身体的进化,对后面三个部分的认识却比较粗浅,而这导致了很多层面的阻滞。
在人类世界里,有两件事是约定俗成地必须偷偷进行:一个是滚床单,另一个就是屎尿屁了。虽然这两件事说起来不太一样,但其实都跟“那话儿”有关。我们心知肚明每个人f尤其是成年人,都会干这两件事,却又总觉得不好说,不能说。
文明,也许就是想办法掩盖或美化被认为是污秽的部分,屎尿屁如是,性也如是。但不得不说,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叛逆,也确实懂得变通——当人们被迫文明地隐藏屎尿屁和滚床单时,就成立了“世界厕所协会”,发明了比基尼和超短裙,到处建性博物馆,互相参观世界各国的厕所,把性和厕所做为一种文化现象去研究。
众所周知的是,在原始社会时期,当人们还没有形成男女有别、一夫一妻这样的现代思维时,应该是不太会为了性感到羞耻的。我高度怀疑“人类的性必须隐私”这样的规定,是产生于父系氏族公社以后,因为只有把女人的性关起来,男人才能免除为他人抚养后代的恐惧。
对人类的性进行私密化,除了保证血缘安全这样的现实因素。可能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开始直立行走之后,双手的解放使得人的大脑得到更多开发,于是产生了思维和意识,发展出自我感,自诩高等动物(小学课本都这么讲)。既然是高等动物,就该比猴子大象长颈鹿要更高贵才对。可是有一天,人类蓦然发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通道,竟然和所有的动物一样!也是来自屎尿屁之间。
天啊!那对人类的自恋绝对是沉痛的打击。
人们的反应表明,污秽不洁其实是特指别人的屎尿屁,而不是自己的。那意味着屎尿屁很像是一个武器,如果对谁不爽了,就用屎尿屁去攻击他——当我们因怨恨某人而去咒骂他,那些冲口而出的攻击性的语言过程,某种程度上也像是把屎尿屁一股脑地丢到他身上,古人把脏话叫做“污言秽语”就是这个意思;屎尿屁也像是区分自我边界的工具——越文明的地方厕所设计就越隐私,因为人们不愿意在如厕时被别人看见。
屎尿屁是自我最私密的东西。它的样子不够漂亮,气味不够清新,人在排泄时的姿态也无法优雅,所以人们总希望能单独如厕。也正是因为屎尿屁这样的特质,所以有婚姻专家说:当一个人如厕时,能自然地和一旁的伴侣聊天,就说明他们的关系是真亲密。
我们在和自己的屎尿屁独处时的心理感觉,基本上可以表明他对自己的感觉。因为正如前文所述,对于人的潜意识来说,屎尿屁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
表面看来,社会对待男人和女人的不同态度,是给女人预留了更大的空间。但实质上却是在暗示我们:像男人是很好的,被鼓励的;如果像女人,要么稀松平常,要么就不太正常。
所有人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社会已经为他的个人形象——外表、行为、想法、感受、个性特质等——做了接近标准化的界定,只有表现得接近这个标准,才能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和位置,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反之,就会在各个方面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可能被质疑、嘲笑、排斥,甚至是被攻击——在这个方面,男人的压力要比女性大得多。
为了在社会里得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我们都需要很努力地“扮演”自己的性别。无论一个人生来是什么个性,有什么喜好,怎样的气质类型,只要他长有阴茎,就必须终生背负一个任务:竭尽全力得到“男人证”,证明自己像个男人。
男人们似乎不觉得,要证明自己像个男人,其实是一个无法量化且非常艰难的任务。暂且不论不同的男人在个性、思维和需要等方面的差异,仅只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就给证明的开具过程带来重重困难。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过度关注性别和性别形象,而只是看到一个人的存在本身,穿过性别期待和对性别的刻板印象,真正去了解个体的特性。不去评价某个形象属于什么范畴,男人可以阴柔,女人也可以阳刚。而且阴柔也好,阳刚也罢,只是美好的阴柔或阳刚本身,并不会人为划分它们“应该”属于谁……那时我们的世界将更加美好而宽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亲密和真实。
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可以看见自己的本性并成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努力去扮演约定俗成的某个形象,把自己的与众不同——身体、心理、精神——看作是个人特质的一部分加以珍视,那么世界上的心理痛苦者会大幅度减少,相应的,自我力量得到展现、活出真实自己的人将会大幅增加。
那时,这个世界将更加鲜活,更加丰富,更加有趣。
尾巴:时间和沉默是我仅有的武器。——诗人西梅内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