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本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游记,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按照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三个方面:1.学习写游记的方法。(1)按照游览顺序,绘制游览路线图。(2)写出重点景物的特点。2.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孔隙的狭小和自身感受的。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借助关键句,完善游览路线图。第二课时主要把握景物的主要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孔隙的狭小和自身感受的。
一、直接导入
1.板书课题
2.体裁
3.认识作者
二、基础知识
1.认读词语
2.会写字指导
3.词语解释。
三、感知课文
1.找出具体语句,完善游览路线图。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3.泉水在文中出现了多次,请找出相关语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二、品析课文
1.自由读2——3自然段,说一说作者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自由读4——7自然段,说一说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3、作者是怎样写孔隙的狭小和自身的感受的?
三、课堂总结
本文结构清晰,语句通俗易懂,所以这两节课进行都比较顺畅。但课堂上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1.未照顾到全体同学。在第二课时,概括景物特点时,学生能抓住具体语句来交流,但是课堂上依然存在积极活跃的同学独揽课堂的场面,两极分化过于严重。课堂上未照顾但全体同学。
2.课堂上未及时进行总结。在“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孔隙的狭小和自身感受”这一问题时,我带着学生一步一步感受孔隙的狭小,但是当我再次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时,学生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总结。所以,我带着学生再一次明确梳理要点,学生才豁然开朗。这让我更加体会到小结的必要性。
3.课堂上节奏把握不恰当。课堂总有赶节奏之感,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时间略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