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作者: 浅心静文 | 来源:发表于2023-04-25 21:35 被阅读0次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本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游记,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按照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三个方面:1.学习写游记的方法。(1)按照游览顺序,绘制游览路线图。(2)写出重点景物的特点。2.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孔隙的狭小和自身感受的。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借助关键句,完善游览路线图。第二课时主要把握景物的主要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孔隙的狭小和自身感受的。

一、直接导入

1.板书课题

2.体裁

3.认识作者

二、基础知识

1.认读词语

2.会写字指导

3.词语解释。

三、感知课文

1.找出具体语句,完善游览路线图。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3.泉水在文中出现了多次,请找出相关语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二、品析课文

1.自由读2——3自然段,说一说作者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自由读4——7自然段,说一说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3、作者是怎样写孔隙的狭小和自身的感受的?

三、课堂总结

本文结构清晰,语句通俗易懂,所以这两节课进行都比较顺畅。但课堂上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1.未照顾到全体同学。在第二课时,概括景物特点时,学生能抓住具体语句来交流,但是课堂上依然存在积极活跃的同学独揽课堂的场面,两极分化过于严重。课堂上未照顾但全体同学。

2.课堂上未及时进行总结。在“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孔隙的狭小和自身感受”这一问题时,我带着学生一步一步感受孔隙的狭小,但是当我再次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时,学生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总结。所以,我带着学生再一次明确梳理要点,学生才豁然开朗。这让我更加体会到小结的必要性。

3.课堂上节奏把握不恰当。课堂总有赶节奏之感,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时间略短。

相关文章

  • 我读教育经典(一)

    接触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是由教学《爬山虎的脚》《记记金华双龙洞》等小学课文开始的。 叶老的文章语言朴实而又...

  •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前解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本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游览的顺序,写出了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历。...

  • 思维导图实战派刻意练习之“遇见……”《记金华的双龙洞》28/30

    记金华的双龙洞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后记

    教学时,我不喜欢拿现成课件来用,也不喜欢用活动预设相当周全的课件,借助这样的课件教学,“形”是有了,但“魂...

  •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叶圣陶先生的那篇《记金华的双龙洞》吗? 今年五月,我和朋友去了金华北山的双龙洞,在南方的很多地方,...

  • 记金华的双龙洞

    暑假的一天,老公带着我和儿子一起去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小学时候就学过叶圣陶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所以对这次游玩抱了...

  • 游金华双龙洞

    第一次知道金华的双龙洞,还是儿时学了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双龙洞》后知道的。叶先生用朴实无华的笔墨给我的生命中第一次...

  • 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先生一直是我的楷模,文风质朴,颇有生活气息,不乏敏锐的观察,所以连着他的题目都借鉴了。 当年叶老是春天去的双...

  • 记金华的双龙洞

    这个假期,我们领会了叶圣陶先生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深有感受。所以我们决定去双龙洞一日游,也跟着叶圣陶先生的脚步...

  • 记金华的双龙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um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