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我不喜欢拿现成课件来用,也不喜欢用活动预设相当周全的课件,借助这样的课件教学,“形”是有了,但“魂”不自在。用这样的课件,像跟团旅游,全受导游控制。发现了喜欢的风景,可导游只按照他的行程走,不会关照个人的情趣,你想在此处静静欣赏,其他旅客也不一定乐意。跟团游,是在旅游,但走马观花,不惬意,不过意。我喜欢自驾游。教学亦如此。现成的课件或预设太多的课件,使用时束手束脚,影响生成和发挥。
我喜欢琢磨文字,在玩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见缝插针的生成。
今天教学《记浙江双龙洞》,除了展示预习单内容,我使用了课件,其余都是“自驾游”。上完课,自我感觉良好。
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写的游记散文。我在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时,首先抓住了游记特点来教学。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画出文中表示行踪的短语或句子,然后将行踪用图表示出来。这样设计活动,学生很快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写作顺序,并了解了游记的特点。
第二步,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不同景点的景观及特点。我我先选择一个景点,做了示例。其他景点让学生尝试自主画思维导图,并提醒要准确提炼关键词。
图片自拍
之前我在课外阅读指导时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内容,这次运用思维导图是巩固和提升,学生应该“轻车熟路”了。
第三步:将单元练习1中《口语交际——我来当导游》渗透到本课的教学中完成,要求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视作游览地图),不带课本儿,到讲台上学当导游介绍景点。小导游讲解完,进行星级评比,随机探究导游词要点:称呼恰当,语言有亲和力,带动气氛,抓住景观特点,介绍有序、有趣,结合游览实际随机应变,总之,像个导游。
这样,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孩子们很开心,又学到了真知,还锻炼了口才。
以上是大环节的处理。有两个小环节的处理,自我感觉也挺满意。
第1个小环节:第5节介绍孔隙时,用了一个设问句:“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是这样小的小船。”我先和孩子们分析了这一句的妙处,然后进行仿句训练。训练内容我采取的是由课内到课外。第一轮要求同学们运用这种句式,对课文第6段开头描写内洞漆黑的的两句话进行改写。第2轮自己从生活中找材料,用这种句式说一段话。
这样先以本为本,再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逐步增加难度。逐步培养学生还用语言的能力。
第2个小环节:第5段书后要求背诵。在体会孔隙的“窄”“矮”“险”的特点时,体会完,我当场要求学生背诵。我们玩了一个“挑战不可能”技艺比拼。在举行技艺比拼之前,我进行了课外拓展,随机和他们分享了本地名人故事:南通海安31岁的美女硕士5分钟速记104张牌,获得“国际特级记忆大师”。
这一故事的分享,既让孩子们开了眼界,又对他们是一种励志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南通人的智慧,同时无形中也增强了他们挑战的勇气,也许还激发了一些孩子的梦想。
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在玩“挑战不可能”技艺比拼时,同学热情高涨,不少同学争先恐后,速记“燃”了。
最后再谈一点感受:“自驾游”不能漫无目的游,“自驾游”前要做好“旅游”攻略。另外要带着一份轻松美好的心情上路,否则“美景”即使在景前,你也感受不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