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译文】《军政》上说:“用言语指挥听不清就用金鼓,用手势指挥看不清就用旌旗。”金鼓旌旗这些工具是用来统一军队视听的。军队行动统一以后,那么,勇武的人不得擅自前进,怯懦的人也不能单独后退,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办法。夜间作战,多使用火与鼓;白天作战,多使用旌旗。这是适应将士们视听的办法。
【感悟】
这一段内容继续讲平常的训练工作。我们现在常说“重在平时,重在过程”“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孙子兵法》认为真正的军争是重在平常的艰苦训练,特别是模仿战场情形的训练。
擂鼓进军,鸣金收兵,这是历代战争双方都通行的方法,怎么才能超出敌方呢?秘密就在于平时的训练,训练到令行禁止,训练到全军团结一致,勇怯同进,用勇敢者带动不勇敢者,训练到白天黑夜都团结如一人。
从这里可以看到,孙子的军争思想,不但向外争条件,也向自己的队伍争条件,不但向战时争条件,也向平时争条件。比如,王翦将军向秦王要六十万大军灭楚,但是一上任后,他并不急于与楚军决战,而是每天让秦军训练投石头,练习身体,为军争做准备,一直等到楚军士气低落,准备后退,秦军士气高涨,急于战斗时,王翦看到军争条件成熟,才下令追击楚军,秦军由于训练有素,如下山猛虎,很快打败了楚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