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琨来了之后,又有一个人骑着匹劣马,独自来找刘渊了。
这个人叫石勒,羯族人。
他将给刘渊送来一份大礼,大到能帮助刘渊从一个地方军阀,成为有实力灭亡晋朝的天下至强。
这份大礼,就是他自己。
石勒,五胡十六国前期的第一名将!
不过石名将的出身十分可怜,他所在的羯族也生活在并州一带,只是远比匈奴弱小,在西晋衰弱之前, 一直被汉人当做奴隶对待,根本没有作为人的权利,汉人杀掉犯了坑蒙拐骗这类小罪的羯人是不犯法的,甚至有一些汉人以组团猎杀羯人为乐。五胡崛起之后,羯人成为报复汉人最为残暴的一族,把汉人女子当"两脚羊"的做法,就是他们搞出来的。
整个五胡乱华黑暗史的起因,与汉人早期对少数民族异常残酷的压迫也脱不了干系。
石勒是羯族一个部落小头领的儿子,不过家里也是穷困不堪,从小没上过学,到处打工为生,二十来岁的时候投身人口贩卖行业,担任奴隶一职,被人卖来卖去,直到遇到一个会相面的主人,因为自己不同寻常的言行外貌,得到主人的欣赏,才被释放掉。
其实一开始石勒想做的不是奴隶,他瞄准的岗位是人贩子。
在八王之乱的高潮期,石勒的家乡饥荒战乱不休,他离家逃荒,去投奔一个少年时很欣赏他的同乡,在一番抱头痛哭之后,石勒向同乡描绘了他的事业规划书:"现在大闹饥荒,老家的胡人快饿死了,我打算引诱他们到冀州去找饭吃,找个机会把他们抓起来卖掉,两全齐美,他们有饭吃,我也能赚点钱。"
石勒的狠毒残暴,其实从少年时期就开始露出端倪了。把族人当奴隶一样贩卖,他居然还能站在道德高地上,表示是为了他们好,这种脸厚心黑无耻下贱,就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水平了,也无怪乎他以后能成为皇帝。
同乡听完深表赞同,两个人正准备卷起袖子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不幸遇到了行业大佬清场:司马腾这时候正在拉军队想加入八王混战圈,缺军饷,当然也可能是他有钱但舍不得拿出来,总之他也瞄上了拐卖人口这门生意,打算抓胡人到山东卖掉,把军费挣出来。
他挣到了这笔钱,也因为这笔生意赔进了自己的命,其中的关键,就是因为他抓到了石勒。
石勒不幸被司马腾的捕奴队抓获,被鞭子抽着踏上了去山东的道路。在那里,他将遇到两个人,这两个人将教会他一些东西,培养出他极度矛盾的性格。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羯人这个品种,和汉人的长相差异非常大,高鼻深目,更接近白人一些,很好分辨。石勒被捕奴队抓住,倒也是大概率事件。
人贩子是做不成了,奴隶之路看起来也并不是很长久。到冀州路途遥远,司马腾怕奴隶中途逃亡,还给每两个奴隶赏赐一个大枷,拷在一起,就是想跑,两个人也跑不动。以这种状态被人驱赶着一路走过去,途中饥饿、疾病是少不了的,能活下来的机率并不是特别的高。
不过石勒这人,有一桩跟刘渊很像,就是人格魅力强大,一路上看守他的军人对他很好,不时的周济他,有时候看他要挨鞭子,还会替他求情。
就这么一路磕磕绊绊,石勒十分幸运的活到了此次大迁徒的终点:山东茌平,被卖给了当地一个叫师欢的富户。
这时候,石勒过人的魅力发挥了作用,师欢买他回来之后,越看越觉得他形貌奇特,居然连这笔买奴隶的钱也不要了,就这么把他放生了,免除了他的奴隶身份。
不管在哪个时代,颜值都是第一生产力啊。
师欢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这一次释放了石勒。不过这个人其实很不简单,除了眼光准到可怕,能从奴隶当中看出石勒的帝王之相外,意志还非常的坚定,滔天富贵放在眼前也不会被引诱。后来石勒当上皇帝,召师欢去当官,师欢不惜隐姓埋名,逃出家乡来躲避,直到后来石勒被灭族,他才又回到老家,得以善终。
不要小看了他的结局,在乱世之中,能平平安安的活到老死,就是一种胜利。
不过石勒显然不想要这种胜利,他恢复自由身之后,所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当马贼,高风险,高收益,脑袋别在裤腰上吃香喝辣。
而且,他在马贼队伍里,遇到了这一生的大哥和老师。
当地的牧民头领汲桑,这个人的魅力比石勒更为强大,他是石勒的新老板,也是对石勒一辈子影响最大的人,石勒对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心甘情愿的给他当小弟。
石勒原本叫匐勒,并不姓石,石这个姓,就是汲桑大哥给他改的。古人对姓氏的重视,远超现代人,除了皇帝赐姓以外,一般改姓都会被认为是数典忘宗的行为。但石勒欣欣然接受了汲桑给他改的姓,并用了一生,连自己的子孙后代也从此姓石,可见汲桑在石勒心目中的地位,跟皇帝比也差不了多少。
其实汲桑并不是什么好人,能让豺狼崇拜的,必定是更加强大的豺狼。汲桑此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残暴,极其的残暴,后来他发达了,过夏天的时候让十几个人给他扇扇子,要是感觉哪边的风不凉快,就砍掉扇者的头。以至于他挂了以后,当地人还作歌一首,传唱四方以示庆祝。
石勒的性格特征里,有三个最突出的因素:
狡诈,这是他自己天生就会的,刚出道就想着拐卖同族当奴隶赚钱;
宽仁,这是师欢教给他的,在他称帝之后,对瞧不起自己的汉族大臣也没有过多的责罚,还封了官给少年时期的生死大敌做;
残暴,这就是汲桑这个导师带给他的影响了,而且他把这一点发扬光大,比起老师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吃人!
而且不是因为缺乏粮食而吃,也不是吃一个两个,他仅仅为了报复和取乐,就带着军队一口气吃了数万人。
这数万人,正是西晋的士大夫群体,西晋王朝最后的支柱。
这个跟现代人其实也很像,毕业前三年,你跟着的是什么人,你最后也就会成为什么人。
汲桑显然教会了石勒很多东西,在石勒后半生的表现中,有不少都带着汲桑的影子,比如,好乱乐祸,胆大妄为。
汲桑这个人,就是典型的唯恐天下不乱。
司马颖失势之后,其部将公师藩为主报仇,在赵魏之地起兵,人马数万,想去把司马颖的老家邺城夺回来。
有些人的想法,一般人是理解不了的。明明当个牧民首领,有吃有喝,生活挺好的,但汲桑看到打仗,就开心得不得了,觉得机会来了。
他带着石勒,率领数百牧民投奔了公师藩,从此由民转军,开始吃商品粮。
当世第一名将、以及第一名将的师父,终于踏上了他们注定为之而生的舞台,天下的无数豪杰将等着他们去征服,虚弱的晋朝将等着他们去问鼎,他们的名字将传诸后世,数百年后提起来,仍让人无比胆寒!
然后,他们被镇守邺城的司马腾打得大败,全军覆没,主帅公师藩都被砍死了。
即使是真正的天才,初出茅庐的时候,表现往往也不是那么好的。
但是,他们毫无例外,都能从失败中迅速振作起来,找到新的取胜之道。
这个时候,汲桑展现出了他之所以能得到石勒崇拜的原因:他在一败涂地的混乱战场上,迅速收拢了自己的牧人部下,带着石勒找到了一条生路,十分敏捷的脱离了被杀的命运,潜逃到了苑中这个地方。
然后,汲桑并没有长吁短叹,散伙回家继续养马,他连丝毫沮丧的情绪都没有,立即开始紧锣密鼓的建设军队,他把县衙大牢里关押的囚犯都放了出来,又招募了一群本地土特产:附近山上的强盗,把他们编进了军队里,很快队伍就壮大起来。
站稳了脚跟,汲桑干了一件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居然拉着这支军队,再次去攻打邺城。
执着、顽固、坚持不懈……再怎么用这类词形容汲桑都不为过,从哪里跌倒,他就一定要从原地爬起来,哪怕换个地方再爬都不行。
这一次,他赢了。
这次能取得不一样战果的原因,很可能是他用对了人:他任命了石勒为先锋,而石勒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斩杀了一万多名守军,长驱直入邺城,杀了司马腾,占领了邺城。
司马腾当时决定从事人口贸易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被自己贩卖到山东的一个奴隶,有一天会要了自己的命。如果不是他开展的捕奴业务,石勒不一定有机会从草莽中崛起,可以说,正是他自己一手造就了杀死自己的凶手,命运有时候真的是妙不可言。
邺城已下,这个时候就看出汲桑的缺陷来了。
他的性格确实坚韧无比,但他的眼光太过短浅,给自己的定位仍然是一名敏捷的流寇,完全没有建立根据地、图王霸之业的想法。得到邺城之后,他大掠一番,然后马不停蹄的渡过黄河,到南岸去攻击兖州,想再抢一番发财。
在这段短暂的流寇生涯中,石勒终于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华,一路上的晋军,挡者无不披靡,他先后击败了幽州刺史石鲜,以及率军五万的乞活军首领田禋。
少年石勒,在战场上快速的成长,不过老天似乎还想让他成长得更快一些,所以扔过来一块牛到极致的磨刀石,把石勒这把绝世利刃的胚子打磨出来。
方法是,让他尝试一下惨败的滋味。
此时在晋朝中央掌权的还是司马越,司马腾是他的亲弟弟。
司马越最疼弟弟。
得知弟弟死亡的司马越暴怒无比,派出了一支军队追剿杀弟凶手。
他相信一定能给弟弟报仇,原因倒不在于这支军队如何厉害,而在于领军的将领。
这支军队的将领叫苟晞,是当世超级猛男,军事才能极其强悍。
苟晞此时还在青州痛扁另一股乱军(这股乱军也非常了不得,首领堪称专为乱世而生的名将),将其击溃之后,立即马不停蹄的掉头来追汲桑,两军在平原县和阳平县之间对垒了好几个月,大小三十余战,互有胜负。但初出茅庐的石勒到底比不过老兵油子苟晞,最终被打败,一万多人战死。
混乱中,汲桑和石勒失散,汲桑往老家的方向逃跑,试图回去东山再起,而石勒则逃往乐平。
运气真是个说不好的东西,但它在关键时刻就是能区分出两个人的不同命运。苟晞的主力咬上了汲桑,最终杀死了他,而石勒则逃出升天,单骑回到自己出生的并州,投奔并州胡人的大英雄,刘渊。
单人匹马逃离战场之后,石勒不敢回望打败自己的那面军旗,但他咬牙在心里发誓,一定会回来找到这个人,报仇雪恨。
五年之后,他做到了。
他将带着刘渊给他的军队,把所有的仇怨,一起送还给苟晞。
已经完成了从奴隶到合格将领成长过程的石勒,得到了刘渊的热烈欢迎,刘渊十分欣赏这个虽然年轻、但眼神中带着历经生死之后的平淡的年轻人,略加考核之后,很快把自己的一支主力军队交给了他。
不知道当他多年后在地狱里遇见石勒,了解了正是这个人灭掉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国家,会是什么样的想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