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流最基本的分辨就是说完之后你的内心是通的还是堵的,我们是崇尚克己复礼的好人类,让他三分又如何,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讲求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从心灵的层面,物质压迫感受,而感受就像一个人的原始状态,稍不加以呵护就会受到界限的凌迟。慢慢的,一刀刀地,做者不会不知道。
天然,是来源于浸入黑暗比较深,于是渴望简单。伴随世故,年少老成,没有问题,我清楚知道我不愿走近关系的原因,是有这个的,你给我一点,我欠你一点,就成了凌迟断断续续。不喜欢就离开,喜欢就继续。红尘浸入得久了,还能否随性转身?这里涉及到你看见的世界美好,代表的是自身延伸的部分,并非他者本来的样子。
仍旧做不来装作漫不经心踩了你一下,啊,真对不起,我没看到。我知道有的人得心应手,他们很融洽又老成。说到这里会忍不住怀念“丁元英”,这是一个认识过的人,相对于代码就是这个。我怀念他不为自己争取,不夺取任何的能量,取而代之的是前面有坑你就去,你会疼了再醒。
某些时刻,都会稍微想起,纵缺点大,也还是怀念,给他的秘密基地,或他本身透出某种潜在压迫。
他是我创造丰盛最初的最初。
但说到底,打磨得不够,也不愿去圆滑才是根本。我们能做到退后一步再去作文。在抽离与自我之间似乎难以平衡。真实的想法旋转,却因熟悉舍不得剔除。这一点实在不够圆滑,无法做成。自行解构,不能越位,形态上,形态之外,己不欲。相对而言己所欲的位子,也是非关。
人多的地方就有风沙,容易迷眼。
真实被流程化,势必不会有人强行说你必须接受,是在看清自身内部清澄。这水无法养鱼。
——世俗生活比较热络的,文字产出势必不盛。人格面具也更加完善,不投身其中讲话也自由,也就不存在伤人伤己。小情绪逐步壮大起来,就是你要的故事线路,它们通往哪里。那深邃地方。
感受美好,也正是因此,黑暗地方滋生的什么不能得到生长。还会因为动机有可能是什么而不愉快。面具人格多了,而你用本态真挚的时候,世界就粉碎了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