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了课程观念与课程体制同步变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原理原则和策略措施,但新课程的实施步履维艰,旧有的课程文化造成了形形色色的思想上、制度上的障碍,陈规陋习若隐若现,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艰巨而光荣。
“课程文化”的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再造涉及队伍的构建和人员观念的转变,其一需要创造“和而不同”的编审关系,其二需要创造“和而不同”的教科书系列,唯有借助这两种创造,才能逐步逼近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教科书状态,才能逐步接近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想境界。
新课程实施,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行动研究过程,通过行动研究,把观念形态的课程转化为学生习得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在的文化意义。这个过程,包括了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和教师将新课程现实化、制度化的过程。前者需要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等各种群体的共同努力,后者需要教师通过行动研究,把课程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也即“教师即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题。
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旨在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崭新的课程领域,需要广大教师和专业理论工作者遵循《纲要》精神,基于“专业对话”自由创造。
新课程实施不能由“技术范式”来主宰,它强调课程是一种实践,强调理解与沟通的互动,强调通过慎思去解决实际的课程问题。新的课程标准亦需要精致化,需要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的三大要素:“内容标准”——反映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指明不同学段的学生需要达到的成就目标;“成就标准”——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础学力”;“机会标准”——保障每一个学生学习权而确定的教学规范、关系规范以及课程资源的分配规范,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实施旨在涤荡“应试文化”的泥浊水,彻底变革传统的非人性的课程。新课程倡导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空间,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心教育论”,引导学生“关心学习”。
2018年安徽和诸多省份将全面进入新高考,面临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不必惊慌失措,而应积极研究。科学筹划,砥砺前行,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