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看的一本书,日本百岁老人,日野原重明先生的《活好:我这样活到了105岁》,先生是一位医生,在日本很受人们尊敬。
一 核心内容
百岁老人所理解的人生真正的意义
二 逻辑
老人阐述了他对于死亡、生命、家庭、朋友、工作、孤独的思考,希望引导更多人领悟到生命的意义。
三 疑问和启发
文中老人回答的几个问题,给了我一些启发
在未来,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很少人会去假设如果能活到100岁,期望那时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1 “家庭是什么?”—家庭就是一起围着吃饭;
这个观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曾经对家庭的理解,也许是到了这个年龄阶段,现在会越来越在意与家人的相处,特别是在与父母相处时,更能理解他们。
2 “如何看待朋友”—真正的朋友是发自内心祝愿你好的人;
能真心祝愿他人的人,一定记挂着对方,把对方当做自己去关爱。所以,我们在抱怨朋友太少时是否可以反思,自己是否在真心祝愿身边的人。
3 “爱到底是什么”—所谓爱,就是人之所以生存的终极目的;把自己喜爱的分享给大家,并为此不懈努力,这就是爱。爱不应该是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对方,爱应该是包容和理解,不责怪,耐心等待。
4、关于终生工作:先生100岁以后还坚持在医院工作,先生用“lifework”解释了他的理念,生命和工作是一个概念。他对终生工作的理解并不是说在工作场所能做什么,而是指活着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为他人奉献了多少时间,这才是工作的意义。这里的工作也可以用使命代替。
四 思维模型
应该是哲学,一个人如何看待人生会体现在他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找到自己人生的美好的意义,更有可能让自己的人生幸福。
五 如何应用
1 经常与父母一起吃饭。近期因为这个特殊时期,与父母一起吃饭的时间多了,相处时的矛盾减少了很多,彼此也能更加的理解对方,正常复工以后,每周与父母至少吃一次饭;
2 梳理自己亲密的朋友关系,从自己做起,真心为他们祝福;
3 对父母、爱人、孩子,放下自己的理想标准,耐心等待;
4 找到自己工作的使命,思考我能为他人做什么;
5 宽恕别人,要有“如他人之心”,也就是换位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