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参加【持续写作30天】的第10天。而昨天,我没有提交文章链接,原因不复杂:我没写。先说说持续写作这天以来,带给我的一些感受吧。
最初,想要参加这个挑战,是因为写作是我2016年计划提升的技能之一,为此,报了写作训练营,看了几本关于写作的书,陆陆续续写了几篇文章。可是写作训练营和写作书籍并没有给我带来写作能力的突飞猛进,我心里特别清楚的是:所有的技巧和能力都是在持续不断的练习中获得的,你不写,怎么可能获得提升,你不连续写,怎么可能看到得到自己的提升?正好训练营在12月份开始了【持续写作30天的挑战】。参加这个挑战,一方面是对2016年自己在写作上面的一个学习阶段的告别,同时也是自己在2017年写作进入实践阶段的开始。于是,欣然申请。
从未连续写作过,这持续写作的8天带给我的收获随不说是巨大,但也是点点滴滴切切实实的。
首先,我开始刻意的记录自己思考过程中的某些想法,作为我写作的素材。我发现,在我可以做这些记录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沿着某些点深挖下去,比如在之前的文章《人生导航仪》和《情绪的力量》,每个主题都用了两篇文章来阐述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观点。这可能是我最大的收获之一——深入思考,并形成自己的逻辑和有效观点。而把学习到的内容内化成为可以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是践行的第一步,很幸运的是,透过连续写作,已经开始在这条路上了。
其次,因为潜意识中有每天要写作的任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加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并且从多维度多角度对一个现象进行理解,还原和质疑,总结。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感受,似乎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自己,可这个世界的自己是一直存在于自己身体里的,自己也是知道的,之前就是会有时断断续续呈点状表现出来,而这段时间写作这个载体把自己身体里的这部分潜能逐渐展现出来。显现只是开始,持续不断的练习,把这种更加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变为自己的习惯和本能会怎么样呢?
倒逼输入。
因为有了写作的需要,所以一方面要有东西可写,另一方面要有能力可写,正是每天一篇文章的压力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输入体系和能力,有了重新梳理书单的想法和尝试。
写了两篇关于读书方面的文章后,愈发的感叹:读一本书,和把这本书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来阐述出来,原本就是两个维度的事情。原来一直觉得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现在发现,其实还有更高纬度的快乐体验。
那感觉就像吃美食享受的是味觉的快感,而做美食享受的则是把各种不同原料经过精心处理后像变魔术般呈现在眼前的创造感和把控感,你知道那些佳肴是怎么来的,但最重要,那是你创造出来的。目前,写的文章有些粗糙晦涩,有些用词普通无奇,但没关系。最重要,在路上。
以上均为持续写作8天,感受到的持续写作带来的好处。可是,既然持续写作这么好,为什么还是会间断呢?说时间不够,说没东西可写,说习惯性疲惫,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大意义。我想思考的是:是的,我间断了,可是间断给我带来是什么呢?
挫败感
对于自己对预期目标未完成的一种负面感受,会对自己怀疑,否定,觉得自己这件事情做不成了或者非常不满自己的表现以致于焦躁。是的,因为一些原因我昨天没有写文章,从昨晚到今天中午之前这种情绪时不时的在捣乱。只是,如何转化?
承认和接纳
没有连续就是没有连续,是的,我没有做到。接受它好了,接受这个事情本身,但并不接受自己因为这个事情给自己的评价,用事物原本的面貌来看待它,而不用感性来看待它会更有利于发现本质问题。我们本来就倾向于把自己想象的比实际更好更强。接纳自己做不到,然后找到真正的原因,重新上路。放过自己,是一种重新出发的选择,而不是放弃。回到写作间断这件事来,其本身是会折射出一些自己对写作这件事深层次的隐形回避的原因的。
有限的输入
因为自己的累积不够,导致在输出时会遇到思想匮乏的状态,以致于虽然每天都在写作,但可写的主题和内容却变得越来越少;持续只减不增的输入带来的焦虑感会在持续写作中加倍,导致隐形回避。
语言表达能力
理工科出身的背景,加上很多年只读不写的阅读习惯,导致有很多想法但是在由于表达能力上的欠缺,无法把逻辑上的深入思考有效的叙述出来。这个能力的提升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解决方式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
最最重要的是没有赋予自己“写作”这件事一个重大的意义!
Scaler已经持续写作1000+天了,在我仰视这神奇的执行力和坚持力时;
笑来老师已经坚持每天写作3000字15年了,在我瞠目结舌的仰视时;
蒋介石每天写日记坚持了70年………………
我相信,每一个能持续写作的人都不是坚持来的,“坚持”是一个太过沉重和痛苦的动力来源,而大脑对于沉重和痛苦的感受是更倾向于忽略和遗忘的,所以那些能够持续写那么多年的牛人一定会有自己持续写作的无可替代的原因,因着这样的动力,让持续写作成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体验或者达到那种体验的媒介。
而我自己的持续写下去的重大意义是“清醒的活着”,这种清醒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更不是我要比谁更牛更强,而是我可以清醒的面对自己,清醒的了解自己度过的每一天,清醒的面对自己的现在的每一种感受,清醒的规划自己的未来的每一个朝向,也许会有歧途,会有弯路,会有迷惑,但不重要,保持清醒,清醒的面对自己,就好!
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鉴于之前文章的涉及内容,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计划把写作限定在某些领域,目前比较感兴趣的“认知科学领域”、“语言学习”、“心里学”、“亲子教育”、“生活感受”、“读书笔记”。后面的文章会先围绕这几个领域来写,选择太多反倒没有选择,不如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始逐渐深耕,就跟耕种一样的,松土,播种,灌溉,施肥,除虫,拔草,一点一点的跟随季节的变化,做该做的事情,最终时间会把我带到收获的季节。
感谢【持续写作的间断】,暂停一下,没有什么,在路上就好。每一个事情本身都没有好坏对错,但是却有无穷潜力;而我们如何使用这种力量是摧毁自己还是成就自己,都是自己选择。心之铭印,在我们的每次感应中,不断加强!
小憩后,重新启程,明天见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