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以前,欧洲人根本不知道加那利群岛和亚速尔群岛以西是什么地方。哥伦布向西航行的目的,是要找出前往亚洲东印度群岛的航线,结果找到一个大洲。后来称这片土地为“新大陆”,即今天的南北美洲。
哥伦布当年到达的不是北美洲,而是加勒比群岛。他发现新大陆,其实完全是个谬误,他自已一直都不知道,至死还以为到了“印度群岛”;因此这些群岛后来命名为西印度群岛,以资区别。美洲的土著也称为美洲印度人,现今称为印第安人。
哥伦布1451年生于意大利热那亚,14岁即开始航海,30岁已是航海老手。
葡萄牙人常常经陆路到印度一带进行香料、宝石和丝绸贸易。到15世纪,葡萄牙人想找寻通往印度的海陆,当时的航海家一般都向东探索,绕过非洲南端前往印度。
哥伦布研究过圣经、古代文献和自己找得到的几本科学书籍,认为往西航行可以更快到达印度一带。他为《马可波罗行纪》和艾里主教的《世界景象》添加注释,流传至今。
《世界景象》约在1410年写成,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亚里士多德说,西班牙以西海域与印度以东海域之间的海洋很小。”马可波罗说,日本在中国以东2400公里,使人以为日本与西班牙的距离比实际的近得多。
哥伦布收到艾里主教和马可波罗著作的影响,又误信基督教旁经《以斯达士第二书》的话,以为地球有6|7是陆地,1|7是海洋;其实,地球有近3|4是海洋。
更糟的是,他用意大利长度单位计算距离,却不知道这当时许多地图通用的阿拉伯长度单位短。因此,他算出“印度群岛”位于加那利群岛以西仅6300公里左右。如果他用阿拉伯长度单位计算,得出结果将为83320公里,跟实际情况就不会相差太远。
哥伦布游说葡萄牙王若奥二世采纳向西航行的计划,但在1482年遭到拒绝。整整十年后,他才得到西班牙统治者斐迪南、伊萨伯夫妇支持,率领三艘船出发:一艘是装有甲板的“玛丽格兰”号,他将之改名为“圣玛利亚”号;另两艘为轻快小帆船“妮娜”号和“品达”号。“妮娜”号大约重50吨,仅长20公英尺,有三、四根桅杆;“品达”号约重60吨。
随哥伦布出发的人员少,“圣玛利亚”号有40名船员,“品达”号有26名,“妮娜”号有24名。有些是哥伦布的朋友,大多是安达卢西亚地区的乡镇居民,其中有几个是罪犯,因愿意参与这次航行而获救。哥伦布自任“圣玛利亚”号船长,马丁.平松任“品达”号船长,其弟弟弗朗西斯科当领航员;马丁另一弟弟比森特任“妮娜”号船长。
1492年8月3日,船队自西班牙南部的小港帕洛斯德拉加弗龙特拉(现在已淤塞)出发,驶往加那利群岛,航行9天才到达,途中“品达”号失落方向舵,须修理3个多星期。哥伦布十分恼火,只好趁这段时间更换“妮娜”号的船帆。到9月6日星期四,船队补充了给养,重新启航,往西驶向未知的地方。
哥伦布借助象限仪(用以测量高度)和罗盘推算航位,能大致沿直线向西航行。测定航速的方法是:在船头附近把木片抛入海里,然后计算船尾越过木片所需时间。他很可能带着当时欧洲普遍使用的沙漏来计时。
三星期后仍不见陆地影迹,有些船员微有怨言,船队一直顺风航行;航员认为风总从东面吹来,如找不到陆地,回航时逆风而行,所需时间会很长,船上的淡水就难以维持。由于船员不满,有几次差点酿成叛变。
离开加那利群岛5个多星期后,在10月12日凌晨2时,终于陆地在望,船员发出一片欢呼。在月光下,“品达”号的瞭望员看见约10公里以外隐隐约约有陆地的影子。他们不知道已经到达巴哈马群岛。
破晓后,哥伦布一行登上陆地,宣布这片土地属西班牙所有,命名为圣萨尔瓦多。这片陆地原来是个岛。哥伦布在航海日志里对此岛有如下描述:“面积很大,十分平坦,树木青翠,河流极多,中央有个大湖,境内无山。”他们登岸时,海滩上有一群全身赤裸、身上涂着油彩的年轻人看着他们。
哥伦布和船员被小岛和岛民迷住了,后来“圣玛利亚”号触礁,哥伦布不得不弃船,改乘“妮娜”号返回西班牙,在1493年3月15日抵达帕洛斯港。这位凯旋的发现者获封为海军上将和印度群岛总督。
哥伦布后来三次前往新大陆;可是在1500年他被控对新大陆管理不善,带上镣铐送回西班牙。后来他终于获得赦免,却从此失去王室的宠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