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在生活的经历中,我们有很多次都会拿到“许三多剧本”,但随时时间的持续,好多人都因疲劳而停滞下来;
2、《论语》里“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安顿好,使心安下来。虽然常被误解是“既然来了就安顿好”,但更喜欢理解为既然“它们(要事、问题、困难)来了,就认真对待,并处理好“它们”;
3、越快的接受现实,才能越快的准备面对,抱怨和回避只会影响我解决问题的速度;
4、下一步行动:
(1)不管到了什么地步,都要认真的对待当下,丢掉幻想,奋斗当下;
(2)谨记要直面问题和困难,主动处理而不是被动回避;
(3)检视升起的抱怨和回避,识别这样的情绪,尽快引导调整成积极心态;
【二】
1、有些女神、偶像、英雄,在粉丝眼中光芒四射。可得到或者就待在这些光芒附近时,却发现也同样有凡人的一面;
2、光芒之下褪去光环,实际只是眼中的区别导致前后看法改变,对方却并没变化;
3、举一反三,有些道理和武功,没学会和没了解前,觉得神秘无比各种期待,而一旦掌握且褪去光环后,就又觉得普通;
4、“普通的东西”不容易被珍惜,实际它并没有变,变得只是我们自己的看法;
5、这些年有可能因这种“看法改变”,我们错过了很多女神、偶像、英雄、道理;
6、下一步行动:
(1)记录这个“由伟大到普通”的看法改变,这是一种认知影响;
(2)警醒由于“普通”的感受,而疏忽了这实际可能是别人眼中的“伟大”;
(3)初衷一直很重要,曾经的伟大如果变成了普通,也仍要持续贯彻;
【三】
1、在获得优势后,自己过于放松,导致最后因不严谨,又在小范围内吃了信息差的亏;
2、整体的获胜让人有种大局已定的自以为是,可有心之人完全可以再在最后各细节制造陷阱;
3、一些被自己认可的优势,会造成盲目自大现象,从而导致其他地方失利;
4、下一步行动:
(1)所做的事情,在没有完全结束前,要一直保持专注度和严谨性;
(2)警惕因自己觉得获得足够优势,而放弃局部争夺戒备;
(3)举一反三,在涉及到任何可能的争夺、谈判、买卖等行为,都要提醒自己谨防被胜利冲昏头脑;
【四】
1、要继续回到“专注”的检视上,见到很多纯粹的人,每一个付出都是十分专注,生活中注意力只在较少的范围分配;
2、检视自己的情况,战线拉得太长,兴趣爱好广泛,在同样有效的时间里,分配到要事上自然就少,所以不得已压榨生活空白时间;
3、这是之前自己妥协的方案,本以为可以周全对待,但产出的效果也就像分配的注意力一样,获得十分平稳普通的收益;
4、下一步行动:
(1)再对比思考,不同的方案是不同价值观所致,利用智慧模型确定到底需要什么?是爱好都得到尝试,好奇心都能满足的人生?还是专注突出于要事?
(2)为试验性计划做一个阶段准备,规划四个月的纯粹时间,利用好注意力;
(3)记录多样性与纯粹共存的想法,能根据“当前”切换才是最有优势的;
【五】
1、今天对于“回顾、反思”做了一个有意思的探讨,同样是复盘总结,但“走脑”和“走笔”是不同阵营;
2、自己笔记做得多,可能出现“思考后,笔记记录,就不再调用”的尴尬;
3、就如很多人使用网络收藏,看到有用资料,放进收藏夹后就不再处理;
4、不回顾会导致笔记成为自己的累赘,变相等于把记忆封存,所以要增加回顾和再调用;
5、下一步行动:
(1)学习知识,通过重复调用加强记忆。对待自己的总结收获,也要通过重复回顾,加深理解;
(2)要把日志和笔记划归为一类资源,像对待笔记一样处理日志;
(3)“不停总结收获”和“不停学习知识”类似,最重要的是转换率,巩固要优先于持续进攻;
(4)迭代学习总结的方法,把“回顾、调用”放到“实践练习”步骤;
【六】
1、现在传递信息、造谣带节奏的门槛实在太低。只要稍懂计算机就能发广播、传视频,信息洪流之下,干扰持续增大;
2、有些人“不是蠢就是坏”,只为一时之快,就能添油加醋胡说八道,甚至更有人传递自己主观意识解读,以影响局势;
3、见到很多很多不明所以的人,在巨大信息洪流下渐渐失去批判和独立思考,最终成为随波逐流的人;
4、下一步行动:
(1)被带节奏站队,容易引起情绪,无意中陷入这样的情形,应先停下来,独立完成批判思考再做决定;
(2)往小了说,各种误导、挑拨离间、主观干扰,同属于信息洪流这一类,要保持慢表态、多思考;
(3)人都存在松懈和疏忽的片刻,包容自己一时的陷入,只要还能自拔就要及时纠正错误;
【七】
1、交流学习中,发现有些背景知识是我们自己默认、内化的。这些背景知识不同步,极易造成学习的沟壑;
2、想起阅读过的一本书,作者把知识的传递路径,形容成是由翻译到解码的过程;
3、把内心想表达的用文字书写,即是翻译。而读者从文字收获,变成自己的理解,则是解码;
4、当翻译和解码出现不同步的背景知识(单词、短语、定义),则会导致意思偏差。如果这是技能学习,则极大影响学习效果;
5、下一步行动:
(1)学习请教的过程中,留意对方默认大家都知道的背景知识,务必先理解清楚这部分;
(2)学习技能或知识,先从背景知识入手,就像有足够的词汇量才能阅读;
(3)传递知识或信息,也要主动同步输出背景知识,减少对方的理解偏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