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读《原生家庭》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孩子的世界很小,不论家长如何暴力以对,对他们而言,家长仍然是获得爱和安慰的唯一来源。被虐待的孩子在整个童年时期都在寻找父爱或母爱,这种寻找将一直持续到他们成年以后。”
说实话,这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健康快乐的长大成人,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拥有这世间最单纯美好的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80994/7bf38d27138668ed.jpg)
01你是孩子的全部
“你是孩子的全部”,这是我阅读时产生的强烈共鸣。显然这句话充满了感情色彩,并不是用对错来判断的。事实上,在孩子非常弱小的时候,父母的确就是孩子的“主宰”,吃喝拉撒、喜怒哀乐,家对孩子的意义就是世界的全部。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宠物对主人“全身心”的热爱,是因为它的世界只有主人。作为爱和安慰的唯一来源,孩子的世界也只有父母。
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所有的孩子都捧着一颗纯净的全心全意爱着父母的心而来。但是,迎接他们的却是未知。
不要以为只有暴力施虐才是对孩子的伤害,无视、指责、贬损、迁怒,或者过度的溺爱,等等,都会让孩子的童年在恐惧、自卑、讨好、自责、破坏等不良情绪中度过。
因为所有孩子都期待得到父母的爱,他们又会想办法找理由替父母开脱,说服自己掩饰、美化受到的伤害。但是,即使被记忆掩埋的伤害,也会深刻的留在潜意识里,而成为生命的底层密码。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80994/e76f526f799c893a.jpg)
02一切情绪来自于童年的信念
书中一位男士,每次在妈妈过来跟他同住,约半年后,就会产生要杀死妻子的冲动。因为它无法面对自己内心深处对妈妈的愤怒。
一位成功的整形外科医生,六年婚姻面临危机,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对妻子爆发的脾气。而这一切源于他幼小的童年,每周要被父亲用皮带抽打两三次。
一位四十五六岁的女士,要和她的第三任丈夫离婚了,她总是没有办法维持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因为另她念念不忘的完美父亲,其实在她10岁时突然消失不见。
……
一切社会问题都是家庭问题。
幸福的人生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各有不同。美好的原生家庭是相似的,“有毒”的原生家庭各有不同。
书中例举了众多状况“糟糕”的成年人,其中不乏看起来生活光鲜靓丽的成功人士,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在情绪崩溃的边缘,而一切情绪的信念都来自于童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80994/d5fe174b32b9e51d.jpg)
03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最近几年“原生家庭”成了一个热门话题。2019年热播的《都挺好》,正在热播的《安家》,都不约而同地揭示了一些原生家庭的问题,让很多人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家庭的的影子。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句话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世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每一位问题父母本身,或许也曾经正是童年阴影的“受害者”。在问题面前,我们不要放弃自己的努力,听天由命、自怨自艾的活在“童年阴影”之下,重复原生家庭的生活,制造出又一代无辜的童年。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就像书中每一位寻求心理帮助的人一样,虽然痛苦也要勇敢的去改变,而好消息是:这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80994/72cae3974d053655.jpg)
所有为人父母者,都需要用心去体会:你就是孩子的全部。要以这样的信念,给予孩子健康成长的爱的力量,让弱小的心灵和身体无需承受不该有的一切痛苦。如果自己有难以控制的坏情绪,就勇敢一点去治愈它。随时随地,给孩子以至善的爱,为自己和孩子建造美好的《原生家庭》。
注:图片来源于几米漫画 侵删
本文系作者原创,欢迎转载,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标明作者和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