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
隋唐大一统
魏
虽然曹魏政权并没有统一全中国,只是统一了北方地区,但是由于魏国和西晋关系紧密,所以就放在一起说一说。历史上,曹丕篡汉,魏国灭蜀,晋国代魏,晋国灭吴,最终三家归晋。
说到魏和晋,不由联想到在汉晋之间流传的一个谶语:“代汉者当涂高”,在魏晋时期被解释为“取代汉家江山的人,应当是在当涂(“涂”通“途”)大路,高高在上之人”。这句话在当时被人们拿来大做文章。
根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解释,“魏”的本义同“巍”,后来省略了山字头。两个字都有高大之意。
《说文解字》的解释:魏,高也。从嵬委聲。
《说文解字》魏同样解释为高大,从嵬(wéi)、委声。
而在古代,宫殿城墙大门的左右两边一般都修建有供瞭望用的高大楼台,叫做“阙”或“宫阙”。由于“魏”本身有高大之意,所以也可以称为“魏阙”、“象魏”、“魏观”。而且大门必然坐落在一条大路之上,所以“魏”就被当时的人们炒作起来,这不正是“当途大路,高高在上”吗,一阵曹魏代汉的舆论旋风席卷而起。曹操也曾迫使汉帝先后封自己为魏公 、魏王,这点小心思,显而易见啊。
“魏”字在甲骨文中并未发现,所以就不多解释了。
晋
司马氏创建的晋最终结束了汉末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乱世。虽然这是从曹魏手中篡夺来的政权,但司马氏并不承认曹魏,而认为自己是承继汉朝的,继续演绎“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
《说文解字》解释“晋”:晋,進也。日出萬物進。从日从臸。《易》曰:“明出地上,㬜。”
《说文解字》晋译:晋,上进,长进之意。太阳出来,万物滋长。由日、臸(zhī,jìn)会意。《易》中有云:明亮的太阳从地上升起,(万物)长进。
“晋”的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晋像是两支箭射向太阳,再看看甲骨文中“至”字的字形:
甲骨文:至“至”的甲骨文的字形像是一支箭射到地上(指目的地)的样子,象形字,借以表示“到达”、“到来”的意思。《说文解字》中对“至”的解释是一只鸟从高处飞落到地上【原文:鳥飛从高下至地也】,这主要是因为篆书的字形和甲骨文的差异导致(如下)。
《说文解字》中的小篆:至另外,《说文解字》中还收录了“臸”这个字,同样也有“到达”的意思。当表示“到达”的意思时,读作 zhī,当表示“前往”、“前进”的意思时,读作 jìn。
解释完“至”和“臸”,在来看“晋”的甲骨文字形,可以理解为“到达太阳那里”,或是“向太阳前进”,这也都证明了“晋”的本意就是“前进,上进”。所以《说文解字》说“晋”字从日从臸就好理解了。
当年司马昭逼迫曹魏的傀儡皇帝先后封他为高都候、高都公、晋公、晋王。一路晋升,最终司马炎称帝,并定国号为晋。“高”、“都”、“晋”分别有高、大、进之意,无不以“当涂高”相对应,真是费尽了心思啊。
隋
“隋”这个字虽然在甲骨文中尚未发现,最早现于小篆,但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统一王朝,也来说说“隋”这个字。
在现代,“隋”这个字除了读suí,还有读duò,后者意思有二:
1、古代祭祀时残余的祭肉,或是祭祀后需要处理掉的残肉
2、古同“堕”,“堕”字的繁体字为“墮”。
《说文解字》中的解释:裂肉也。从肉,从隓省。
《说文解字》:隋意思就是“古代祭祀时的残肉”。
从肉,即本义和肉有关。
“从隓省”中的“隓”字,读作duò,同“堕”。另外还可以读作huī,同“隳”,有毁坏、倒塌之意。
总而言之,“隋”是很不和谐的一个字,而用这样一个字作为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称号,实在不妥。
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中写道:“杨忠从周太祖,以功封随国公,子坚袭爵,受周禅,遂以随为国号,又以周齐不遑宁处,去辵作隋,以辵训走故也。”
意思是说:隋文帝杨坚的父亲,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将领杨忠,以其功劳受封为“随国公”。杨忠死后杨坚继承父亲的爵位,后推翻了北周,自立为帝,原本以“随”字作为国号。但杨坚觉得以前的那些政权都很短命,如北周、北齐等。“随”有随同的意思,岂不表示自己的王朝随同前朝一样短命,于是去掉了“辵”部(即“走之旁”)改为“隋”。
但可笑可悲是结果还是一样。
唐
唐,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的名字和汉一样都成了中国最常用的代名词。唐朝出现的盛世和治世的时间在历代王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唐代胡风汉韵杂糅,文化经济交流空前,军事强大疆域广袤,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说文解字》中对“唐”的释义:大言也。从口庚聲。啺,古文唐从口昜。
《说文解字》:唐译:唐,夸大而不实的话。从口、庚声,以“口”作边旁,以“庚”作声旁。啺,是古文写法的“唐”字,是“口、昜”会义。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解释“唐”:大言也,引伸爲大也。如說尙書者云。唐之爲言蕩蕩也。見論衡。又爲空也。如梵書云。福不唐捐。凡陂塘字古皆作唐。取虚而多受之意。
即由“大言”引申出“大”、“空”、“虚无”的意思。另外,唐通塘。
甲骨文的“唐”字:
甲骨文:唐这个字形,上边的部分从“庚”字的字形,甲骨文中“庚”的字形为:
甲骨文:庚《说文解字》解释“庚”:【庚,位西方,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庚承己,象人脐。】
意思为:庚,(在天干中)庚代代表西方,西方是代表秋天的方位,像秋天万物结有果实的样子。(在天干中)“庚”序承“己”,字形像人的肚脐。
“庚”字有此衍生出“变更”,“更换”的意思。
而“唐” = 上面的“庚” + 下面的“口”。一张“口”不断的说着变更的话,就是夸大而不实的话。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啦。
也有解释说“唐”的甲骨文字形是倒立的“人” + “用”(即“桶”)+ “口”,意思表示“人”低着头用“桶”从井中或水塘中打水的样子,即同水塘的“塘”字。
另外一说:唐通塘,塘指烧制陶器时采土和水的地方。尧通陶和窑,指烧窑时所修筑的高台。因此陶唐氏就是掌握制陶技艺的部落,唐尧就是部落首领。唐国本为尧之后,周成王在位时把唐国所在的地封给其弟弟唐叔虞,将尧后迁至杜国。
而李渊创建的李唐王朝就是追溯上古唐尧的唐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