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说甲骨文——从统一王朝的国号说起(1)

说说甲骨文——从统一王朝的国号说起(1)

作者: 小史观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22:28 被阅读0次

上古三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由于历史久远,夏就成为一个迷雾重重的王朝,对于“夏”这个字原本是什么意思从古至今说法众多。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夏”的解释为:(见截图和下面标注)

夏,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頁从𦥑。𦥑,兩手。夊,兩足也。

就是说“夏”指代中原地区的人,这个字是由上部分的“頁”(指头部),中间的“𦥑”(jǔ,指双手),下部分的“夊”(suī,指双脚)三部分构成。

不过这个解释有点 。。。除了中国之人,其他地方的人不都长成这个样子吗?特殊性在哪里呢?何况“中国”一词在夏朝时是否已使用也是个问题,现在已知最早的“中国”一词出现在何尊的铭文中,已经是西周时期了。而且说文解字里收录的这个字也不是夏字最初的写法,比如金文中的夏字:

金文 “夏”

当然金文中的夏字的写法也不只这一种,《金文编》中收录了近10种写法,这只是其中比较容易辨识的一种。

“夏”由最开始的中国之人引申出中国之地,如函夏、方夏、诸夏等词都表示当时中国的区域。

甲骨文主要是在殷墟中发现的,是夏朝之后的商朝大量使用的文字,但是这种成系统的文字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所以商之前就应该出现了,只是还处在发展阶段中。在《甲骨文编》中收录的甲骨文的“夏”字:

甲骨文 “夏”

虽然字形各异,但这些字形都很像一个虫子的侧视图,有木有。至于具体是什么虫子,砖家们的推测就很多了,比如夏天常见的天牛、蝗虫、蝉等等。其中蝉的可能性还是较高的。

因为古人对蝉的评价非常之高,有风餐饮露、栖高鸣远、生于污秽(其实就是幼虫从土里钻出来)却品性高洁、精神不死再生复活(其实就是羽化)等寓意。

曹植的《蝉赋》: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玉器中也有很多“玉蝉”,而且这种玉器都非常古老,在夏朝以前就有出现。

可见“夏”字的本意应该是寓意美好的蝉,又由蝉联系到夏季。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又以此暗喻自身的高尚,就称自己为“夏”,以区别简简单单的“人”。夏朝可能也就是取其寓意来赞美王朝之美好吧。

商是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王朝,商的存在曾经还受到过质疑,直到殷墟的发现。

殷墟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大多是商朝贵族所做的占卜卦辞。他们先在龟甲兽骨上刻出小洞,然后放在火上烤,这些甲骨受热形成很多裂纹,通过观察裂纹形态占卜吉凶。至于占卜的内容大到军国大事,小到生活琐碎,可谓包罗万象。

先看看《说文解字》中对“商”的解释:

商,从外知内也。从㕯。章省聲。

即“商”是由外部的表象估测内部的情况,从㕯(nè,说话不流畅)。“章省聲”是指小篆中“商”的上部是小篆”章“的省略。

那更古老的甲骨文是怎么写的呢,《甲骨文编》中“商”的部分字形有:

甲骨文 “商”

在这里按字形大致分下类,上图中一行属于一类。

第一行上部分是一个倒三角形或者像“干”字,下部分像一个不出头的“内”字;

第二行是在第一行的基础上,在“内”中加了一个“口”字;

第三行是在第一行的基础上,上面并排放置了两个;

第四行属于特殊字形,不具有共同性,自由想象吧。

从以上字形来看,可以推测“商”的本意是在一个祭祀用的台子上,摆放了一个或两个物品,第二类“商”字则强调了在祭祀时念着祷告之词的“口”。

和商的由来相关的传说也很玄幻的。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就是说一个叫简狄的女子吃了玄鸟下的蛋,然后怀孕了,生下了商的始祖契。不要在意契的爸爸是谁,这种描述古代母系氏族时期的传说很多都是这样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两处的内容都记载了商是玄鸟之后,可见商人可能以玄鸟为图腾。那么问题就来了,玄鸟是什么鸟,是虚幻神奇的鸟?还是黑色的鸟?虚幻神奇的莫过于凤凰,黑色的就联想到燕子(总不能是八哥、乌鸦吧)。那我们看看甲骨文中的“凤”字和“燕”字,首先是“凤”字:

甲骨文 “凤”

“燕”字:

甲骨文 “燕”

相比之下,“商”和“凤”都有相同的上半部结构,不得不令人联想到商人以凤这种玄鸟为图腾进行祭祀,并把自己的王朝和凤关联在一起。我们华夏族素有对龙与凤的崇拜,其中对凤的崇拜可能就起始于商代。

周朝,是上古三代上最重要的一个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王朝。周朝重农业、重人文、兴礼乐、定宗法、建诸侯,周的文化、制度等很多方面都深深的影响着后世,甚至被后世认为是一个完美王朝。

《说文解字》中对“周”的解释:

周,密也。从用口。

译文:周,周密。从用、从口。

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善用其口则密”。

这个解释可能有点模糊,可以先看看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甲骨文编》中的“周”字:

甲骨文 “周”

可见“周”字就像是一块块阡陌纵横、疏密均匀地种上点点庄稼的田地。

种庄稼的时候控制秧苗的密度是很重要的,控制的好就是周密。

《金文编》中的“周”字:

金文 “周”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周”字的发展过程,其中金文的“周”可以进一步分成四类,还是老规矩,一行展示一类:

第一行:直接继承甲骨文,无明显变化;

第二行:在第一行的继承上,在下面加了一个“口”,表示种田糊口;

第三行:是第一行的简化,省去了四个点,和“田”相似;

第四行:是第二行的简化,同样省去了四个点。此时的“周”和现在的写法已经很相像了。真是不得不感叹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啊。

周始祖的神话故事也是和农业密切相关的。

《史记 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兒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穀。”封弃於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大致意思是:周的始祖后稷,本名叫弃。他的母亲姜原看见巨人的脚印,然后上去踩了几脚就怀孕了。生下孩子后姜原曾几次将他丢弃,所以起名就叫弃。弃小的时候就喜欢种一些作物,长大之后活脱脱一袁隆平。尧舜时期封他做农业部长,得号“后稷”。“后”是对人的尊称,“稷”就是谷子,是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后来成为粮食庄稼的总称,所以“后稷”就是农神。

周,一个含义和农业紧密相关的文字,也是一个重视农业和人文的朝代。正是周,奠定了中国以农为本的思想。

后世,有很多国家和朝代以“周”为号,如武则天的武周,隋文帝杨坚取代而自立的北周,还有后周等,可见周的影响深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甲骨文——从统一王朝的国号说起(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sf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