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解忧杂货店想法散文
分寸感,人际交往的杠杆

分寸感,人际交往的杠杆

作者: 秋桐_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21:28 被阅读90次

自知学识不够,才情尚浅,写不出太多发人深省的大道理,只能以大白话的形式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想,以及对世事浅薄的思考诉诸于纸张而已。

今天想谈一个词——“分寸感”,百度百科对分寸的解析为:“人的天分与修养在内心沉淀而成的对人或事物的合理认可度”。

“分寸感”是个很深奥的词,它可以是贯穿人一生的行为准则,比如见好就收、差不多就行、恰到好处,刚刚好......但“分寸感”这个词又可以很下里巴人,就像烹饪中的少量、些许、适量......分寸感是做人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掌握好“分寸”值得大家用一生去学习和推敲和践行。

父母与子女之间相处需要有分寸感,对父母来说,掌握好分寸尤其重要。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无间隙的关爱和控制是矛盾产生的主因。前段时间,一个娱乐节目中的“朱雨辰妈妈”引起了社会热议,朱妈妈式的教育以及与儿子的相处模式让人惊恐,一个完全以儿子为中心失去自我的母亲,对儿子的过度关心及挟制,并感到自豪与骄傲,儿子与女儿到了而立之年却都是孑然一身。我很惊讶这么现代、思想开化的年代,还有如此“奴式”的母亲。抛开心理学层面的探究,我只谈论朱妈妈在教育子女时分寸感的缺失。

良好教育环境中的父母会协助孩子维护其自由和独立的个性,会让孩子学会自食其力,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生活独立、思想独立并健康的人。因为孩子自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将其私有化。而没有分寸感的父母会减掉孩子的羽翼,将子女的人生攥在自己手里,美其名曰为孩子好,实际上肆意入侵孩子的生活,剥夺了孩子独立生活的权利。“婆媳问题”的产生就是很好的证明,为什么 “婆媳问题”会一再成为婚姻中的主要矛盾?究其根本,就是婆婆与儿媳之间的分寸没有平衡好。如果一个没有分寸感的婆婆总是侵犯子女的独立空间,对子女婚后生活指指点点,企图“喧宾夺主”,想必这是谁都要生气的。如果一个没有分寸感的儿媳总是对婆婆埋怨,源源不断的索取而不知回报,谁又能忍受这种“貔貅”式的儿媳呢?

恋爱中的情侣也需要有分寸感,在谈恋爱的时候,有的人患得患失,会通过查手机、翻日记的方式来确定对方的忠诚,这种行为不但有失分寸还有失水准。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和净土来保存自我的那部分,不容许他人侵犯和窥探。即使是再亲密无间,这种距离还是要保持的,而且这种行为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无数次......它会让人上瘾,因为满足了人性的黑暗面——窥探欲。这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你会像个惶惶不安的小偷,可笑的是你渴望窃取到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会失落,因为你带着被自证的心态,如果一旦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你会更难过......有的人乐于试探对方的底线,这是一种玩火的行为。如果一不小心失了分寸、过了度,爱情的小船可是说翻就翻。

不仅是对彼此要把握分寸,对外更需把握分寸。比如与异性好友的交往过密,这一问题也是很常见的,如果一不小心还会被贴上“渣男/渣女”的标识。传统文化中都有男女七岁不同席,尤其是成年男女之间的避嫌应该成为共识,哪怕是亲属。有人会反驳这是什么年代了,还整这一套,有的人睡一张床上都没有发生性关系,这可是纯友谊,好的友谊合情合礼、不分男女。呵,深更半夜,男有对象、女有婚配的情况下两个人出现在宾馆套房里,还拉着窗帘,你说在听对方讲小时候那过去的事情。我可去他妈的!这场景再有“情”也说不过去了吧,这已经触及到了道德伦理的边缘。

如果对于这种与异性好友的交往密切,自个儿对象不介意就没关系,那爱咋咋地,放浪形骸毕竟也是种生活选择。可一旦对象介意,你不仅不审视并调整一下与异性的关系,还认为是对象斤斤计较、作天作地,那可能就是你对象要重新审视这段恋爱关系了。对象的异性好友,跟前任的存在一样,光自我调节就要花费一番心力,如果对象、异性好友有分寸、识大体,你们的关系很好处理,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可稍有不慎碰上些个不识趣的、没有分寸感的,那就戳心窝火了,然而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佛曰,不可说。

职场上的分寸更是有讲究,分寸感强的,可以讨人喜爱、八面玲珑、混的风生水起;而分寸感差的人,让人闻风丧胆、唯恐避之而不及。什么是分寸感强呢?就是相处起来特舒服,不用谨言慎行,不触犯他们界限。比如在领导层面就是,加班谈会给工资、请假不刨根究底、下班后不打扰......在职员层面,就是工作不推诿、汇报不越级、闲时不议人是非...... 什么是分寸感差呢?对侵犯他人不感到抱歉,乐于挖掘别人的隐私并四处宣扬,还不管别人爱不爱听,这种人啊,想必身边也见过吧,一旦黏上你了,甩也甩不掉。

在工作中的分寸感,很微妙,简单来讲无非两个字——“规矩”。职场是微型的社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有分寸感和没分寸感的人聚在一起,矛盾和冲突是常有的事。在实际的工作中,公司的规章制度会约束每个人的行为,其实这何尝不是一个企业的分寸感的体现。个人的分寸感强则是对事业进行加分,而没有分寸感的人,只会停滞不前。

分寸感是一门哲学,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掌握好分寸感,才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关于如何掌握分寸......有一套言论,但真正要领悟,还是多在生活中实践求知吧,就像如何掌握爱情一样,也有言论,但是,你能信从吗?

相关文章

  • 分寸感,人际交往的杠杆

    自知学识不够,才情尚浅,写不出太多发人深省的大道理,只能以大白话的形式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想,以及对世事浅薄的思考诉诸...

  • 分寸感就是度

    最近,明星李沁因人际交往的分寸感又火了一把,她在和男明星互动时的分寸感为她迅速圈粉。其实,分寸感即适...

  • 人际交往之分寸感

    从小到大虽算不上学霸,倒也成绩可以说是领先,是学校里同学会让着老师会宠着家里的类型,也就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任性些,之...

  • 浏览《生活需要分寸感》随笔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五部分:对自己的分寸感、对亲人的分寸感、对伴侣的分寸感、对朋友和同事的分寸感、对这个世界的分寸感...

  • 异性关系再好,也不要这样联系对方

    周国平曾说: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异性朋友之间,尤其需要如此。...

  • 异性关系再好,也不要这样联系对方!

    周国平曾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异性朋友之间,尤其需要如此。 哪怕...

  • 人际交往的分寸

    第一就是不要去问背后的为什么,尤其是连环的为什么。每个人背后都有秘密,甜蜜的也可能不想与人分享,难过的可能无法与你...

  • 关系再好也要讲分寸

    人际交往当中,分寸感是很微妙的东西。掌握得好,如鱼得水,掌握不好,则如履薄冰,连对方突然疏远自己,也摸不着头脑。 ...

  • 切莫交浅言深!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告诫我们:“交浅言深,君子所戒。”为人的教养、情商的高低,往往就体现在人际交往的分寸感上。情商高的...

  • 有一种修养,叫分寸感

    人际交往当中,分寸感掌握得好,如鱼得水,掌握不好,则如履薄冰,连对方突然疏远自己,也摸不着头脑。 很多时候,在两个...

网友评论

  • 滑稽的菠萝:非常赞同这种说法,分寸感的存在能够让人与人之间保有一定的空间,可进可退。父母的对子女的分寸感能让子女得到充分的滋润和成长的空间。再次赞同。

本文标题:分寸感,人际交往的杠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si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