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心流的构成要素
4目标不假外求
最优体验的一大特色在于它本身就是目标。即使最初还有其他的目的,但到头来活动本身就已带来足够的报酬。外科医生形容自己的工作:“充满乐趣,即使不该我做,我也乐意做。”水手说:“我在这艘船上投注了大量时间和金钱,但一切都值得~什么都比不上出海的那种感觉。”
“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为了赚钱而投资股市,不算自成目标的行动;但若是为了证明自己有预测未来潮流的能力而玩股票,却可以算是~~即使两者最后在金钱上的报酬分毫不差。如果教导小孩儿为的是把他们培养成良好的公民,也不算自成目标;但是若为体会跟小孩沟通的乐趣而教导他们,就是自成目标了。从表面上看来,这两种情形不分轩轾,不过真正的差别是,在自成目标的活动中,一个人可以完全为行动本身而投入全部心力,否则他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行动的结果上。
我们所做的事,大多既不是纯粹的自成目标,也不是纯粹的外求目标(亦即全然为超乎行动之外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而是两者的综合。外科医生接受长期的训练,是基于外在的期许:济世救人、赚大钱、功成名就等。运气好的话,过一阵子他们就会找到工作的乐趣,这时他们的工作也就具有自成目标的性质了。
很多活动的乐趣都不是自然天成的,它需要我们在开始时做一些并非心甘情愿的努力。一旦个人技巧得到回馈,互动开始,自然就会产生值得的感觉。自成目标的体验也就是心流,它能把生命历程提升到不同的层次。疏离变成了介入;乐趣取代了无聊;无力感也变成了控制感;精神能量会投注于加强自我,不再浪费于外在目标上。体验若能自动自发地产生报酬,现在的生命当然有意义,不需要再受制于将来可能出现的报偿。
我们必须认清心流有使人上瘾的魔力;我们也应该承认“世上没有绝对的好”这个事实,任何力量都可能被滥用。爱可能导致残酷的行径,科学可能会带来毁灭,科技不加管制也会造成污染。最优体验是能量的一种形式,而凡是能量,都既可以用于造福人,也可以用于破坏。正如火能带来温暖或灾害一样,原子能可以发电,也可能使全世界化为灰烬。能量是力量,但力量只是工具,目标才能决定它会使人生更丰富还是更痛苦。
数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言简意赅的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不过有个消除危险的方法,就是去学游泳。”“游泳”在此代表的是学习明辨心流的益与害,并将前者尽情发挥,对后者设限。我们的考验就是一方面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另一方面又不让别人的乐趣因而受到不利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