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逆水行舟读书会读书
读书|我们该如何做称职的父母

读书|我们该如何做称职的父母

作者: 逆水行舟eli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15:22 被阅读29次

文/逆水行舟eli

我从2017年8月底老婆住进一妇婴开始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到现在贴出这篇文章整整过去7个月了。我女儿也正好7个月大了。

我非常认同书中想保护孩子阅读兴趣,想培养孩子自觉和独立意识的思想。我想把这些思想表达给老婆听,但又常常辞不达意,只好埋头写下来,希望和老婆在教育女儿的思想上能达成一致。

1、启蒙教育的第一责任在父母

生了孩子,就要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这个责任不可推卸。我认同“孩子所有的错都是父母的错”。我们是启蒙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孩子前六年,尤其是出生头两年是心智发育的黄金时间,也是孩子最依赖父母、感情发展最突飞猛进的时期。我们如果错过这个成长时期,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弥补回来,甚至永远无法弥补回来。在这个时期我们坚决不能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给老人或亲戚带,要坚决舍得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陪伴在孩子身边时要抛掉工作和社交。

2、智力教育就是保护好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真正的人生捷径,可以让孩子的聪慧几何级数递增,可以让孩子变得理性、成熟,可以让孩子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人生阅历,可以指明一条通往终身学习的康庄大道。智力启蒙的关键是培养起和保护好孩子的阅读兴趣。

有人对阅读不感冒,却想着让孩子“抢跑”,热衷于把孩子送去学前班,让孩子提前学外语、学认字、学知识,他们认为这就是启蒙,觉得不管怎么样,学点什么总比玩耍浪费时间好,觉得这就是在起跑线上领先一步,但这是在干南辕北辙的事情。相反,玩耍比学好,就要把阅读变成玩,在玩中感受快乐。

学前教育如果只是让孩子掌握书本知识和考试知识,不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那么只能叫提前学习,不能叫做启蒙教育。

智力的启蒙教育不在意孩子有没有学到知识、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乎的是有没有把孩子的兴趣点引诱到阅读的方向上去。引诱的内涵就是让孩子好奇、快乐。

为了培养起这种阅读兴趣,要注意避免三个误区。

首先要抛弃阅读是为了让孩子记住知识的功利态度。

建立阅读就是一种游戏的意识,阅读使孩子快乐,孩子自然热爱阅读。

《朗读手册》说出生后就可以开始给孩子大声朗读书籍。

方法就是一字一字地指着书上的字读给孩子听,对孩子来说,语言本身就是最新鲜有趣的。《好妈妈胜过老师》认为孩子听不懂没关系,而且用绝对化的说法提出了好阅读和坏阅读的区别。

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

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好阅读培养兴趣,坏阅读扼杀兴趣。

其次要抛弃为孩子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阅读的想法。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和阅读的做法也没有道理。

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他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声音,而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动,做到两不打扰,一个略有噪音的环境,有利于养成孩子睡觉不怕打扰的好习惯,有助于他逐渐适应生活噪音,提升抗干扰能力。

提升抗干扰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专注力的过程,孩子能专注做事,将对他的学习和成长大有裨益。

第三、不要检查孩子的阅读。

不要检查孩子的阅读,越检查越阻碍孩子内在动机的形成。站在孩子的角度,设想一下什么是引诱。引诱就是勾起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甜头,最后抓住孩子的心,让他乐此不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对阅读兴趣的培养和保护的部分有关于如何挑逗出孩子自己读小说的兴趣的实例介绍,等女儿大一点了再写。

3、帮助孩子成为自觉的人

第一、不要命令、不要唠叨、不要指责。

如果我们不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那么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他、唠叨他和指责他。每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总能如愿让孩子违背我们的意志反着来。

当我们责怪孩子某个习惯不好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存在问题。

我们有没有一着急就替孩子做了决定?

是不是我们的行事充满强权作风?

我们是不是不够注意体贴孩子的情绪、面子、能力和愿望?

我们是不是总在提醒和批评孩子?

不命令、不唠叨和不指责,不是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而是说父母从孩子的自身长远利益出发,竭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虽然实际上为孩子着急上火,但还是要克制住自己,理性地进行周密计划,让孩子形成内在动机。让孩子有一种父母一点都没有在管我,都是因为我自己喜欢做这件事的感觉。

相同的决定,如果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孩子自己的意愿,他会更愿意去执行。当孩子认为学习是一件好事,那么学习的自觉性就形成了。

要想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觉的人,父母要做的是不断思考如何不着痕迹地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而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这不仅不省事,而且比批评孩子、所谓的管孩子还要更耗费父母的精力和时间,但要努力做到。古语有教:”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第二,相信孩子自己有把坏习惯调整过来的愿望。

相信和尊重孩子,孩子才能自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举了不要陪孩子写作业才能培养孩子自觉性的例子。

为什么不能陪孩子写作业,主要有以下坏处。

坏处一:培养奴性。

孩子总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磨洋工、犯错误的时候,如果家长在旁边看着,就会着急看不下去,就要管。有时候一生气还要额外给孩子布置很多暴力作业,一个生字没有记住,就命令他再多写几行。陪孩子写作业很容易变成监视孩子写作业。

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监工的,可能他会暂时听话,但是他最多是表面上的暂时屈从,一有机会就会反抗。

父母用这种方式教育,培养的不是自觉性,而是奴性。孩子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

坏处二:产生依赖心理。

父母陪着孩子写作业,让孩子很容易把作业和父母捆绑在一起,认为写作业是父母的事,自己是为了父母写的,产生了依赖心理。

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自觉写作业的习惯?

深究家长陪写作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父母不相信孩子。父母自己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自信,所以从自己的感受来设想孩子,认为孩子也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自信。 从这个逻辑出发,自然认为如果自己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写作业。

但这是不对的。

当孩子第一天上学、第一次写作业时,他的表情不知道有多高兴。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了,被罚写作业就是弄坏胃口最有效的一招。

孩子天性喜欢学习,有强烈求知欲,非常乐于上进。只要孩子的天性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他幼小的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潜力。

我记得小时候,老师布置听写作业,因为我的父母没有文化,普通话也讲不好,没办法帮我。老师要求家长帮孩子听写完后签字,我只好自己模仿家长签字。但我知道听写是为了学会生字,所以并没有随便抄写一遍了事,而是把要听写的字全部默写出来。一节课一个单元还好,有时候老师要求在整本书的生字范围内听写,我就差不多要默写出一篇文章来。小学阶段多少次的听写作业,我都没有随便抄写敷衍。

家长如果相信孩子,在其中做好引导,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我还记得小学时候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下午三四点钟回家后先写作业,写到五点钟我就准时停笔,打开电视机看我喜欢的动画片。爸妈有时候看见了就问我作业写完了吗?我为了不被打扰,就谎称自己作业已经写完了。为了圆谎,也怕父母责备,我看完动画片以后就不敢再写作业了,只好把作业留到第二天凌晨3点钟起来趴床上写,从此恶性循环,养成了很不好的习惯,还伤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小学阶段还好,到了初中,这种作业方式让我越来越痛苦,也越来越难以为继。我就自己下决心调整过来了。我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上进心,我完全可以不写或者抄别人的,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所以同理,我们也一定要相信孩子有爱学习、求上进的天性。我们相信孩子,孩子才有机会自己调整过来。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第三、家长不要瞎指挥。

有些家长明明对某个学科认识很浅薄,却以为自己有指导孩子学习的能力,乱出主意瞎指挥。

想让孩子学写作文,就把孩子手中看得一本兴趣盎然的小说抢走,让孩子去读作文选,哪里知道小说阅读要比作文选强百倍;看了散发的广告、听了别的家长的做法,就给孩子买来各种课外习题集,规定孩子每天做几道题,上各种辅导班,哪里知道这是在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干扰孩子的生长规律。孩子自己如果不想学,补再多的课,也是后继乏力的。

我们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如果没有完全的把握,不要在孩子学习上随便指手画脚。家长要做的是思考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树立起他对学习的自信,有了兴趣和自信,还怕他学不好吗?

4、小孩天生不撒谎

只要没有诱因,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让孩子说谎的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这个就看我们怎么以身作则了。

还有一个是迫于压力。

我小时候有一次用电熨斗熨红领巾,不小心把竖着的电熨斗撞翻在自己的左手手臂上,皮肤表面瞬间起了一粒粒透明的水泡。我从以前的经验知道父母会责怪自己,所以宁肯忍着疼,不哭也不说。吃晚饭时,我还把烫伤的手放到桌底下,父母问怎么了,我慌称喜欢放桌子下面。我以为拿针扎破水泡就没事了,结果手臂上又重新起泡。到了第二天,皮肤还不见好,我自己也感到害怕了,父母才终于发现,生气得说不管我了,不带我去看医生了,让我感情非常受伤。当然父母最后肯定带我去治疗了,不过到现在,我的手臂上还留着烫伤的疤痕,也保留着这种受伤的回忆。

如果家长比较严厉,对孩子的每一种过错都不轻易放过,批评指责甚至打骂,或者家长太强势,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体恤孩子的愿望,那么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就不会第一时间寻找父母的帮助,而是宁愿承受身体的痛苦和让内心的不安折磨,也要说假话。

许多家长的失误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错误,所以批评一直贯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长不说,孩子就不懂得改变,不说就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

孩子宁可承受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是个信号,说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孩子在潜意识中已不信任家长,并且排斥家长。作为主动方和强势方的家长必须进行反思,改变自己。否则以后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系列的麻烦。

5、犯错误才能成长

犯错误是儿童成长的必修课。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这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

孩子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他们甚至比做功课还要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否则,真的能固定成孩子的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甚至都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

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心理,说一些早已说过的提醒的话,只会让他觉得丢面子,觉得烦。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表达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作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出现这样教训与反抗的态势,孩子就会渐渐地真的对自己的错误满不在乎了。

有时候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话,让孩子轻松接受,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说在圆圆经常犯一些丢三落四的低级错误时,他们就开玩笑说她像牛顿一样。

我小时候玩游戏机入迷,甚至偷家里钱去玩,虽然我知道这样很浪费时间,还影响学习,但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有自制力让自己摆脱游戏的诱惑。虽然玩的时候全情投入,但结束时总是非常后悔,常常感觉痛苦。

后来,老师发现班里学生打电子游戏已经成风气,问题严重,就把所有参与的学生都叫过来批评。那是我第一次被老师批评,我还记得老师看到我时先是惊讶继而失望的表情。我很羞愧很后悔也很难过,一路哭着回家。但是父母竟然罕见地没有说我。晚上,我妈妈去我外婆家,我不敢进去,站在屋外偷听大人们讲话,我听到姨丈说该好好教训我一顿,好长个记性。妈妈说我已经哭得很伤心了,肯定知道错误了,舍不得说我了。

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倔强——我可以做到的,我不想再让父母失望了。之后我彻底地摆脱了游戏机。后来班级里还流行过玩电子宠物,又流行玩网游,我都再没有跟随沉迷。

家长不生气也不过分指导孩子,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如果孩子一做错,家长就批评孩子,要求他做出什么保证,或者由家长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让孩子失去了主动调整的机会,这种调节的能力也会慢慢丧失掉。

孩子的品行习惯是如此依赖家长的教育方式,所以我们在思考改变孩子的问题时,切入点永远应该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哪怕我们认为孩子的毛病就是来自孩子自己的,我们也有责任通过改变自己,唤起孩子的改变。

不论家长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经常向孩子提出听话的要求,并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他骨子里就是一个权威主义者。这样的人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确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真正平等过,但在孩子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一些不听话的家长。

如果我们在任何事情上都想说服孩子,按照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人。优秀的孩子,很快就会学会一套绑架家长的做法,不听话就是他们惯用的方法,消极但有效。这种事情积累得太多,会形成极端心理,发展为一种偏执。

不要因为孩子听话才爱他,不要因为他取得了某个成绩才欣赏他,更不要因为他不随我们的心就去打骂他,父母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

欣赏孩子,不是只欣赏他的优点,还有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用理解和办法来解决缺点问题,而不是批评。如果“理解”和“办法”也解决不了,那么“批评”也解决不了。

爱他就也请接纳他的缺点。

6、替孩子做事是父母自私的表现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地盯着他,从眼前看是在帮他,但从长远来看就是帮孩子的倒忙。

凡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孩子才能慢慢学会,才能做得不错。

因为有某种顾虑,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动,家长这样做其实是比较自私的,考虑的都是自己的担忧,决策的依据是让自己放心,而不是如何让孩子快乐、如何让孩子得到锻炼、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检验我们给孩子的爱是否优质,一个试金石就是父母是否愿意充分地对孩子放手,是否愿意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我的女儿叮当六个月的时候。一天我做好晚饭,看见老婆眼圈红红地从房间里出来。我问怎么了?老婆说刚才她看到育学园上一篇讲自然离乳的文章,就想到叮当也在一天天长大,最终也会离开妈妈独立生活。老婆说着,又忍不住流出眼泪。

我说让你看育学园是学育儿知识的,怎么像看起了情感小说?她说就是突然控制不住,好难过。

我说叮当从出生时那么瘦小像个非洲难民一样,吃着你的奶,一天天长大,学会了翻身,学会了咿咿呀呀,一刻都不曾离开过你。但是她现在开始吃辅食了,以后会断奶,然后要自己找小朋友玩,慢慢地有话也不跟你说了,最后结婚了,独立了,不需要你了,所以你就难过了。但就像《爱的可能》这首歌里写的,“你终究不是属于我的人”,父母的爱本来就是为了分离的爱呀。

说完,我自己都有些难过起来,老婆眼泪流得更凶。

我平复情绪说你也太着急了吧,现在就为100年后的事情难过,太奇怪了吧。我说幸好叮当不是儿子,要是儿子,有个这样子的妈妈肯定都娶不到老婆了,什么儿媳妇能让你看得上啊?

老婆赌气地说叮当嫁人了,我也要搬过去和她住!

我们和女儿相处才短短六个月,就这样子了,可见,父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是多么不容易的,是多么需要付出意志努力。

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 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

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机会留给孩子。

替小孩子做事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不替孩子做事才是真的爱孩子,这与其说是锻炼孩子,不如说更是对自己的考验,我们应该适当勇敢一些,接受这种考验。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讲了让孩子学会独自上幼儿园的例子,这个过程远比自己陪着孩子回家更难,这种不作为,只是父母表面上得到了解放,实际上他们所经受的心理考验更为强烈。

在孩子的事情上大包大揽,甚至在思想上也不让孩子独立的父母,表面上是付出了很多辛苦,但其实他们的思维方式总是以自我为核心,首先满足的是自己的想法,没有认真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成长需求。他们以密不透风的呵护和指导,占满了孩子所有的成长空间,夺走了孩子一次又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机会。等孩子长大了,许多潜在能力严重退化后,家长又来抱怨孩子不懂事、没出息、懒散等等,这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放手不是冒险,而是让孩子通过种种实践锻炼胆量和能力,从而也能学会防范危险。如果家长总是怕孩子出意外,总是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将来孩子真遇到什么事,可能还没有能力和勇气应对,就如同担心孩子摔跤就不允许他去学习走路一样,结果是他将来会走得更为艰难。

总结

1、父母的职责不能假手于人

2、比学知识重要的事是培养学习和阅读的兴趣

3、尊重孩子,培养自觉意识

4、品德教育依靠引导而不是管制

文/逆水行舟eli

相关文章

  • 读书|我们该如何做称职的父母

    文/逆水行舟eli 我从2017年8月底老婆住进一妇婴开始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到现在贴出这篇文章整整过去...

  • 现在我们如何做称职的父母?

    文/梅子老师 导读:执教24年,重点中学优秀班主任,女承父业的梅子老师和家长唠嗑,现在我们如何做称职的父母?尤其,...

  • 不要忽视父母以外的成年人对孩子的影响

    作为父母有一点很心塞、而又不得不考虑到,那就是当我们在努力学习如何做好称职的父母、甚至向优秀父母这个目标艰难跋涉的...

  • 我们该如何做父母

    和两对青少年父母做第一次个案面谈,感触良多。 作为当代父母,我们从那个贫穷的年代走过来,有太多没有实现的愿望。而这...

  • 不称职的家长

    不称职的家长在批评、指责、讽刺、打骂。 我们工作上不称职会被公司调岗或降薪的。 但是我们作为不称职的父母表现是批评...

  • 我们是不称职的父母

    宝宝的第一个儿童节 看着其他的父母带着宝宝出去逛街 送宝宝礼物 瞬间心里酸酸的 我们是不称职的父母 宝宝才六个月我...

  • 我的父母

    我的父母很普通,很传统,很勤俭。 没有人教我们的父母该如何做个合格爸妈, 也没有人教他们该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更没...

  • 为什么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我们该如何做父母?

    【子】-如如体验日记375篇 为什么孩子不听父母的话? 孩子是我们的吗? 我们该如何做好父母? 自一个生命在襁褓之...

  • 好父母做园丁不做木匠

    做父母容易,做好父母难。 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十几年前我就读过,可如今在如何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妈妈方面...

  • zs事件|我们该如何做父母?

    最近几天各个群,各个网站,各个头条公众号都在讨论郑爽的这次弃子事件。进而有各种盘点郑爽本人最近几年来的各种迷惑行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我们该如何做称职的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wp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