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现在这个年龄的你,有没有去自己的母校看过一眼,路过也算。
很巧,今天开车出趟门,由于街里太堵,我决定立刻换胡同走。胡同的正前方就是我的母校,叫遵化市第一实验小学。这名字相当有高等小学的气息,没错,他就是我老家质量最好的小学。
我下车从大门口往学校里观望,无限怀念小学时在运动会上我拿了前三名的操场跑道;校长站在周一升旗时的讲台上当着几千名小学生通报批评我打架的场景;看着上课时因我只是打个喷嚏老师让我罚站而写过投诉信的意见箱。
而现在跑道上全部都是1.5米高的杂草,学校大讲台上龇出密密麻麻的花骨朵儿,还有被社会小流氓拿石头砸碎的教室玻璃。这让我心里一阵发酸,我想让这片土地不在生出杂草,不想让这里荒废,因为我上学的时候这里给我快乐让我成长,当下给我更多的却是一丝留恋和悲伤。
前年这所小学因为各种家长的意见以及土豪家长们的投资,选了一块离市中心不远且极大的场地建造了新遵化第一实验小学。让我欣慰的是,新校的国旗还是旧校的国旗,校标也是原来的老校标。可能是因为遵化第一实验小学从1937年创建从未换过国旗和校标的原因吧。
虽然新校确实接送孩子比以前方便不少,而且环境质量相当棒,但远不及我对老校的热爱。那里的环境记载了太多同学们留下的印记。
老校上学的路分东、西、南三路,我对每条路都有自己的见解。
南路是学习较不错和比较老实的学生通往上学的路,因为校门正面朝北,所以踏进南路就相当于直接进了学校;西路是个各式各样学生的聚集地,路边有很多超市、油炸肉串儿店和各式各样的小摊儿,早晨提前20分钟去西路拐角一个大商店的桌子上抄作业,那里也经常有打架的同学,也是我常去的一路。东路就是家离的近或者家长上班路过正好把孩子送进学校的一条路。
今天路过,仿佛这几条路根本没人来过一样。好清静,清静的仿佛这就是一段回忆,却再也不能重演。我想如今我再去看看老师们可能都不会记得我了吧,因为原先每个年级每个班里就有60-80个学生。
有几位老师直到现在都不能在我的记忆中抹去。说一位我立刻就能想起来的张老师,二年级我和我同桌特别爱闹,张老师发现之后立刻就给我们俩调换了位置,但全班就我们两个爱闹,上课无聊我们俩就传纸条,内容是这样的:
“你现在的同桌这么胖跟你特别的配,是你的老婆吗?”原同桌
“你别傻了,他是你的老婆。赶快来吧,你的老婆正等着你呢”我
不料,当时张老师正在教室门后观察我们每位学生的上课状况,踹门而入直接把我刚刚递给原同桌的纸条抢到手里。当时我心里就两个字“完了”。张老师看完了我们潦草的字迹后问原同桌是跟谁写的,他立刻把手指向了我,之后的情景就是我们两个在楼道哭着罚站。
一想我在母校发生过的所有囧事,就一脸尴尬。那时候觉得没啥的,现在一想却觉得没谁了.....
在眼前的一片荒凉中,我的内心却充满思念。感谢你从我的世界路过,我在你的门前留下脚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