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我们一直喜爱的“瘦金体”,并非宋徽宗原创,竟是他?
文︳王呈祥
众所周知,上图中的字体乃是宋徽宗赵佶所创,名叫“瘦金体”。它以其瘦劲的笔画和锋利的用笔,独步书坛800余年,至今无人超越。
世人皆知瘦金体是宋徽宗所创。但是,你也许想不到,近日热播的一部电视剧《鹤唳华亭》,其中的桥段可能会让这个“原创”改写。
《鹤唳华亭》《鹤唳华亭》第四集,32分钟处,太子萧定权(罗晋饰)手持自创的书道,呈送给尚书卢世瑜(王劲松饰)鉴赏。当卢尚书打开书卷,惊奇的一幕发生了——上写“代云陇雁浙江潮”七个字,竟然使用的是“瘦金体”(见下图)。
剧中的“瘦金体”经过笔者一番查证,原来该剧讲述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掰着手指算了算,整整早了宋徽宗500年。偶买噶!“瘦金体”早在南齐就出现了,难道宋徽宗是抄袭伪造不成?
当然,我们不能用历史来品评电视剧,不过,这有点忒离谱了。后人用前人的字体我们能理解,因为前后有序——王羲之继承钟繇;而现在是前人用后人的字体,岂不是钟繇在继承王羲之?这剧情,就好像秦始皇在唱“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一样滑稽。
宋徽宗举个与之相似的例子:电视剧《大清御史》讲述的是乾隆年间的事,但在剧中竟然出现了“《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一首60年代的诗词书法。演绎大清乾隆,却使用建国后的诗词,又是颠倒历史——前人继承后人。
不过,《大清御史》的剧情属于穿帮,而《鹤唳华亭》则不是。剧中太子萧定权的台词是“自创”,而非引用和借用。也就是说,“瘦金体”和原创者(宋徽宗)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此颠倒历史,会给观众造成:“瘦金体”是宋徽宗抄袭而来,并非原创。
剧中“瘦金体”不是说不能用,只是要符合时宜,如该剧中人物出场时的旁白(人物介绍)使用“瘦金体”就没问题(见上图),因为是制作需要。但剧中人物直接拿着“瘦金体”说是自创,的确违背时宜。
《鹤唳华亭》原先是一本小说,现今被拍成电视剧。原著中并非没有说是什么字体,仅是“自创”二字,因而小说的作者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哪呢?在电视剧编导身上,由于他们的个人喜爱,将“瘦金体”强加给了太子萧定权的“自创”上来。
宋徽宗书法只能说,剧组用不敬业的精神拍戏,却遇到了最单纯、最热情的观众。对于剧组来说,完成了拍摄,拿到了收视率,就赚到了钱。但对于观众来说,这一切,无疑是一种伤害。如同球员和球迷,球员总是不敬业,总是输球,最终给球迷带来的,除了失望还能有什么呢。
大家对此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