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伯乐非村(兼任)收稿专题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一个世纪有多长?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一个世纪有多长?

作者: 巷小酒 | 来源:发表于2024-09-10 20:16 被阅读0次

    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ID:醉风筝,文责自负。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一度在微信读书榜上被推为神作,是一本杨苡口述、余斌教授撰写而成的口述实录。

    杨苡,原名杨静如,著名翻译家、作家,《呼啸山庄》的译者。她于1919年出生在天津一个显赫之家,祖上曾做到漕运总督、直隶总督,杨的父亲是民国时期天津中国银行行长杨毓璋。

    书的内容是杨苡记忆中的一些碎片,类似个人回忆录。她从杨家的“发迹传说”讲起,回忆了家族中的故人旧事,少年在贵族学校的学习生活,成年后在西南联大、中央大学求学及早期工作的经历种种。

    杨苡的这些记忆碎片,经过一百年的时光洗涤,经过她超人的记忆力和坦诚的口吻被成功打捞上来,她带着我们穿透一个世纪,以一个百岁老人的视角去回望民国、抗战那段波澜壮阔的时代,回望那个时代下不同人的命运轨迹。

    书中多是细碎的生活场景,唠家常聊八卦一样的讲述。没有宏大叙事,只有生活日常。也正因此,才更真实地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原貌,也让我们领略了一个百岁老人的沉浮人生。

    01名门望族

    在本书的“家族旧事”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名门望族的生存秩序,看到贵族小姐、豪门公子的成长环境,看到大家族中不同地位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及生存空间。

    杨苡出生几个月时,她的父亲杨毓璋就病死了。杨毓璋是杨家的长房长子,早年留洋日本,归国后做过电话电报局局长,后又做中国银行行长,是北洋政府的钱袋子,与袁世凯、徐世昌等人交往甚密,妥妥的上层名流。这样的显贵之人,却因一场风寒丢了性命。

    杨的父亲偶然得了一场风寒,放在那个年代,这病并非不治之症,也非当时的医术水平不行,更不是请不起好医生,而是因为太有钱,命太金贵了。今天请这个名医开个方子,明天另一个神医做个诊断,后天再来个权威人士另起炉灶治疗一番,结果把人给治死了。

    杨父的死,是过度医疗也好,是医疗事故也罢,不难想象期间既有杨家上下的一惊一乍、乱作一团;也少不了亲朋好友和政要名流,通过各种关系、资源介绍名医、推荐名方,各种表衷肠、献殷勤、乱出力。

    总之,这是寻常人不会遭遇的事。

    名门望族之家的子孙,尤其是长房长孙的命格外金贵,他们也格外惜命。

    这从杨苡的哥哥在家里的生活地位就可以看出,“他的出生不单对我们这一房,对整个杨家,都是不得了的大事。父亲是长子,他是长房长孙嘛。”

    哥哥从小像小皇帝一样,不管去哪里都是前呼后拥,早上起个床至少两个佣人伺候,他胳膊一伸,外套穿上了,脚一蹬,鞋子穿上了,扣扣子、扎腰带、系鞋带这些事都是佣人去做。妥妥的现实版贾宝玉。

    02 朦胧初恋

    杨苡的初恋是巴金的亲哥哥——李尧林,她称其大李先生。他是燕京大学外文系高材生,毕业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当英语老师。

    大李先生比杨苡年长十多岁,他们是通过巴金认识的。杨苡崇拜巴金,十七岁时给他写信,向巴金叙说心中的苦闷。巴金就把恰好在天津的哥哥介绍给他,本来是要哥哥照顾一下的意思。

    两人认识后开始通信,频率越来越密,有时一天两封。杨苡通过写信给大李先生讲自己的生活日常,好玩的事,吃了什么,看了什么电影或书,遇到什么人等等。她把大李先生看做师长,从没想过是爱恋。而在大李先生看来,她是单纯的少女,是有才情的豪门小姐。

    书信交往过程中,大李先生应该是喜欢上了杨苡。不过直到杨苡离开天津去西南联大读书,大李先生也没向她表白。临走前他们约好,过些日子他去云南找她。

    杨苡去云南后一直等大李先生,刚开始两人保持着书信联络,后来大李先生一直没去,杨苡有负气的成分吧,嫁给了一直追她的赵瑞蕻。后来杨苡再没见过大李先生。

    没想到天津那次充满期待的分别,竟是永别。

    直到中年后,杨苡才慢慢体会到大李先生当初内心的苦涩。作为一个大家族(巴金的父亲早已过世)的经济支柱,他承担着整个家族的生活重担。他一直单身,过得很窘迫,他不能说走就走。

    其实那时巴金已经通过《家》获得了一些名望,有能力接济家里。而大李先生希望弟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写作上”,他宁愿牺牲自己的生活,一人承担家族的责任,他一生未娶,早早就病死了(对此,巴金后来一直很自责)。

    每一个功成名就者背后,都站着一个无名的英雄,人们把花环献给前者,我更想给后者深鞠一躬。

    杨苡通过自己的记忆碎片,回想大李先生的行为种种,拼凑出那段朦胧的感情,虽然她回忆中并没说那就是自己的初恋,但,不是初恋又是什么呢。只是,是不是初恋又能怎样呢,百年之后回头再望,她与大李先生之间的情愫,大李先生对她的感情,都成为久远的回忆。

    03 名人名家

    古往今来的名人名士,我们往往因他的成就认识他、敬重他,甚至崇拜他,却无法靠近他,因为很少了解他生活中的样子。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则让我们几乎零距离地看到杨苡女士的种种生活切面,也看到那个时期灼灼闪光的文化大师、优秀青年生活中的样子——巴金、沈从文、冰心、朱自清、闻一多、吴宓、穆旦、许渊冲、赵瑞蕻、罗沛霖、杨宪益……

    他们是杨苡的师长、朋友、同学、家人,是一起学习、生活过的人。

    说起沈从文,杨苡印象最深的是他驱赶蚊虫时,破旧的棉袄袖子不断往外掉棉絮的场景。

    说到吴宓,杨苡想起的是,吴当时为西南联大教授,有一次气鼓鼓地去杨苡家里搜书,原因是杨苡的老公赵瑞蕻总是借了学校图书馆的书不还。赵早就把书藏起来了,吴宓一无所获,又气鼓鼓地走了。

    回忆起蒋介石,当时杨苡正在中央大学读书,蒋介石去学校食堂视察工作,他很亲民地在食堂吃了一顿饭,结果刚出食堂门口就捂着肚子找厕所。

    在杨苡的讲述下,这些人从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从那些名篇名句中走到我们眼前。所谓名人,首先是普通的人,是烟火人间的组成部分。

    04 生存命运

    即使带着西南联大、中央大学这样的名校光环,即使有着耀人的才气,那个时代,很多人的职业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们要靠熟人介绍或家族关系谋求职位。普通人即使谋得一个职位,一个不留神就没了聘用资格。

    杨苡和老公赵瑞蕻刚结婚那几年,杨苡在家看孩子做全职太太,赵好不容易在城郊的一所中学找到代课英语老师的职位,日本人的一颗炸弹把学校炸毁了,他失去了工作,只能重新找饭碗。

    为了生活,后来杨苡只能做些临时代课、打杂的工作,经常干着干着,就没了聘书。他们在大后方居无定所,没有固定职业,过着颠簸流离的生活。

    原来,一百年前的名校高材生,除了对家国命运的担忧,他们同样如现在的我们一样,找工作、谋生存,他们同样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责任,同样迷茫、窘迫,同样为了生存辗转奔波。

    05 世纪回眸

    一百年前的社会精英,他们的生活状态及人生轨迹,他们的才气、奋斗、理想、困顿、抗争,他们的幸与不幸。在一个亲历的老人的讲述中,都变得云淡风轻。

    曾经摆在他们面前的大山大河、大沟大坎,透过一百年时光,已经都随风飘散。时光的浪沙滚滚流过一百年,那些人,那些事,已在遥远的远方。

    看一个百岁老人的人生回眸,就像看一本厚重生动的人生大书,从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老年、暮年,她的同路人一个个离世,这些人在她的记忆中像电影放映一样呈现在眼前,又一一消失得无影无踪。她记得所有,她也忘记了所有。

    杨苡看到了所有同路人的结局,看到了一个世纪的长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一个世纪有多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ku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