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549629/155f5bd9c8064a39.jpg)
海阔天空齐亮剑 三军将士是雄师
1954/10/30 晴 宁波
10月30日晚20:30,天气已经渐渐进入深秋,从海上吹来的寒冷湿气,让宁波市区的夜晚冷清了许多。在浙东空军指挥所里,聂司令员和司令员助理,空3师师长袁彬,参谋处长曾幼诚,指挥所长陈旭之几个人围坐在标图板旁。
聂司令员:我今天和曾幼诚处长在浙东前线指挥部受领了关于轰炸大陈诸岛的作战任务。现在想来还是有些不太放心。主要是美海军第7舰队在我战区附近游弋,对我们的作战行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这点我们不能马虎大意。
指挥所长兼情报站长陈旭之:根据我们截获和破译的情报,美海军已经增加至2艘航母,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昨天我们截获的一份电报显示,国民党空军派了一个作战小组,到大陈岛,就是协调国民党守岛部队与美军的作战协调工作的,我们侦听台听到这个作战指挥小组用英文与美军飞行员的通话,他们在进行空地演习。
参谋处长曾幼诚:浙东前线指挥部召开的作战会议,会上已经明确了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这个阶段我们空军将承担主要作战任务。根据我们已经确定的作战计划,11月1日开始,我们的冲击机部队和轰炸机部队将对既定目标实施轰炸。
司令员助理袁彬:轰炸机和冲击机部队将是这个阶段的主力,是看得见的兵种。但是歼击机在夺取和保持制空权上却是举足轻重的,我们的威胁主要不是来自台湾,而是来自美海军航母,所以作为我们空军,一定要把制空权看成是保障作战计划成功的基本条件。
聂司令员:我同意这个看法。
司令员助理袁彬:我建议,对轰炸和冲击航空兵的空中掩护交给11师大部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全部,让空3师和空12师全力以赴保障战区的制空权。具体分工是:1,以29师的2—4个中队,在我们设定的敌我识别线内侧3000--4000米高度巡航,因为拉-11与美海军舰载飞机F-4U以及AD-4的作战性能比较接近,而且作为螺旋桨飞机,具有水平机动性能好,续航时间长的特点,完全可以与敌周旋;2,我空3师的米格-15在7000—90000米高空巡航待机,一旦敌我发生冲突,立即参加对敌攻击;3,空12师以以1—2个大队的兵力负责拦截南面来的国民党空军的飞机。
指挥所陈所长:空11师装备的伊尔--10 冲击机是双座单发螺旋桨飞机,时速/550公里,升限7500米,前置2门23毫米机炮,可挂250公斤炸弹。建议空11师伊尔—10进行悬挂鱼雷训练,必要时可执行对海上目标俯冲攻击,这样,在我军掌握战区制空权的情况下,杜-2轰炸机与伊尔—10 冲击机可以对敌军舰艇实施饱和攻击。
聂司令员:在与美海军航空兵对峙的情况下要注意掌握好情况变化和分寸。根据上级通报:今年7月23日,我空29师85团在海南岛三亚地区上空执行为海上船只护航任务时,我们2架拉-11误击了英国的国泰民用航空飞机,这是一架C-54运输机改装的民航客机,是从印度经过曼谷飞往香港的班机,由于我军飞行员没有识别清楚,以为是国民党的C-47,就开火了,造成飞机右副翼断裂,后来飞机迫降成功,机上共有10人死亡。之后美军采取了报复行动。7月26日,从美海军航母菲律宾号起飞的AD-4和F-4U对我护航的飞机实施报复性攻击,我2架拉-11被击落,飞行员牺牲。这个教训一定要吸取。
参谋处长曾幼诚:我们空军的作战原则一贯是先发制人。但是这次不幸事件发生后,中央军委下达了命令:对侵入中国领空的外国军用飞机,向其警告后,仍不离境并有敌对行为时,中国军队在自卫的原则下,应坚决予以还击。这里就有一个有理有节的分寸问题需要把握。
聂司令员:毛主席说的好,美帝国主义是只纸老虎,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它,在战术上要重视它。下面我做个分工,轰炸机和冲击机的作战任务具体由指挥所陈所长负责指挥;歼击机保持制空权的任务由袁彬师长具体负责;对执行任务的飞行员说明白,出现意外,必须立即报告,开火的命令由我下达。参谋处曾处长负责掌握情况,并且及时上请下达。今天这个临时作战会议开得很好,理清了作战原则和指挥关系。参谋处曾处长明天通知空12师,歼击机的作战任务统一由袁彬助理指挥。
1954/11/4 晴 宁波
11月1日上午9:00,气象处徐杰科长向聂司令员汇报:今天天气晴朗,云量1-2,云高3000,西北风3级。
聂司令员:参谋处曾处长,命令各部队按计划执行。
曾处长拿起电话:空29师、空11师、空20师、空3师、空12师、海航2师、空独立2团,按计划执行。
10:40,空29师4架拉-11起飞,直奔大陈岛以东敌我识别线巡航;
10:50,空12师4架米格-15到南麂岛以东空域巡航;
10:55,空3师4架米格-15到大陈岛以东空域巡航;
空3师袁彬师长:219,航向013,高度4500,3号区域,注意搜索;212,航向270,高度8000,5号区域,注意搜索;203,航向160,高度7000,3号区域,注意搜索。
11:00,空11师4架伊尔-10 冲击机在副大队长王玉峰率领下起飞,扑向大陈岛。
11:05,空20师60团在副师长张伟良率领下起飞9架杜-2轰炸机。
指挥所陈所长:011,航向140,高度2000,8号目标;020,航向150,高度1500,9号目标。
我军飞行编队执行无线静默,按照预先制定的作战计划向目标扑去。
11:29,空11师4架伊尔-10开始降低高度。11:32,开始对大陈岛的雷达和高炮阵地实施俯冲轰炸,顿时敌雷达和高炮阵地冒起一阵浓烟。敌高炮也开始对我飞机射击。伊尔—10 冲击机完成第一轮俯冲轰炸后,又返回对既定目标实施第二轮俯冲压制射击。
情报站无线侦听台报告:敌空军指挥组向台湾呼叫,请求支援,并且向美航母呼叫,请求舰载机支援。但是美军没有答复。
空29师执行巡航任务的飞行员报告:美军起飞8架舰载机,向我识别线逼近。
袁彬师长:发出警告信号,靠上去,驱离他们。空3师12架一等准备。
雷达情报中心:美军舰载机又起飞18架,向我逼近。
指挥所陈所长到对空侦听台,拿起美制对空调频电台:This is Chinese airspace identification line, please leave immediately……(这里是中国领空识别线,请立即离开)
大陈岛国民党空军指挥人员呼叫:The Republic of China authorized you to enter ……(中华民国授权,同意你们进入)
美军飞机在防空识别线附近转圈,始终没敢靠近。
空20师9架杜—2轰炸机利用雁荡山脉的遮挡,低空飞向大陈岛。
11:38,我轰炸机群飞临镇海地标,张伟良副师长命令:对数据。
领航主任蔡之臣:一切正常。
轰炸机过了镇海,张副师长:开始。
通信主任:打开空中通话机。
轰炸机群进入轰炸航路。
11:50,轰炸机群飞临大陈岛锚地上空。张伟良副师长:各机注意,保持队形,左前方,4号锚地,2条大鱼。瞄准,投弹。
领航主任蔡之臣:明白。向右修正半度……再小半度。一按投弹按钮,炸弹从机舱鱼贯而出。
所有轰炸机都按计划投出了炸弹。
张伟良副师长在返航时回头一看,敌锚地满是炸弹掀起的冲天水柱,可是敌人军舰还在动。
飞机返航回到杭州笕桥机场,停机坪有许多人拿着鲜花在欢迎战鹰的归来,因为这是我军第一次对国民党军实施轰炸。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也来到杭州,今晚要组织慰问演出。
张伟良副师长向聂司令员汇报,任务完成不好,没有炸掉敌人的军舰。
聂司令员安慰他:对海上运动目标轰炸的确有难度,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张伟良副师长是上海卢湾区人,抗战时参加新四军,49年从24军营教导员位置上抽调选学飞行员,结果体检不合格,分配去当油库主任。他不服,给刘亚楼司令员写信,结果被特批进入飞行学院学习,终于圆了飞行梦想。如今已经是飞行副师长了。
下午聂司令员带着指挥所陈所长来到杭州笕桥机场,与马宁师长以及张伟良副师长一起研究轰炸海上运动目标的问题。
张副师长:我们有2个问题,一是轰炸时按照苏军教程,呈一字队形,弹幕缺少前后纵深;二是目标是移动的,提前量计算不准。
聂司令员:吸取教训,认真总结。
指挥所陈所长:根据轰炸大和岛的经验,飞行编队呈品字队形为佳。另外建议与海军联系,请海军舰艇配合,进行海空对抗训练,轰炸机进行照相轰炸,因为过去都是对固定的地面目标轰炸,现在是对海上活动目标轰炸,有区别的。
聂司令员:同意这个建议。
通过研究,找出问题。聂司令员亲自给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彭德清打电话,请他安排海军舰艇配合轰炸机进行照相轰炸训练,当即得到同意。
11月2日,张伟良副师长与各飞行机组人员一起登上海军护卫舰见学。
11月3日,空20师60团的轰炸机升空,对游弋在杭州湾的军舰进行照相轰炸演练。
1954/11/14 晴 宁波
11月5日,在空军指挥所里,情报站陈站长:根据近日掌握的情报,敌人已经察觉到我军开始对敌军舰实施打击,由于台湾空军距离太远,无法提供空中掩护,美军舰载机也不敢轻举妄动。所以为了保存实力,在大陈岛的国民党海军舰艇采取白天离开锚地,在海上游弋,晚上返回锚地。致使我轰炸航空兵难以寻找轰炸机会。
聂司令员:对敌岛上地面目标继续按计划进行航空火力准备,对敌舰艇要加强侦察,找到敌人活动规律,再消灭它。
就在我们空军继续对敌占岛屿进行轰炸的时候,海军也积极开展打敌大型舰艇的作战计划。
华东海军陶勇司令员从青岛调来了第31鱼雷艇大队,进驻宁波。把鱼雷艇拴在护卫舰的舰尾,牵引着在海上航行,经过高岛时悄悄将鱼雷快艇放下,这样在敌人的对海雷达显示屏上只能看到护卫舰,而没有发现鱼雷快艇。我鱼雷快艇全部隐蔽在高岛反斜面的锚地。这个锚地实际是利用登陆艇组成的,目的是保持小艇在锚地的稳定性。
11月14日,凌晨0:05,高岛雷达站的显示屏上出现从大陈湾出来的敌舰。
雷达发现是敌太字号军舰。陶勇司令员下达命令:出击。
![](https://img.haomeiwen.com/i8549629/e7809b4336c1d9c3.jpg)
4条鱼雷快艇呈纵队向目标扑去。距离10海里时快艇发现目标,然后全速向目标推进。距离4海里,迅速呈左梯队队形一字排开,开始冲击。155、156、157、158号4条艇相继发射鱼雷。158号艇发射的鱼雷命中敌太平号军舰右舷。敌舰当即燃起大火,歪倒在海中。
7:15,太平号护卫驱逐舰沉入海中。
消息传到我们空军指挥所,我们大家都为海军取得的胜利而高兴。我在心里想,今天总算为在金门岛登陆战役中牺牲的战友们报了仇,当年就是以这艘太平号军舰为旗舰的国民党舰队击毁了我们登陆部队的渡船,致使我们二梯队无船可用,无法增援登陆部队……
太平号护卫驱逐舰被击沉,是二战之后第一艘被击沉的大型战斗舰艇,也意味着我军海军作战能力的提高。这是第一次东海海战。
1955/12/31 阴 宁波
54年12月3日凌晨,浙东空军指挥所,聂司令员和指挥所的几位负责人都围坐在火炉旁,火炉边上放着一部收音机,收音机播放的是台湾中央社的新闻,内容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台湾的“外交部长”叶公超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其实这也不算新闻了,因为这件事已经闹腾了一年多了,现在也算定了下来。
指挥所办公桌的电话铃响,是浙东前线指挥部打来的,聂司令员接起电话,那头就传来张爱萍司令员的声音:“老聂,偷听敌台了吗?”
“听了,不就是那个狗屁条约嘛,我是不怕它。”
张司令员与聂司令员在电话里调侃了一顿后,通知空军一切按计划执行,一定要夺取战区的制空和制海权。
打完电话,聂司令员立即召开作战会议: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大陈战区的制空权我们是有把握了,但是制海权还没有完全夺得。
参谋处曾处长:根据指挥部下达的作战计划,我们对大陈诸岛的地面目标轰炸任务大部已经完成,但是对锚地的军舰轰炸还没有达到预设目的。
指挥所陈所长:敌军舰白天离开锚地躲入大海深处,难觅行踪,晚上回到锚地休息和补充给养。这对我们轰炸机执行任务带来难度。为此我建议我们应当利用恶劣天气,海上风浪大,敌军舰无法出海,停泊在军港内的条件,出其不意,对敌实施突然袭击。这需要几个必要条件,1,气象处能够提前给出准确的天气预报;2,雷达站能够提供准确的敌舰活动情报;3,我轰炸机能够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出动和执行轰炸任务。
聂司令员:空20师和空11师的战斗准备以及轰炸训练由曾处长负责落实;气象预测由气象处徐杰科长负责;雷达情报就由陈所长负责。
指挥所陈所长:另外我还建议,空11师抽出2个中队进行水/鱼雷改装,我们可以乘敌军舰晚上回大陈锚地时,使用伊尔--10在大陈湾外布设水雷,致使敌舰艇无法突围,白天我们轰炸机再来一个瓮中捉鳖。
聂司令员:这个建议好,但是伊尔--10改装需要时间,还需要工厂配合。参谋处写个请示报告,今后伊尔--10携带鱼雷也可以对付美军航母等大型军舰。
作战会议结束后,聂司令员带着参谋处曾处长去空20师和空11师研究如何利用恶劣天气实施轰炸的作战计划。
指挥所陈所长立即开始着手雷达情报工作的调整和安排。
首先是设在南田岛的雷达引导观通站,这里直接面对大陈、一江山、披山、南麂诸岛,大陈湾进进出出的军舰船只,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外在松门也设立一个雷达引导观通站,这样一南一北,从两侧可以准确把握敌人空中和海上目标的活动情报。但是敌人也非常清楚这两个小岛上的雷达站对他们的威胁,他们不断的派出飞机和小股匪特,利用夜间偷袭我雷达站,但是都没有得逞。
情报站还与海军雷达5团联系,请他们把敌军舰的活动情报及时通报我们空军情报中心。
54年12月28日,浙东前线陆海空三军进行了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实兵实弹演习。演习分为登陆兵装载阶段,登陆兵航渡阶段和登陆兵抢滩登陆阶段。我们空军在每一个阶段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演习非常成功,这是我军首次进行三军联合登陆作战演习。
根据上级作战命令,55年1月正式开始对一江山岛、上下大陈岛等诸岛屿进行登陆作战。在登陆作战前,我们必须夺取战区的制海权。这给我们空军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准确的情报是正确的作战计划的前提,正确的作战计划是顺利完成作战任务的基础,指挥员果断下定决心和战斗部队坚决执行作战命令,以及在战斗中及时把握战斗进程,灵活应对战场变化都是对指挥人员作战指挥能力的考验。
经过指挥所精心的安排和准备,以及作战部队刻苦的训练,我们空军终于找到了机会。
1955/1/10 阴 宁波
55年1月9日夜,气象处徐杰科长:今夜至明天刮西北风,风速每秒17米,海上浪高达到3米,不适合海上舰船航行。
23:50,南田和松门雷达观通站报告:海上大风,海浪汹涌,惊涛拍岸。大陈岛军港没有舰船进出。
指挥所陈所长要求:严密观察,全时监视。
指挥所陈所长向聂司令员报告:根据情报和气象报告,我建议1月10日可以对大陈锚地实施轰炸。理由1,明日海况恶劣,不适合舰船出航;理由2,我南田和松门观通站观察结果是敌军舰没有出动迹象;理由3,我情报站对敌监听,发现敌人无线联系减少,判断为恶劣天候,敌放松警惕。4,美海军航母虽然已经增加至2艘,在我外海,但是据雷达观察,美海军在此天候,没有起飞动向。
聂司令员:继续观察,每个小时向我通报情况,明天早上再作最后决定,各部队仍按原计划执行训练任务,不要打草惊蛇。
55年1月10日凌晨5:00,指挥所陈所长:大陈战区天气和敌情没有变化,敌舰船仍然停泊在锚地。
聂司令员立即打电话给指挥部张爱萍司令员,报告了天气与敌情,决定空军再次执行对大陈岛锚地的轰炸,并且建议海军在空军轰炸结束后对大陈敌舰船实施攻击。得到同意后,聂司令员下达了按照2号作战预案执行的命令。
5:40,参谋处曾处长拿起电话通知驻在宁波栎社机场的空11师。
6:38,空11师30团第一大队长王玉峰率领两个中队的伊尔—10 冲击机,冒着寒风,在朦朦曙色中起飞,沿着海面100米低空飞行,保持无线静默,像一枝枝离弦的利箭,扑向目标。
指挥所陈所长:黄山,航向190,注意识别3号地标。
7:16,编队飞抵飞抵大陈湾上空,王玉峰命令:9号机组,2号锚地高炮,攻击。9号机组2架伊尔-10冲击机开始俯冲攻击敌高炮阵地。
其余各机组升高高度,然后依次对停泊在2号锚地的第军舰实施轮番攻击,炸弹在敌军舰周围掀起一阵阵烟雾和气浪,但是炸弹没有命中目标,第一波攻击结束,虽然造成敌舰船混乱,但是没有达成目标。
指挥所陈所长:南田和松门雷达观通站报告,海面天候依然恶劣,敌舰船没有出港。
聂司令员命令:实施第二波攻击。
10:23,空11师31团由大队长倪金华率领12架伊尔-10冲击机腾空而起,沿着第一批轰炸编队的航线飞行。
指挥所陈所长:华山,航向190,注意高度。
10:59,第二轰炸梯队飞临大陈湾上空,倪金华大队长命令:1号锚地,大型目标,单机跟进,俯冲轰炸。
12架战机贴着海面,对敌舰实施超低空的“桅顶轰炸”。7号机刘健汉驾驶战机,克服强烈气流的颠簸,迎着正面射来的高射炮火,大角度俯冲,扑到敌舰艇上空,对准桅杆,从右舷进入,一推机头,按下电钮,4颗100公斤炸弹甩了出去,同时打开照相机,拍下敌舰的身影,敌舰冒起3股浓烟,随后又燃起一团团红色烈焰。敌停泊在1号锚地的修理舰“衡山号”被炸成重伤。
空军指挥所内气氛紧张,作战、领航、通信、情报、气象参谋们都在忙碌着各自的工作。
情报站侦听台:刚截获的电报,大陈岛空军指挥组向台湾空军总部发电,请求空中支援,并请美国海军舰载机支援。
情报站监听台:大陈岛对空警戒雷达被我摧毁,敌空军指挥组请求美海军舰载对空雷达提供情报支援。
指挥所陈所长:我建议派空20师3个大队对敌继续实施突击轰炸,理由1,南田和松门雷达观通站报告,敌舰船仍然没有出海的迹象,敌人可能误判我是小规模攻击,较为麻痹;理由2,敌大型军舰白天停泊在锚地尚属首次,此为难得战机;理由3,据敌情通报,敌军正在向大陈岛输送装甲车辆,一旦完成卸载,将对我登陆兵构成极大威胁。
聂司令员:轰炸机定在什么时间起飞?
参谋处曾处长:定在12:30。理由1,我空20师正在进行海空对抗训练,飞机返航需要30分钟,着陆后加油挂弹需要1小时;理由2,轰炸机从笕桥机场起飞至大陈目标上空需1小时;理由3,气象预报,今天午后,大陈战区上空气流开始稳定,利于我轰炸机作战;理由4,正午过后,太阳光由西射东,便于轰炸机群切入和瞄准。
聂司令员听取汇报后斩钉截铁的命令:空20师紧急出动,执行1号作战预案。
11:01,参谋处曾处长打电话给空20师马宁师长:按1号作战预案执行。
空20师副师长张伟良正带着60团3个大队在杭州湾大、小猫山进行海空对抗演习。
天空刮着大风,海上浪涛滚滚。海军护卫舰在海上不断实施机动、变换阵位、规避轰炸。空军轰炸机则在云中穿出,排成品字队形,对护卫舰实施照相轰炸。各机组正在进行实战模拟训练。
![](https://img.haomeiwen.com/i8549629/2b2da3e9f5f23fcc.jpg)
11:02,空20师师长马宁呼叫:102,开饭了。
张伟良副师长一听就明白,这是立即返航的命令。
杜-2轰炸机返回杭州笕桥机场,机务人员立即对战鹰进行维护保养加油,军械员推着挂弹车,把500磅的炸弹塞进弹仓。
聂司令员亲自打电话给张副师长:1号预案,低空出航,空中风大,注意修正偏流,保持航向。11师击中敌军舰,但是炸弹太小,没有击沉。你们一定要打只大老虎回来。可以起飞。
张副师长受领任务后,立即组织战斗起飞。
12:25,空20师张伟良副师长率领28架杜—2轰炸机起飞,由于给自己载弹达到极限,加上跑道结冰,飞机加速滑行到跑道顶端才拉起升空。
轰炸机编队在空29师8架拉—11驱逐机的掩护下,低空飞行,向目标扑去。
12:29,张爱萍司令员走进我们空军指挥所:起飞啦......怎么张伟良付师长带队出航参战啦?
聂司令员:他刚刚由团长提升为付师长。
因为从抗美援朝开始就规定空军飞行师以上领导,不准亲自驾机参战。
指挥所长陈旭之:若叫他回来,一通话,整个作战意图就暴露了,而且飞机也无法带弹返航着陆。
聂司令员:还是由他带队,按计划行动吧。
张司令员点点头:对,按老聂的计划打。
飞机在空中边飞行边编队,一大队编成品字纵队,张副师长飞在最前面。另外两个大队按照常规编成楔形队形,尽量缩小整个机群的间隔距离。
13:13,轰炸机群飞临大陈湾上空,只见大陈海湾,烟雾腾腾,白浪滔天,各处锚地笼罩在似烟非雾的水汽之中,气流让飞机直颤动。
张伟良发现3号锚地有一个黑点,他打开机内通话器:注意,前方发现敌舰。
这时敌高射炮开始疯狂射击,空中弥漫着一朵朵白色的烟花,那是高射炮弹爆炸产生的烟雾。
58团副团长宁福奎报告:5号锚地发现敌舰。
张副师长命令:一、二梯队随我炸3号锚地;三梯队炸5号锚地。
我轰炸机一梯队开始进入轰炸航路,张副师长命令:准备投弹。
一梯队领航员(领航主任)蔡之臣是个东北大汉,但是工作时却心细如丝,他快速捕捉目标,指令机长修正航线,在领航舱的光学瞄准镜里,褐色的军舰投影中心正好压在瞄准镜内那条十字刻度线上,随着飞机的移动,军舰的影子沿着十字线移动。向右压半度……好,保持……领航主任蔡之臣在目标与瞄准镜十字线快要重叠前,取了一个提前量,投弹…….蔡之臣按下投弹按钮。哐当一声,炸弹舱门张开,500磅的炸弹鱼贯而出,在空中沿着一条抛物线,向3号锚地的大型军舰咬去。
瞬时间,一团团火球从敌舰的前部冒了出来。命中,蔡之臣报告。
张副师长命令:后续梯队继续轰炸。
二中队飞临目标上空时,刚好第一批炸弹爆炸,在军舰上空冒起一阵白烟,遮住了目标,飞机没能投弹。之后按命令将炸弹投掷在大陈岛地面目标上。
三中队在中队长宋宗周率领下,飞临目标上空,领航长严树森按训练时的作业方法,将目标套入瞄准镜内,调整好轰炸诸元,修正好投弹角度,不紧不慢的等待目标套住十字线,然后按下投弹按钮。炸弹直接命中敌舰左舷,500磅的炸弹安装的是延时引信,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炸弹贯穿军舰甲板,钻入军舰下层引爆弹药库和油库,顿时军舰燃起熊熊烈火。轰炸机机组人员齐声喊道:命中……
空军指挥所内的对空台传来机组人员的欢呼声,张爱萍、聂凤智等首长都在指挥所等候轰炸消息,顿时也都鼓起掌来。
国民党海军的大型坦克登陆舰“中权号”被我空军轰炸航空兵炸沉在大陈湾3号锚地。
我轰炸机三梯队在58团副团长宁福奎率领下,对5号锚地敌舰发起攻击,投弹炸伤太和号驱逐舰。
由于我气象和情报部门提供情报及时,指挥所分析判断准确,作战部门制定作战计划周密,指挥员下达命令果断,轰炸机部队勇敢沉着。是役,我轰炸机20师炸沉敌“中权号”坦克登陆舰,炸伤“太和号”护卫驱逐舰。冲击机11师炸伤敌“衡山号”等舰艇3艘。这是我空军首次轰炸敌水面舰艇取得成功。
在我空军轰炸机对大陈湾内敌军舰实施轰炸的同时,海军另一只鱼雷快艇部队正悄悄的在白岩山锚地待机设伏。
1月12日夜,白岩山雷达站报告:敌护航驱逐舰一艘向大陈湾驶来……
出击。海军指挥所下令。
101、102、105、106号鱼雷快艇飞驰在海面上,由于海浪大,105、106号艇因为掉队而返航。101、102号艇追击敌护卫驱逐舰,发现目标后发射鱼雷3枚,有一枚因为故障而没有射出。3枚鱼雷均没有命中目标。海军指挥所下令返航。101艇返航。102艇由于发射管故障,停船检修,几分钟后检修完毕,艇长命令带弹继续追击敌舰。但是追不上敌舰,只能无功而返。
到了下半夜,雷达又发现敌舰踪影,105,106号艇出击,没有命中。
102号艇带着一条鱼雷出击,在黑夜中与敌舰相遇,小艇直扑敌“洞庭号”驱逐舰,在不到200米距离发射仅有的一枚鱼雷,1000公斤的鱼雷准确命中目标,敌“洞庭号”驱逐舰被拦腰斩断,迅速沉没。
经过一段时间激烈的海空激战,重创了国民党海军。浙东沿海的制海权开始易手。我们空军从11月1日至今,对大陈诸岛地面目标实施了5次大规模的轰炸,取得了明显的战术效果。
1月13日17:30,指挥所陈所长报告:根据截获情报破译和雷达显示,敌驻大陈湾锚地的海军舰艇开始向南麂岛方向转移。南麂岛位于大陈防卫区南段,面对我海军温州水警区,那里我们海军兵力部署较弱。南麂岛离台湾较近,可以得到来自台湾空军的掩护,而且周围分布很多无人小岛可做临时锚地,便于舰艇分散隐蔽配置。
参谋处曾处长:敌人这样配置有利于其海军舰艇免受打击,但是对大陈,一江山等岛屿的支援就会困难。这样有利于我们对一江山岛的登陆作战。
聂司令员:参谋处马上开始制定阻截南麂岛敌海军舰艇北上支援大陈战区的作战计划,这就叫敌变我变。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