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朋友陪弟弟到女方家提亲。到了谈婚论嫁这一步,本该是很高兴的事,然而她却高兴不起来。
弟弟的女友小倩,是家里的长女,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家里的条件并不是很好。
谈到结婚,小倩的父母提出要七万的彩礼,还要承担弟弟妹妹全部的学费,以及家里各项费用的支出。
听到这里,朋友傻眼了。
生活,总是让人不得不现实,作为一个背负着房贷和车贷的成年人,她劝弟弟慎重考虑这门婚事。“你可以养她,但你养得起她的家庭吗?”
婚姻不等同于爱情,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婚姻涉及到两个家庭。很多人在爱情面前会表现出不顾一切,但踏入婚姻却失望不断。
弟弟的这门婚事,让她苦恼却又无能为力。她说:经济不对等的爱情,真的能天长地久吗?
有人说:婚姻的本质是一个基于经济的合作契约。收入不对等,就少一个谈判的筹码。这很残酷,但规则就是如此。
每次和母亲聊到关于婚姻的话题,她就会以小姑为反面教材,来论证一直秉持的“门当户对”思想,听着听着,竟觉得无法反驳。
小姑家条件不是很好,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开饭店的叔叔,两年后,他们结婚了。结婚后,叔叔虽然很爱小姑,但小姑却在这段婚姻里很没有地位。
当婚姻发生在两个经济不对等的家庭里,必然有主次之分,有经济依附关系。结婚后,小姑为娘家花的每一分钱,都要看叔叔的脸色。因为经济不独立,她亦活得没有底气。
奶奶七十大寿的时候,小姑瞒着叔叔给了一万块钱,没想到奶奶却不小心说漏了嘴。为此,小姑和叔叔吵得不可开交。小姑说,在这场经济不对等的婚姻里,她活得很累。
婚姻是一种隐性的利益交换,按照经济学的原理,交换应该是对等的,也就是所说的“门当户对”。
虽然,我不太赞同把婚姻比作量化的利益交换,但却不得不承认:经济对等,是婚姻关系和谐的前提。
小敏的前任是凤凰男。谈恋爱的时候,小敏说她家有房有车,婚礼费用也不用他出,但希望他能拿几万块钱买套家具,就当是彩礼。毕竟,结个婚,男方不可能一点钱也不出。
可男方非但拿不出钱,还拒绝住女方的房子,要求租房结婚,而且以后要把父母接来同住。小敏不同意,两人冷战了好久。
以前,小敏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段感情,还经常对父母“门当户对”的思想嗤之以鼻,但现在,她发现自己错了。
一段感情中,经济条件若不对等,相处的过程就会有磨合,而现代的生活节奏又给不了我们那么多的耐心,到最后,矛盾可能会越来越多。
后来,小敏和凤凰男分手了,然后嫁给现在门当户对的老公。两个人都是独生子女,对彩礼嫁妆自然也不太在意。
并且,结婚前两人名下都有全款房,也不用为房产证上的名字争吵。如果婚后想换个大点的房子,就自己出1/3,双方父母各出1/3。
由于成长环境相似,小敏和老公对问题的看法很容易达成一致,基本不需要争执,也从来没为钱争吵过。
不得不说,同等条件下,如果要结婚,门当户对肯定是优选。不是说经济不对等的婚姻绝对没有未来,但至少是困难重重。
在婚姻里,同样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婚姻出现经济上的完全依附关系,必然有一方活得很累。
高晓松说:“什么是最好的感情?让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成为纯良的自己,诚恳的自己,磊落的自己。
我们各自成为更好的自己,那才是一段最好的感情,两个自由的灵魂相爱才是最好的爱情。”
最好的婚姻不是他负责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而是你们势均力敌,他很好,你也不差。婚姻不是人生中力挽狂澜的筹码,而是携手奋进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