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最香最美的一顿饭
青岗中学在一个山坳里,从大路转弯过去,是学校门前的一坡石台阶。
这所中学是解放前建的老学校,有些年头了。校舍陈旧古朴,操场边绿树成荫,很有几分学府的气派。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一些建筑梁柱上的造型被砸烂,留下累累瘢痕。教室外面的墙壁上,有醒目的革命标语,有鲜红的毛主席语录。后面有个礼堂,是后来盖的,比较简陋。礼堂大门两边,对联一样竖行书写着毛主席语录,右边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左边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字体工整规范,捺如扫撇如刀。
孟老师的寝室在礼堂旁边,那里有个小天井,里面有个小巷子,巷道边牵扯着绳子,晾着些被单衣服。
孟老师带着乔玉良走进小巷子,正掏钥匙开门,隔壁一个女老师刚好打饭回来,看见她就喊:“孟老师你还不快去,今天食堂打牙祭,再晚就打完了!”
青岗中学食堂一个月打一次牙祭,打牙祭的日子也不固定,碰上就赶紧去打,打不着就算了。
孟老师赶紧开了门,让乔玉良进去。她对乔玉良说:“你先在这儿等一下,我马上就回来。”说完拉开抽屉找饭菜票,然后拿了搪瓷碗跑出去了。剩下乔玉良一个人,拎着鸡蛋袋子站在房间里。
这种老建筑的旧房子,窗户不大,房间里光线不是太好,进来得适应一下。
房间比较小,东西却不少。三只脚的洗脸架,挂着蚊帐的单人床,挤满书刊杂志的书架,带镜子的衣柜。窗户下面有张办公桌,桌上除了书本粉笔盒墨水瓶和小闹钟,还有个白色的玩意,奇形怪状,乔玉良认出那是个海螺。东川地区离长江近,离大海却很远,海螺是稀罕玩意,一般人都没有见过。单人床的一头还有张课桌,上面搁了口皮箱,皮箱上放着提琴匣子。乔玉良注意到那边的墙上有一幅油画,画面上船帆倾斜,蓝色的大海白浪簇拥,海鸥在空中翻飞。
孟老师回来了,一手端着她的搪瓷碗,一手端着从食堂带回来的土碗。她把两个碗往办公桌上一放,拍了拍手说:“去晚了,就剩一份了,差点就没有了。”
搪瓷碗里盛着白米饭,土碗里是一份粉蒸肉。粉蒸肉闪着油黄的光泽,散发出诱人的肉香。乔玉良早上睡了懒觉,出来赶场早饭都没吃,肚子早就饿了,这会看到白米饭粉蒸肉,口水一下子溢满了牙床。他努力控制住自己,生怕出丑。他想尽快把鸡蛋点给孟老师,拿了钱离开这里。
“还站在那儿干啥?把东西给我。”孟老师接过鸡蛋袋子放到墙角,却没有点数给钱。她转身去课桌下面拿出把不锈钢勺子,然后到办公桌底下拖出凳子招呼他:“来呀,过来,坐下吃饭。”
乔玉良完全没有想到,孟老师会叫他吃饭,他手足无措,说话都结巴起来:“我我……我不吃饭。”
孟老师指着桌上的小闹钟说:“都十二点四十了,到这个点儿你还不饿?不吃饭当神仙?”
“我不饿,真的。谢谢你孟老师,等会儿我回生产队自己做饭吃。”
“你知道我姓孟?”
“啊……”乔玉良被问得一愣,马上找理由搪塞,“刚才不是有个老师叫你的嘛。”
孟老师笑了,过来解下他肩上的帆布书包,推他到书桌跟前:“别不好意思了,坐下吃吧。你们知青一个人离家在外,讲什么礼呀,见饭就吃,吃了就走。今天碰上打牙祭,算是你运气好。”
乔玉良被她按在了凳子上,白米饭粉蒸肉就在眼面前。
他抬起头来看着孟老师:“我吃了,你吃什么?”
孟老师把勺子递给他说:“你放心,一会我下面条吃。”
“那怎么行?我们一人一半吧,要不我不吃。”
乔玉良态度坚决,孟老师只好妥协。她摇头叹息了一下,去找出碗筷来,扒拉了些饭菜。
乔玉良嫌她扒得少,要再给她扒拉一些。孟老师拦住他说:“快吃吧,别再推来推去了,饭菜都凉了。”
两人不再说话,开始吃饭。乔玉良吃得拘谨,他尽量让自己吃慢点,不要吃得太饿痨。不过粉蒸肉就白米饭实在实在是太好吃了,这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香最美的一顿饭。
吃完饭,乔玉良主动收拾了碗筷去洗碗。进来时他就注意到,外面天井边有个水龙头。
孟老师去墙角把鸡蛋拣出来放在一个篮子里,等乔玉良回来,把空袋子和鸡蛋钱交给他。
乔玉良接了钱,抽出一张两角钱的钞票说:“孟老师你收着,这是我的饭钱。”
孟老师说:“这怎么行啊?这是人家赵婆婆的鸡蛋钱呢。”
“赵婆婆那儿我回去补给她。”
孟老师挡回他的手,又递上他的帆布书包,然后把他往门口推:“走吧走吧,别跟我客气了,快走吧。”
到了门口,乔玉良回转身来问:“孟老师,你还不知道我的名字吧。“
孟老师摇头说:“不知道。“
“我叫乔玉良,在团结九队插队落户。我们那儿有个水库,夏天凉快。有时间你来玩,我逮鱼给你吃。“
孟老师看着他,突然眼圈一热,心里有些难过。她点着头说:“好的好的,有时间我一定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