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19-10-01 07:16 被阅读0次
    论道

    学习《道德经》的一点收获。整篇《道德经》81章五千言,可以说博大精深,每一章每一句,每一字都有其深意,所以说读《道德经》需逐字逐句地读译悟。

    全篇主题道与德,主要讲道,我理解道与德视为一体,不可分,是一体两面。或说德为体,道为魂,也或说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魂。在《道德经》中老子反复论述:何为道,道的定义,道的形象,道的作用。通篇《道德经》贯穿两个主要思想,即“无为”和“不争”,其核心还是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自然而然。

    根据自己的浅薄初识,谈点对道的认识。

    老子为什么提出“道”?

    老子所处的时代,公元前500年前后是塑造人类精神与世界观的大转折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命名为“轴心时代”。当时“四大文明”地区(中国、印度、中东和西腊)的先贤们在世界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苦苦探寻宇宙“本源(本根)”这一人类共同的课题,这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我们知道,殷信神,周重天,西方信上帝,认为万物皆由天生,由神(上帝)主宰。到了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周制崩溃,天子地位衰落,思想中的“天”也遥摇欲坠。在这个思想的迷茫期,老子提出了“道”生于天地先,是世界万物之母,是本根。他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对“道”的提出与阐释,是中国古代先贤乃至“轴心时代”所有先知先觉者中,最早对宇宙本源进行哲学思索的,是对宇宙本源认识的一个大飞跃。这一理性的自觉,影响和启迪着此后很多思想家们的哲学思维。

    “道”是什么?

    先从我们来到世间,认识世界谈起。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首先接触到的是周遭生生不息、变化万端的具体事物。知天地,识男女,经四季昼夜,感受炎凉冷暖,看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体察山河大川、日月星辰和风雨雷电等等。我们认识世界就是从身边的这些具体事物开始的,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对大千世界总的认识。我们凡夫俗子往往麻木了,看什么不愿究源,听之任之。那些思想家们却不仅停留在看到、听到等感官的认知,进而追寻这些具体事物背后是何物,便形成了对宇宙本源的深入探究。在古代先贤们的探索中,老子是第一个对宇宙本源进行哲学探索的第一人。他提出了“道”,认为“道”是万物之母,先于天地生。

    “道”在老子的描述中,“道”是一个混沌状态的和谐体,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它无形无声,完满无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有生有灭,而道是绝对的、独一无二的;它周而复始地运转变动,循环往复,永不消失;它不仅在时序上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它是天地万物产丰的总根源。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四章中说:“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作为万物之本根,在老子看来是无形无状的。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中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在第二十一章中也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您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虽无形无象,但它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它蕴藏的物质,涵蓄着精气,孕育万物生生不息,也就是万物表现它的存在。这一点要明白,即“道”不是具体的事物,但具体的事物又都由道而生,又都蕴含着“道”。

    老子说的这个“道”,按汉字的本意是道路,是人的行动所走的路,遵循的道路或方向,实际上有规律、规范的意思。人们要想了解万物开始时的情形和发展规律,就像了解一个人,他从哪里来,他的经历有什么等等。必须先从“道”开始。老子为了使人们了解他这个高度哲学概括的“道”,对道体的特质进行了反复说明与描述。《道德经》开篇第一章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他所说的“道”却是无法言说,无法言状,无法言象的。从出身,它先天地生,可为天地母;从所处地方,它无处不在,存在于万物之中;但它又不是具体事物,它”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从宇宙本根的哲学意义上说,老子的“道”其本质所在,它就是万物之本,是万物生成的依据。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高度概括了万物生成的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即混沌一体的气,由混沌之气的“一”分裂成为对立存在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产生新的第三者,三者产生出千差万别的事物。万物背阴向阳,二气在相互冲击中形成新的统一~“和”。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阐述了“道”的有无相生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天下万物是有生有灭、不断变化的,而生成万物的“道”即自然。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顺任自然的。

    天道与人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讲“天道”,但也讲“人道”,所以老子讲的“道”有天道与人道两重含义。天道是根,人道是本,本不能离根,没有本,根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也就是说,离开了人道,天道也就失去了意义。

    关于天之道与人之道老子在《道德经》八十一章全文概论中论述的最后一句,也算盖棺定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但天道与人道还是有区别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可见人之道与天之道是相背的,是应该加以改变的。

    老子之所以大谈天道,因为天道乃是“善人之宝”,“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积善之人,必得道助!

    可见,全文最后总结时老子把“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道”,从形而上的天上拉回到形而下的现实人间,变成了日常社会生活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变成了可以遵循的伦理道德法则。

    后人说“道”。

    老子之后,历代大批思想者,许多谈经论道,特别值得推崇的是庄子对老子的“道”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yf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