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游天下(574)玉门关

文游天下(574)玉门关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2-11-28 06:58 被阅读0次

          《全唐诗》收录了2000多首边塞诗,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作,比如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以及李白的《关山月》、高适的《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等等,而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涉及玉门关。

        玉门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因西域的美玉由此输往内地而得名,其始建于西汉。霍去病击败匈奴夺得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后,汉武帝在此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修筑起阳关、玉门关等关隘以及土长城,构筑起捍卫西北边陲安宁的前沿阵地,玉门关遂成为客商云集、守备森严的边关重镇,在此也发生过无数气壮山河的历史故事。

          东汉时期,汉王朝的势力范围已达新疆的天山一带。大将耿恭降伏了众多西域部落,但也不断遭到匈奴人的攻击。公元75年,耿恭带领的千人队伍被2万敌军团团围困在疏勒城,城中断水,将士们靠挤马粪中的水分解渴。他们众志成城坚守了一年多才获救,撤至安全的玉门关时,只剩下骨瘦如柴的13人,这便是催人泪下的典故“十三将士归玉门”。

        玉门关对于深入西域的官兵来说等同于家乡,望见巍峨的雄关,他们的内心就踏实了。但到了宋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渐渐兴起,河西走廊上的边关逐步衰败,慢慢化作残垣断壁。清朝末期,“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左宗棠抬棺出玉门,一举收复新疆,并在沿途种下无数垂柳,有诗赞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然而,现在的玉门关仍是难见依依杨柳的身影,尽是漫漫黄沙与苍苍戈壁的荒凉。目前,景区内的遗迹包括用以屯兵的小方盘城、储存粮草的大方盘城以及残破不堪的汉长城。游人置身骄阳之下,目睹颓墙断瓦,耳畔似乎响起幽怨的羌笛声,心头萦绕着悲壮的边塞诗,仿佛看到耿恭正挥刀杀敌,犹如望见左宗棠引兵猛进,可英雄们的结局又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耿恭因冒犯皇亲国戚锒铛入狱,最后抑郁而终。左宗棠屡屡受到朝臣的打压,74岁时饮恨归西。驰骋疆场的民族英雄,多被攘内之徒所害,他们不畏外敌的明枪,却倒在了自己人的暗箭下。正如屹立在戈壁滩上的玉门关不是让胡人摧毁的,而是被转向的内需所抛弃。玉门关能否度春风,并非坚如磐石的大地说了算,而是由变换不定的大海所操纵,志在边关的豪杰也只能种得千里柳,聊以慰风尘,空留绝世而独立的关隘坚守着孤寂。

            2022.11.2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游天下(574)玉门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yh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