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年前,我刚刚萌生对心理学的强烈兴趣,每个周末混迹宇宙中心五道口,参加那里的同道读书会心理学小组活动,跟书友一起读了几本蛮经典的心理学书,罗洛.梅(Rollo May),卡伦.霍尼(Karen Horney),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都是彼时超爱的心理学家。直到我们开始读克尔凯郭尔,而且选了他那本颇有难度的代表作——《致死的疾病》,参加者从最初的十来人逐渐减少,后来只剩我们两三人。最后一期我因出差未参加,听说那次只有召集人自己到场,场面好绝望。后来么,小组活动就此中断。很遗憾以我那个时候对心理学的理解,难以接替召集人的角色。
不过那些读过的书,一直放在心里当宝贝,尤其是克尔凯郭尔这本《致死的疾病》,一直被我视为最爱之一。但一直没有提笔写书评或读书笔记,除了惰性使然,还有就是每次拿起来重读一段,都感觉内容是新的,有点不敢写。
今天“30天写作群”的作业主题是:一篇书评。想了想,当下最想写的还是这本书,时间仓促,廖记一笔,作为对那段读书时间的纪念。
02
克尔凯郭尔是谁?
如果为他画一幅肖像的话,一定颇有些丑陋——阴郁的气质,复杂而深邃的眼神,驼背跛足,脾气 古怪,像一个桀骜不驯的浪子,或者一个孤独行走的骑士。有时想象着他的样子,却不由地喜欢这个怪老头。
他于十九世纪上半叶出生于丹麦首府哥本哈根,比安徒生时代稍微早一些。怪老头晚年的时候,经常公开发表文章嘲讽一下当时初露锋芒后来成为童话大王的安徒生。
克尔凯郭尔是丹麦著名神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存在主义思想最早的先驱。由于他的著作都是以丹麦文写成,直到20世纪人们才发现这位哲学思想巨擘。经由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大师的引入和发扬,使存在主义成为重要的哲学流派。这条脉络,又经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等人将将之应用于心理学中,成就了后来的存在主义心理学流派。
03
《致死的疾病》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为了使人受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解说,是克尔凯郭尔晚期的代表作。这本书篇幅不长,但它直接讨论“自我”、“绝望”、“信仰”的含义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需要明了的一点是,标题中的“致死”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生命终结或生命死亡。按基督教的理解,死亡并非最终的归属,而只是永恒生命中的一个微小事件;而且,在死亡那里比在生命那里有着更多的、更无限的希望。因此,按照基督教的理解,死亡并不是这“致死的疾病”;至于尘世中的暂时痛苦,比如病痛、悲惨、艰辛、灾祸、悲哀等,就更不是这疾病了。
什么是致死的疾病?简单点说:就是令人类求生不得,却也不能以死而获得解决的可悲的、不为一般人所知晓的条件或处境。
呃,好像还是没说清楚呢。没关系,继续ing,反正我每次看书都觉得内容是新鲜的。J
04
关于生命存在的意义,莎翁借着《哈姆雷特》道出那句经典到烂熟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克尔凯郭尔说得,可比这绕多了。上来第一句:“人是精神。什么是精神?精神是自我。但什么是自我?自我是一种自身与自身发生关联的关系,或者是在一个关系中,这关系自身与自身所发生的关联(The self is a relation that relates itselfto itself or is the relation’s relating itself to itself in the relation);自我不是这关系,而是这关系与它自身的关联。”——是的,原文就是这么拗口,简直碾压小伙伴们的智商,所以这本书会把读书会的小伙伴们都读散了。
下面,我尽量用自己话解读一下。这段话,可以用一个关系式来说明,就是:
自身→自身
第一个“自身”是指有限的、现实的、被建构的,以及尚未真正活出自己真实本性的自身;箭头所指向的第二个“自身”,则是完满的、永恒的,清明觉醒状态的自身。我们终其一生,都是从现实“自身”的此岸,朝向完满状态自身的“彼岸”驶去。这两个“自身”都不是自我,但在这种关联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关系状态,才是自我。佛学所说的“自我非实相”,也是这个道理。
这样理解就容易多了。每个生命都有自我实现的使命,从此岸游向彼岸。没有一端属于我们,我们只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样的人生使命,不以生死为结局,也承载着人类所有的希望与绝望。
05
我们无法从现实的“自身”一跃进入完满的“自身”,因而必然需要一个“他者”在这关联过程中呈现出与自身的关系,“他者”与自身有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或者相互构成的关系。若经由“他者”,现实自身向完满自身进化,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处在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反之,若经由他者,我们越来越不是自身,我们就处在一种自我排斥、自我否认“错误关系”中,绝望由此而生。
因此,所谓致死的疾病,即为绝望。在克尔凯郭尔“自身→他者→自身”的代数式中,他将人类的绝望分成三种形式:
第一种绝望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多绝望。
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人只承认自己现实的“自身”,看不到生命有觉醒和完满的状态,认为生活目标仅仅是满足自己感官享受,以及对物质的占有,以及作为自己人生的价值。这类人也许在现实中并不意识到自己的绝望,但从人的“精神”属性来说,他处在一种无知的绝望中。
第二种绝望是,“不要是其自身”。
生活中,我们总是需要给自己的成长找到方向或目标。小的时候,我们想成为老师或者科学家,甚至想成为拿破仑。成年人的世界也不例外,我们想要自己漂亮、富有、幸福等等,我们的生活从来不缺少目标和方向(即“他者”)。但如果我们的目标和他者,是出于对自身的不接纳,将全部的精力执着与目标,比如,“我不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我希望自己是另一番样子”,“我讨厌自己的经历,我想要获得什么来补偿自己”,或者“我想成为拿破仑而非一个碌碌无为的人”等等。在这种对自身的绝望中,我们想要摆脱自身。这种自我否定和不接纳,必然将我们带入“我执”的痛苦中,在生活中制造出种种的焦虑和恐惧。
第三种绝望是,“要是其自身”。
在这种绝望形式是指,我们看到自身的状况,了解自己的潜力和热情,但由于恐惧自己做不到,而不去给自己设定任何目标或他者,处在一种原地等待的绝望中。比如,有些人看到自己的特长和真正的兴趣,但在现实中可能需要他经过种种历练去提升自己,但他就是不这样做,因为他害怕现实的挫败对他兴趣和潜力的否认。如果不去努力,起码有了一个借口:并非是我不擅长,只是我没有努力而已。因此,这种绝望状态可以归结为:要是自身而不得,永远无法趋近自己内在的热情和真实自我的状态。
06
克尔凯郭尔在书中也告诫我们,虽然体验到绝望的感觉犹如踏入荆棘一般令人痛苦。但逃避绝望,我们会陷入更深的绝望。绝望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在于,我们籍由这痛苦去认识自身,获得反思和接纳的力量,并因此接近拯救的可能。
2016/12/05于办公室草草收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