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作者: 声声晚风 | 来源:发表于2022-11-22 22:34 被阅读0次

周末的晚上,我刷到了李雪老师在分享自己童年的故事,让我迫切想了解更多,然后,我果断买下了《当我遇见一个人》等3本书。

李雪是一位心理学老师,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年。

这本书是关注母婴关系的书,张德芬老师评价该书说:“李雪是一个敢于向自己开刀的人”,武志红老师说“在我和李雪的共同读者中,很多人更喜欢李雪”。

封面上的一句话:“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让人陷入思考。

母婴关系就像人生的背景色,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重大。

这本书从觉察、态度、关系、内在、外在五个方面,用轻盈而深刻、温暖且尖锐的文字,向读者彰显真相,它不仅仅是为了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每个人看清自己的童年故事,从自己内在的痛苦模式中解脱。

01觉察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

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关注与回应,得到回应的婴儿,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反之,婴儿会出现恐惧和愤怒。

每个妈妈,都经历过婴儿夜晚的哭闹,没有看这本书时,我感觉是孩子饿了,书中告诉我们,婴儿的哭闹,还有可能是他感受不到妈妈的抚慰,心理不安造成的,通过哭泣来表达焦虑。

婴儿哭注,父母要及时回应,让婴儿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和关爱。

婴儿是极其细腻敏感的存在,他像镜子一样反映父母的内心世界。

可见,母婴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妈妈积极回应婴儿,尽力满足,长大后自然信心满满,一生都是幸福的。

02态度

儿童时期的孩子,父母只是给予关注、陪伴,而不打扰,孩子自然会成为大众眼中的奇迹。

书中告诉我们,给孩子空间,让他自由感受、体验各种事物,别用我们狭隘的头脑来限制孩子无限的可能。

只要不是危险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

每位父母都想给孩子立规矩,限制他看电视、玩游戏,不让出去玩。

但是都收效甚微。

但作为家长,我们总不⾃觉⼲扰孩⼦,看到孩⼦慢⽽焦虑,或者会去⽐较,⼀⽐较⼜更加焦虑。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成长,只要不去改变孩子,让他感受到爱,而不是阻制、评判他,真正看见孩子。

这样的孩子,在不受父母控制的前提下发展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自控力,而且是精神内核并不对立分裂的自我控制。

我们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会将痛苦转嫁到孩子身上。

父母的自我成长就是给孩子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03关系

父母与孩子建立怎样的沟通模式,孩子在未来就会重复怎样的关系模式。

生活中,我们会处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与父母的关系,与朋友关系,与同事的关系等等,有时就需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处理,去对待。

冲突是生命历程中必然的体验之一,是孩子生命张力的体现。

比如,两个好朋友一起玩,抢玩具打架了,通过语言或者身体的扭打把不开心或生气的能量释放了,不一会儿又可以一起开心玩起来,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放下投射和评判,允许孩子表达情绪,不做伤害孩子的行为,理解和接纳孩子。

04内在

“我都是为了你好,好心没好报”,这句话有很多父母都说过。

有些孩子一生都在委屈自己,讨好父母,但仍然得不到父母的爱。

亲子关系中的控制与反控制,往往是因为这些父母在自己的婴儿期没有得及时回应和抚慰,哭闹不被理睬,长大后才会疯狂地追求控制。

电视剧《欢乐颂》,让我们看到了,樊胜美为了不堪的家庭她付出了很多,帮哥哥还房贷,照顾父母,照顾侄子,最终也没有得到理解。

在与父母的关系中,真正的解脱是从正面信念中解脱,从真善美的概念中解脱。

05外在

父母满足了孩子童年的哪些需求,孩子将来在哪些方面就会流动而不执着,有自由去体验更高层次的需求。

父母无论贫富,都可以向孩子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那么孩子未来自然会物质丰盛,而且不执著于奢靡。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或许我们改变不了父母,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李雪⽼师的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要给予孩⼦⾃由和他建⽴起来良好的爱的流动的链接,这样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好的父母,需要强大的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的意愿,只要孩⼦有了爱,感受到了爱,他才能成为⼼理健康的⼈。

相关文章

  • 爱缘,爱语—旅行、电影、读书

    三不:不是游记、不是影评、不是读后感。 旅行—埃及 电影—《何以为家》 书—《当我遇见一个人》 电影: 男主角的妈...

  • 读书|《当我遇见一个人》《空空之外》

    一、读《当我遇见一个人》若干页,读后感: 1.父母如果只关心孩子的“功能价值”,忽略了孩子本身,就会让孩子产生孤独...

  • 育儿反省记

    前段时间,我看了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看完了就想写写读后感。这本书很适合每个做父母/即将成为父母的/有原生家庭...

  • 育儿反省记

    刚刚我看了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看完了就想写写读后感。这本书很适合每个做父母/即将成为父母的/有原生家庭问题的...

  • 与儿陪伴,重建自我:《当我遇见一个人》

    《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读后感。 作者李雪心理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多年,她以自己的成长问题...

  • 【成长】童年的伤害,防不胜防

    转自沈阳离河书店孙店主的朋友圈。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花了半天读完的,受益颇多。其实我这年纪很多人生道理都明...

  • 怎样才是真的爱孩子?孩子的幸福这事任重而道远

    读书评:读后感《当我遇见一个人》李雪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在网络信息的发达,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心理方面...

  • 当我遇见一个人 读后感

    引言……李雪说,爱孩子,便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地爱你。 有多少人能做...

  •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最开始应该是在朋友圈,或者海桐那里听说过了,买了好久,也看过几页,就搁置了。最近几天,在...

  •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第一:倾听自己的欲求。及时了解自己的匮乏感。 第二,及时回应。知道自己值得一切好的东西,人生痛痛快快,顺顺畅畅不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zn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