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605324/60e721063d5421c4.png)
最近几年,有个说法特别流行,叫做“活出自己”。
因为“原生家庭”理论的普及,一夜之间,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是被自己父母压迫了,被抑制了天性,于是纷纷要求“活出自己”。
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活出自己”究竟是什么意思,却对这句话有很多误解。
“活出自己”不是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干什么。
“活出自己”不是不考虑别人感受,直率得可怕,破坏自己的有益关系。
“活出自己”不是自私自利,不顾及他人利益。
“活出自己”不是回避负责任,活成孤家寡人。
很多人以为,自己以前唯唯诺诺,小时候在父母、同学、老师面前是这样,长大了在同事、领导面前是这样;以前不敢众人面前讲话,现在需要处理各种场合的问题,甚至需要演讲。
很多人对没活出自己的深刻体会似乎就是一种束缚感,很多事想做没有做,想表达没有表达,所以,既然是做自己,就要颠覆以前的自己。
于是,这个颠覆就显得有点“革命”的味道。
这里面,说“不”似乎是每个要“活出自己”的人最喜欢拿来动刀子的切入点。
原来不敢拒绝,那就事事都试着说“不”,要是哪件事没说“不”,还会不断反思自己,是不是应该胆量还不够大,气势还不够足,自己还没习惯说“不”的感觉。
于是闲来无事便要上网翻看各种教人如何拒绝的技艺,独自猛练拒绝术。
这样做错了吗?没错,只是根基没打牢,技巧就是浮云。
练习之后,只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比以前“有种”了,敢于向自己不喜欢的,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说“不”了。
如果,这个人一生都处于自己个性的舒适区,没有其他挑战,那么,到此为止,他自己应该是满意的。
但是,谁能知道,下一个坑会不会在有生之年来到?
一个没有发展出健康人格的人,怎么去培养人格健康的孩子?
真正的“活出自己”绝不是拒绝他人那么简单。
拒绝他人,只是通往自我成长、完善人格的一个台阶,而绝不会是全部。
“活出自己”是清楚地了解自己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不被他人意见左右。
“活出自己”是勇于承担,有责任心和使命感。
“活出自己”是培养自己内心的丰盈,让爱可以由自己流向他人。
“活出自己”是强大自己的内心,有坚定的信念和生命的方向。
“活出自己”,是我们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是要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为负完全的责任。
“活出自己”,最重要的还是人格的完善,接纳自己的不足,接纳他人的不同,接纳世界的不完美,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富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