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最近一直在研究阿德勒心理学,如果是按照阿德勒的观点来讲,童年的经历其实对我们的成长并没有影响,他反对“原因论”,而支持“目的论”。
那同时,我又再次翻阅了另一本心理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的观点并没有阿德勒那么极端,它认为童年经历可能伴随我们的一生,对我们成长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只要找到其中的原因,并且有意识的去改变自己,一样可以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很好。
就目前而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的观点,相对来讲还是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实实在在的例子都印证了这一点,只是有的人因为不好的童年经历而自卑,抑郁,但也有一部分人以不好的童年经历作为教训,从此发奋图强,克服自卑,成为了一个很优秀的人。
而阿德勒观点理论上也确实没什么问题,因为人是可以改变的,那些不好的童年经历只不过是自己过不好当下所找的借口罢了。
但明显可以感觉到,阿德勒心理学对人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很多人做不到,所以也就有很多人不愿意去相信他,毕竟,这世界上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就现阶段的我来讲,我可以认同阿德勒的观点,但目前我是还没做到的,并且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从今往后,我希望慢慢修炼自己,努力践行阿德勒的观点,让自己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当然,能够践行阿德勒观点,并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一年两年的事,而是需要有足够的阅历后,可能到老了才能做到,当然也不一定。
总之,我想说的是,既然我认定了阿德勒的观点,那就从生活细节开始,每天刻意去尝试改变自己,我相信,就算不一定能够完完全全践行到所有的阿德勒观点,但只要一直在践行,那就足够了。
这大概就是生命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