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宜“观其大略,不求甚解”

读书宜“观其大略,不求甚解”

作者: a优游 | 来源:发表于2023-08-04 23:51 被阅读0次

易先生有次讲学时提到,读书要“观其大略,不求甚解”。

接着他解释说:观其大略,就是能够掌握精髓;不求甚解,就是善于抓住要害。一个人只要不是做学问的,读书就应该像诸葛亮和陶渊明那样观其大略、不求甚解。不要去咬文嚼字,不要去抠那些很小很细的小问题。这正如一个要得天下的人,是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虽然当年在校学习时看过相关故事和句子,也这种读书方法,但都只是知道而已,仅作为一种知识的摄取,并没有刻意当作方法论来试。

如今,以目前的阅历听到易先生的解读,突然就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对于平时读书较慢的我来说,不亚于电光石火般的触动,且有了立马拿来一用的冲动和实践。

认知的改变,要靠悟,更要靠时机和关键处的点拨。

相关文章

  • 不求甚解

    《三国志》描述诸葛亮读书的特点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观其大略”是说诸葛亮读书可以一下子抓住书中的精华;“不...

  • 越读者

    【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熟读精思】——【八面来敌】

  • 越读者笔记_四种读书法

    4种读书法 以古人为例: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 诸葛亮的“观其大略” 朱熹的“熟读精思” ...

  • 学习国学的方法

    学习国学的两个方法: 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纵横古今中外。 咬文嚼字,天马行空。回到经典本身。 做快乐的读书人。热爱...

  • 蝈蝈曰|阅读没有效率?一起学习一下苏东坡和邹韬奋是怎么读书的

    01 我们知道,古今中外的名人都自有一套读书方法论,比如: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诸葛亮的“观其大略”、朱熹的“熟读...

  • 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读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书读薄,比如诸葛孔明“观其大略”、陶渊明“不求甚解”;一种是将书读厚,比如王嗣敏“打...

  • 观其大略

    世事难料,人心难测。世人难得其实,唯有观其大略方可看清大势,握其宗规。世事无常多变,红尘滚滚难看透,人心隔肚皮难看...

  • 观其大略

    最近几年读书的量比起之前大了很多。这一方面是得益于我的一次现在看来非常正确的购物决定——购入了我人生中第一部kin...

  • 简读《论语》20篇不求甚解观其大略每有会意欣然豁然

    简读《论语》20篇不求甚解观其大略每有会意欣然豁然 论语 20篇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

  • 别在纠结怎么读书?

    读书的方法有千百种。 比如诸葛亮的观大略法,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朱熹的循序渐进法,毛泽东的朗诵法,叶圣陶的由浅入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宜“观其大略,不求甚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jb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