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
读《东京一年》

读《东京一年》

作者: 图图耶 | 来源:发表于2018-07-08 14:16 被阅读0次
读《东京一年》

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了被调侃为在京东一年工作总结的蒋方舟新书《东京一年》。红色的硬壳简单的设计,大小合适不清不重看起来就是那种轻松随意的小游记类型,可整本读下来,恐怕并不轻松。从作者用康德抛弃舒适的生活去往意大利来引出自己来东京的初衷就知道这并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里面不仅仅涉及到文学、音乐、绘画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哲学问题,例如经典的“人活着为了什么”。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立马让读者有点端着的感觉,就连平时从不看艺术展的我,也不自觉的在网上看看了票。其实这是特别好的事情你不觉得吗,艺术的多元化可以给我们的眼睛大脑更多的色彩,让我们乏味的生活多了些输出的窗口。

整本书以日记的方式缓缓阐述,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像是画了个圈。写过日记的人都知道其实每一天都很像是在记流水账,今天见了谁说了什么话,昨天看到什么有什么影响,在外人看来很是枯燥。想要突破让人读下去难度比故事性叙述的书要大很多。好在她是名人有着跟我们不一样的生活,我们好以一种八卦和窥探的心态一页页的找着,突然发现书里有一点跟我们了解的不一样就好像发现了很大的秘密一般。

艺术生活离我们普通大众似乎很远,没有人的生活是每天在画展上过,在音乐会上过,在读书会图书馆里过。因此像书中大面积的描写这些生活难免会拉远和读者的距离,幸好作者以普通人能看得懂的角度来阐述一幅幅抽象的画作。让我们也能参与到这虚幻的艺术生活,能明白这幅画在诉说着什么从哪里看出端倪,哪里又能让人拍手称赞。

当然如果你把它作为游记来读也无不可,里面涉及到的日本经典旅行热点都值得探寻。不输于米其林的小饭馆,值得游玩的山中寺庙,值得买的购物中心,贪婪如人的奈良鹿都可以给你不一样的旅行体验。而且带你思考帮你总结,还可以促进你的成长。

人生活着本来就是最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总是想搞明白人究竟为了什么活着,却也一直践行者为了活着而去活着。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书中一段,是说自己在公交车上看到没有预警没有马赛克的凶案现场,赤裸裸的展现在眼前。影视剧总是在暗示着我们这些残酷的事来之前总会有个预兆,就连自己要倒霉的时候也会有提示,所以我们理所应当觉得意外来之前我一定是知道。可赤裸裸的两具尸体摆在眼前没有一点防备提示。似乎这才是生活的真实面目,珍惜和警醒永远都是过去后才能用上的词。

一年原来也就只有几百页书的厚度!

相关文章

  • 读《东京一年》

    朋友圈里时不时会刷出来,某某好友坐标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的照片状态。我心里羡慕之余,也打听一些关于出国旅...

  • 读《东京一年》

    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了被调侃为在京东一年工作总结的蒋方舟新书《东京一年》。红色的硬壳简单的设计,大小合适不清不重看起来...

  • 读《东京一年》

    蒋方舟记录自己在东京生活一年的所思所见,看美术馆做交流跑步写作……毫无目的毫无意义的生活和记录,随便读来,倒是很多...

  • 读《东京一年》

    前几日看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通观全文,让我最有记忆点和共鸣的是:她对慢跑的理解。“运动是一种苦修,让人把剩余的...

  • 读《东京一年》

    第一次读《东京一年》,纯属偶然。 2018年北京机场,为打发时间,在机场书店瞎转。畅销区很显眼的地方,摆了一本红底...

  • 读《东京一年》

    前两天,在两娃的吵闹声里,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这本书内容不多,是她2015年底到2017年初,在...

  • 初读《东京一年》

    蒋方舟的名字是听过的,作品却没有遇上过。只听说她是一个有才情的才女。听人家推荐她的《东京一年》,就趁读书节买...

  • 读《东京一年》有感

    “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度过了一段完全真空的生活,没有目标与意义,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大片需要填充的空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

  • 读《东京一年》有感

    2019.4.2(周二) 在看完蒋方舟《东京一年》的最后一页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犹如一个酒足饭饱的老汉,一边剔着...

  • 读《东京一年》有感

    最近蓦然对蒋方舟这位年轻女作家感兴趣,她出了一本新书《东京一年》,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了在东京一年的点点滴滴,所思所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东京一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jo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