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标题的这个点,是我最近在大批量的审核老师们研发的教材过程中发现的。老师们在研发过程当中,会出现非常多的不合适的地方。这些不合适,乍一看千差万别,但是仔细一看,又会有共性的规律。我从这些不同的失误当中,提炼出了教研视角的问题。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我认为,在教材研发当中,至少会存在三个视角。
第1个视角——个人视角
当我们去研发教材的时候,因为每个教材都要落实具体的知识点或者方法、策略。这个具体的知识点(方法、策略)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个人进行深度的研究,请注意这里的用词,我用的是“研究”两字。
在很多公司做教材研发过程中,会发现对于教材其实做的是简单的工作,略微加工的材料堆积的工作。但是真正的教研工作绝对不是材料的堆积,绝不是对材料以及各种信息的简单加工和处理。
在研发教材落实目标时候,最需要深度研究的精神。我们个人需要对所研发的知识点,或者说是所研发的课题,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只有个人的研究非常深入,才能够给主讲的老师们提供非常清晰的理论支撑、教学设计支撑以及教学材料支撑。所以在研发过程中,首先从个人视角出发,要把所有的有关知识点的材料,事无巨细,无关深浅,全部都找到位,帮助自己真正理解好要研发的知识点。这个是第1步,我认为也是个人视角——帮助自己理解知识点。
第2个视角——主讲(教学)视角
当我们找到了与知识点相关的各种材料以后,如何编织这些教研材料,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去思考,当主讲在教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他可能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材料?哪些材料是他需要提前储备的?哪些材料是他需要教给学生的?这些我们在做教研的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预判,有了这样的预判,才能给教学的老师提供最好的教学材料,而非一大堆未加工或者是未处理的材料。
第3个视角——学生视角
在做教材的过程当中,除了要有教师视角以外,还非常需要学生视角。就是说同样一个知识点,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如何深入浅出的安排问题,才能够有效的让孩子们轻松学会这个知识点。所以在问题顺序的安排上面,在问题的提问方式上面,我们都需要非常仔细的考虑孩子们的学情。
然而大部分新手对学情是不够了解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去分析教材,可以去看教辅材料,这些过往的有资深经历的做教材教辅的老师们,其实就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只要我们不带偏见的,能够安静的去研究这些材料,就一定能够以一种学生接受的、最舒适的,或者说是最不困难的一种方式来学会新的知识或者是方法。
这三种视角,并不是单独存在,其实一直都是同时存在,没有先后之分。当我们能够从这三个视角,对每一课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合理的安排,那么做出来的教材才会特别的好用,同时适合学生用。
当然,一旦教研老师能够在教材研发的不同阶段,采用合适的视角类审视教材的研发,就不会出现很多的失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