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酥这种糖果,我第一次吃还是三年多前,还是嫂子自己做的。
没想到入口的味道堪称惊艳了我的嘴巴,甜甜酥酥的,奶香味扑鼻,简直太好吃了,一颗一颗吃得停不下来。
逢人就向别人推荐,吃过的人都说好吃。
最爱吃的当属先生,那年我带了一些作为伴手礼到温哥华,给他留了一些,他吃了一颗之后赞不绝口,吃了一颗又一颗,跟爱糖果的小孩儿差不多。
送给朋友的,她们也超喜欢,所以我经常对嫂子说,她的手艺是驰名中外,誉满全球呀!
对我这个厨房手残党来说,掌握这个手艺可是高山仰止啊,我这么笨手笨脚的,吃没有问题,但不一定能学会做。
最近嫂子又做了一拨牛轧糖,雪花酥,三两天就被我们几个人吃光光之后,我也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嫂子说,很简单。
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我觉得应该不容易。
网上的原料铺天盖地,教程铺天盖地,看起来确实不难。
但也有做翻车的,满手都沾了糖的照片差点就让我打了退堂鼓。
当然,令我将动手的行动力立刻执行起来的原因,还是嫂子给了我一些原料,让我练练手。
说练就练。
我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
但还是条件有限,比如没有厨房秤,没有模具,擀面杖也好好洗了一遍。
按照网上的配方,我拿着家里那个几十年前的弹簧秤称了200g棉花糖,100g花生米(现烤的,因为没准备别的坚果),40g黄油(这个有点称不准,差不多吧),60g奶粉,150g小饼干,还有大概50g的葡萄干、半梅。
我的内心真实想法是先少做点儿,万一不成功也别浪费了原料。
挽起袖子,架起我的手机,我点火开始干。
全程小火,先把黄油扔下锅,慢慢搅拌慢慢融化,接着把棉花糖扔下锅,不停地搅拌,直到全部融化,开始起泡。
把奶粉扔下锅,继续搅拌均匀,就可以关火了。
再把花生米,葡萄干和小饼干倒入,将糖和这些原料充分搅和在一起,就可以戴上手套再把这些原料揉和揉和。
模具(不锈钢盘)上洒上奶粉,把这团糖放上去,用手整整形状,再用手,用擀面杖把它压实,上面再洒一层奶粉,就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剩下的就是等凉了之后切块了。
瞧我这个新手做的,是不是算过关了?

自我感觉没有嫂子做的酥软,但请她们帮忙品尝了一下哪个环节还需要改进,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已经成功了!
哈哈,没想到一次就成功了,只要原料齐全,工具齐全,确实也不算很费事。
忍不住赶紧向先生炫耀了一番,以后我也可以亲自做给他吃了,只要加拿大买得到棉花糖。
2022年元月十八日于深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