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一个教研活动,讨论下学期如何上课的问题。唯一让我感兴趣的问题有二:课要有个模式;课本讲不完。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个学科不一样,一定不会有一个万能模式适用于所有学科。
课本讲不完?需要讲课本?我觉得应该是在基于问题的基础上整合教材,增删教材。教材如何讲,讲什么应该依据《课标》而不是教材。
同时,我也在想如果有人问我英语课有个什么模式,我觉得英语课应该先上一节词汇课,也许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人会拍砖,当然这是个人观点。词汇结合课文句子或者词典中的句子让学生先掌握发音,大致的语用和语意。然后根据话题设置情境,整合教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语法讲解,可以阅读,可以合作学习,可以写作。
比如,很多英语老师都会教音标,开学一个周或一节课。那么,教音标的目的是为了干什么?如何让学生把学到的音标知识变成能力?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老师是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变成能力的桥梁。教完音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引导学生把音标知识应用到词汇学习上,让学生拥有自己学习词汇的能力,至少能自主读单词,能拼写单词。很巧,今天一个来学习单词发音的学生再次印证了一句话:学生的大脑不是储存知识的硬盘,而是思维的硬核。学生学习一定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学习,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知识。那么,为什么不关注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