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电影之前就了解到了关于《大象席地而坐》的编剧及导演胡波自缢的消息。
这不由得让我好奇,人在选择自杀前的内心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电影或者作品里一定渗透着他的世界观和心深处纠结的东西。我并不相信仅仅是因为电影剪成4小时还是2小时的纷争让胡波崩溃,选择离开人世,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十分复杂的。
就像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一样。在《人间失格》里,主人公面对自己的妻子被强奸时,选择的是逃避,逃到楼上哭泣,并没有当面制止。他厌恶自己的怯懦,但是他就是没有办法面对,即使他的妻子想和他沟通,他依然选择逃避。
逃避世事是抑郁症患者典型的性格特征。小说的片段也印证了太宰治当时饱受抑郁症折磨的经历,无法挣脱出自己的心魔。
胡波既是《大象》的导演也是编剧,想必每一句台词从另一种角度来讲是他内心的独白。只言片语中或许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纠结,他的释然,他的绝望。
【满洲里的大象】
“满洲里动物园里有一只大象,它成天就坐那。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欢坐那。然后有好多人跑过去抱着栏杆看,有人要扔什么吃的过去,它也不理”
【退伍老兵】
自己的狗被别的狗咬死了。
球杆,是他要和这个世界抗衡的武器,给予他勇气。
他看到敬老院里的人,每个人垂头丧气,对生活失去希望,仿佛坐着等死。他便握着球杆,转头离开敬老院,那一刻他好像变成了二十来岁的摇滚少年。
“因为一只狗,撑了好多年。”
狗是这位退伍老兵的精神寄托,现在狗死了,儿子儿媳还要把他送进养老院。对他来说,老伴离去,儿女冷漠,自己也不会给生活制造乐趣。彻底地,他丧失了对生活的渴望。
满洲里的大象在这时就仿佛成为了他新的精神寄托。虽然以他的人生阅历,早就看透了人生,但是最后他依然选择去看看,去追求。
年过半百的老人,其实内心依然饱满充沛。
在他决定带着孙女一起去满洲里看大象的那一刻,在他拿起台球杆教训小混混的那一刻,我能感受到他的内心依旧是不妥协的。
“你能去任何地方,可以去,到了就发现,没什么不一样的。但都过了大半生了,所以之前,得骗个谁,一定是不一样的。你懂这意思吗”
“我懂”
“你不懂,你在想别的。我告诉你最好的状况,就是你站在这里,你可以那边一个地方,你想那边一定比这边好。但你不能去,你不去,才能解决好这儿的问题”
“去看看”
在这部电影的命题里,人生是痛苦的,所以相比于“这里”,“那边”就是人精神的寄托。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因为解决不了“这里”的问题,所以选择去“那边”,但其实都是一样的。
就算“去了满洲里”又能怎么样呢?就算“看到了坐着的大象”又能怎么样呢?希望最终变成失望,没有别的地方去了,不如最开始就不去,保留一点幻想,留存一点余地。
【于城】
”他不是因为我,他过得很惨,因为你非要买这套房子,每个月只有两三千,两三千能干嘛,只能跳楼了。我不觉得有什么,是他自己要跳的。你虚荣,他买单“
于城在朋友死后,依然要为自己开脱。把一切责任都推到朋友的妻子身上,逃避责任,不愿意直面这件事。
于城在餐厅里冲进火场救人,其实是因为弥补自己间接逼死人的内疚感。因为她不敢面对这件事,直到最后他才敢跟哥们儿的母亲坦白。
“你的表象都是你经营出来的。”
于城对自己喜欢的姑娘这么说。
这个姑娘吃着一顿不超过三十块钱的饭菜,在社交媒体上过着滑雪潜水的中产阶级生活。他觉得她虚荣,每天都是活给别人看的。
胡波在整部电影里插入了很多剖析现实生活的例子,这些例子其实就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社会变得虚伪,社交媒体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你现在在一个高楼阳台上你会想什么?”
“会想,我还能怎么办”
于城问韦布,他其实想知道自己的哥们在决定跳楼之前,最后想的是什么。“我还能怎么办”是一种无奈,他已经试图不逃避,试图去解决问题,但是还能怎么办,他找不到出口了,甚至丧失了最后面对问题的勇气。
【韦布】
父亲曾经是警察。后来他才知道他爸是受贿才被开除。母亲在矿区卖衣服。
韦布喜欢的姑娘黄玲和他在猴子庙的对话。
“为什么打他”
“我今天才知道,我爸是因为受贿才待在家里的”
“这跟你打人有什么关系”
”我听到这些,就感觉应该动手,就跟流程似的”
“其实我什么都不觉得,李凯偷不偷手机我也不觉得什么,但是他是我朋友,我按流程来的,怎么就成了这样”
”你想说什么“
“我没有打他,他自己摔下去的“
“那你跑什么”
流程,是现实的枷锁,规定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甚至这变成了一种本能的反应。韦布按流程做的,却做得一团糟。
真正让他逃离的是生活,是偷他压岁钱整天酗酒骂他的父亲,是一直信任的朋友的欺骗和出卖,是嘲讽自己无能的喜欢了很久的姑娘,是不被关心的奶奶的去世。他对这个家没有一丝留恋,就连朋友也把他最后一点希望也掐灭。
“任何人花时间浪费在任何事情上,都会变厉害”
“为什么踢毽子”
“其他事情让我感觉更差”
这是一句和韦布年龄不太相符的一句话,感觉像是胡波在说他自己。踢毽子对他来说就像是写作和拍电影,但是他否定了自己的天赋,他觉得自己的成就是因为比别人多花了时间。就算得了几个奖又能怎么样呢。
但是在片尾,让我觉得很欣慰的是,去满洲里的车停下来了,大家一起踢着毽子。他很享受,大家也很快乐。
【黄玲】
一个17岁的女高中生,有一个在家什么都不管的妈。自己却喜欢上了学校的教导处副主任。
视频被公开了之后,妈就只说了两句:
“你是不是被他睡了。”
“你要出名了。”
母女两人都抱怨彼此卑鄙,自私。
这位母亲对自己的女儿都恶语相向。可见生活把她的心折磨成什么样了。生活对她无情,她就要对别人无情。
这种强烈的报复心理同样发生在于城身上,自己被喜欢的姑娘拒绝了,就要去睡自己哥们的老婆,来作为情感的排泄口。韦布呢,他心情不好,走在大街上,一位老人让他帮忙捡个毽子,他就冲老人破口大骂,甚至要动手。
是的,他们都被生活蹂躏过,但是谁的人生不是这样,总有绝望的时候,他们自己不能承受,就要转嫁给别人,这样的心理,真的让人看不起。
“你根本不知道活着是怎么回事儿,我哪有精力给你营造你喜欢的东西,我自己还一团糟搞不清楚呢。”
“我过得太糟了”
“这都不是因为我,一直这样,我也这样,你也这样,就是这样”
母亲觉得女儿过得不好不是因为自己,她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
一个自己本身对生活极度消极的人哪还有能量去给别人更多的爱呢?她早已丧失了爱的能力。丈夫的背叛把她爱人的能力全部剥夺走了。
【怕事儿的教导主任】
“整天被批评的学生用石头砸猫。他在那一刻感觉特别的快活。”
就好像现在网络上的键盘侠。我不能说全部,但很大程度上那些没有任何理由,不分青红皂白就开骂的人,其实是在找补现实生活里失去的尊严和人格。在网络上没有阶级,甚至这个社会赋予他们舆论监督的权利。他们便滥用这个权利,把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伤害甚至侮辱,用另一个途径发泄出来。
“如果我制止这件事了,我就等于和这个人产生关系了。再说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的快活。”
实施者在享受以另一种途径报复的爽快,观者也感到快活。生活已经扭曲了他们的内心,真的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每个时代的日常都差不多,稍微不同,你不用为这些事困惑,所有人过一段时间就都明白了。”
“人活着呀,是不会好的,会一直痛苦,一直痛苦,从出生的时候开始,就一直痛苦,以为换个地方会好,好个屁啊,会在新的地方痛苦。没有人明白他是怎么存在的。”
如此负能量的对白由一个教导主任说出,多少有些奇怪,我想这其实更像是胡波内心的独白。
他对于人生绝望。他不明白这种痛苦从何而来,又该如何逃脱。他以为,现在的困惑过几年自然就想明白了;他以为,换个环境痛苦就没有了。时间上的改变,地理上的改变都不能让他的痛苦减轻。唯有死亡,才得以解脱。
【压抑的镜头感】
压抑感充斥着整个电影画面。
第一视角的电影镜头,就直接杵在演员的脑袋后面。导致前方大部分视野被挡住,左右的视野也受到限制,作为观众更有代入感。
【小说结尾】
“等我贴着它,看到它那条断了的后腿,它看上去至少有五吨重,能坐稳就很厉害了。我几乎笑了出来,说实话我很想抱着它哭一场,但它用鼻子勾了我一下,力气真大,然后一脚踩向我的胸口。”
小说里的主人中,被自己一直追求和向往的大象,无情地碾压。
相比小说而言,电影温暖多了。虽然没有见到大象,但是至少给人保留最后一点希望,留了一份遐想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