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与神、魂、魄、意、志

作者: 老猪说人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5-14 07:35 被阅读0次

——思考中医中药(3

1、

尖端科学有一派研究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之中,物质只占5%,95%的构成是肉眼不可见的暗物质。

我们人体也是一样的。

人们都觉的就是这副身体,这个皮囊,这些物质器官。

其实身体占据“我”的比例很小,“我”的大部分是由那些的肉眼不见的东西构成。

那些东西是什么?

简单而不精准地说,是精神,或者说是念头。

2、

因为念头无形无相,同时它像瀑布一样川流不息,以远远超过光速的速度连绵相衔。使人已经麻木、忽视了它的存在和主导性作用。

就如我在打字,你在看这篇文章,以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每分每秒,每个动作,每个言行,表面看是身体在动,其实是它在动,它在运作,它在主导。

就好像我们的家,我们以为是家主要是电灯、电视、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等这些东西在作用。其实不是,背后的主导力量是电,是无形无相、连绵不休的电。

你看到这可能有点懵了,觉得笔者在奇谈怪论,故意标新立异。其实这个事,很好证实到。

比如做梦:

人在睡觉做梦时,身体是静止的,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觉)、舌头(味觉)、身体(触觉)全部关闭。

但是你在梦中,依旧能看、能听、能闻、能尝、能触,你的思想活动,你的感情感受等等,丝毫不爽,完全真实。

你想想,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精神才是真正的主导。

白天时,还是同样的状况,还是精神在主导。但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敏锐,穿透生活万象去发现这个本源。

而我们的祖先呢,有一些很了不起的高人,他们挖掘、验证、总结这些现象,形成了一套认识,把这些精神现象阐述的细致具体,比如:神、魂、魄、意、志

神是那个源头,魂有三魂,魄有七魄,意有千万亿,志有各种分类。

我们现代人不懂这个东西,以为是古人傻缺搞迷信,其实这些是在讲很精微很科学的东西,把无形无相的精神给拆解了。

3、

当昨夜笔者明白这一点时,哗,人世的许多现象又明朗了一点。

民国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曾经感慨过一句话:“人家都说我是名医,其实我这一辈子还是没见过的病多,看不好的病多。”

为什么顶尖名医尚且如此?为什么医疗起的作用很有限?

因为物质身体只占“我”的很小一部分,神魂魄意志是主导存在。

如果医者只懂得在物质身体上起作用,那医疗的作用怎会不有限呢?

真正的医疗,核心是调神,然后才是调气,然后才是调精(物质身体)。

我们的中医,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认知规则上面。

现代的我们往往认为中医就是喝中药。

哪里是这回事啊。

《黄帝内经》创立时,只用针、灸、祝由、酒等,很少有内服汤药。

后来人的精神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乱,就得下重手,才开始用中药,形成大量的中药配方。

医疗的核心是医“神”。

可是这是很为难的事情。能够把握“神”的运作规律,是一件不是人干的事。

即使真掌握了,有几成患者会听你的话,去安心调“神”?

“神”调不了,“气”不顺,这个“精”(身体)怎么会好的了呢?不是这有问题,就是那有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

4、

当想到上述后,笔者连忙去翻《黄帝内经》,找“调神”的内容。

第一个找到什么呢?《黄帝内经》开讲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

啪。

当时就傻眼了。

以前我们认为这一篇是讲什么的?是讲四季如何保养身体的。

现在再看呢,哪里是那样啊,它是讲如何调养精神的!

四季,是天地阴阳气机变化呈现的四种典型状态。

我们的身体,阴阳气机变化是同样规律。

当外在气机变化时,我们体内气机变化也呈同样规律,这时,我们该如何调养精神?才能符合健康的规律。《四气调神大论》讲的是这个东西。

当明白了这一点,再去翻《黄帝内经》,一下就有了纲领,它讲的全是如何调神,所有气机的变化、经脉的变化、身体表症的变化,全部在为调神做注脚。

哎,这才科学嘛,这才说得通嘛,这才一条线捋顺了嘛,就是这回事嘛。

《千草堂谈养生》19   作者:禹州千草堂朱四

禹州千草堂,专注中医外治八十年,四代传承。

相关文章

  • 身体与神、魂、魄、意、志

    ——思考中医中药(3) 1、 尖端科学有一派研究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之中,物质只占5%,95%的构成是肉眼不可见的暗...

  • 阳气和轻重,调整完美的八字(一)

    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的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

  • 凝神聚气

    魄潜随精 精博生神 神自带魂 皆禀先天 意而生思 思长为虑 虑久为志 皆养后天 魄健魂定 虑短志长

  • 《中医基础理论之神三》

    狭义之神: 又有五神、情志及思维活动之别。 (一)五神 定义: 即神、魂、魄、意、志,是对人的感觉、意识等精神活动...

  • 中医基础知识

    五神:神魂魄意志 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 五志:怒喜思悲恐 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悲,脾...

  • 2022-11-13 拯救“心神不宁”!

    《黄帝内经》中有“心藏神”的说法。 把神分为五个方面,与五脏一一对应,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

  • 随笔(一七二)

    杂说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因此人的情志活动正常与否与五脏盛...

  • 五脏和五神有什么关系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五脏,代表人体的五个生理系统,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可...

  • 读难经有感

    五脏有七神,各何所藏耶?然∶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 以前看到...

  • 精读《黄帝内经》(第201天)

    【宣明五气篇】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译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身体与神、魂、魄、意、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rz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