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文学的特质》片段

作者: 白夜书摘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10:14 被阅读11次

1、文学是干什么的呢?是为说明什么呢——如说明“道”——还是另有作用?从艺术上看,图画、雕刻、音乐的构成似乎都不能完全离开理智,就是音乐也是要表现一些思想。文学呢,因为工具的关系,是比任何艺术更多一些理智分子的。那么,理智是不是文学的特质呢?不是!从几方面看它不是:(一)假如理智是个文学特质,为什么那无理取闹的《西游记》与喜剧们也算文艺作品呢?为什么那有名的诗,戏剧,小说,大半是说男女相悦之情,而还算最好的文艺呢?(二)讲理的有哲学,说明人生行为的有伦理学,为什么在这两种之外另要文学?假如理智是最要紧的东西;假如文学的责任也在说理,它又与哲学有何区别呢?(三)供给我们知识的自有科学,为什么必须要文学,假如文学的功用是在满足求知的欲望?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不说理智不是文学的特质,虽然理智在文学中也是重要的分子。什么东西拦住理智的去路呢?情感。

为什么《西游记》使人爱读,至少是比韩愈的《原道》使人更爱读?因为它使人欣喜——使人欣喜是艺术的目的。为何男女相爱的事自最初的民歌直至近代的诗文总是最时兴的题目?因为这个题目足以感动心灵。陆机、袁枚等所主张的对了,判定文艺是该以能否感动为准的。理智不是坏物件,但是理智的分子越多,文学的感动力越少,因为“文学都是要传达力量,凡为发表知识的不是文学”。我们读文艺作品也要思索,但是思索什么?不是由文学所给的那点感动与趣味,而设身处地的思索作品中人物与事实的遭遇吗?假如不是思索这个,文学怎能使我们忽啼忽笑呢?不能使我们哭笑的作品能否算为文学的成功?理智是冷酷的,它会使人清醒,不会让人沉醉。

2、因为文学是创造的,所以其中所含的感情是比知识更重要更真切的。知识是个人的事,个人有知识把它发表出就完了,别人接受它与否是别人的事。感情便不止于此了,它至少有三方面:作家的感情,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和读者的感情。这三者怎样的运用与调和不是个容易的事。作者自己的感情太多了,作品便失于浮浅或颓丧或过度的浪漫;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如何,与能引起读者的感情与否,是作者首先要注意的。使人物的感情有圆满适宜的发泄,而后使读者同情于书中人物,这需要艺术的才力与人生的知识。读者于文学作品中所得的知识因此也是关于人生的;这便是文学所以为必要的,而不只是一种消遣品。

以上是讲文学中的感情与思想的问题,其结论是:感情是文学的特质之一;思想与知识是重要的,但不是文学的特质,因为这二者并不专靠文学为它们宣传。

相关文章

  • 老舍《文学的特质》片段

    1、文学是干什么的呢?是为说明什么呢——如说明“道”——还是另有作用?从艺术上看,图画、雕刻、音乐的构成似乎都不能...

  • 老舍《文学的创造》片段

    1、到底人们为何要创作呢?回答是简单的:为满足个人。 凡是人必须工作,这不需要多少解释。“不劳无食”的主张只是要把...

  • 推荐老舍的猫片段

    《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

  • 老舍《谈幽默》片段

    1、“幽默”这个字在字典上有十来个不同的定义。还是把字典放下,让咱们随便谈吧。据我看,它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我们知道...

  • 《俗常山海,莫不可爱》:“人民艺术家”的散文之美

    思衣谷 想必,大家都知道老舍文学奖,是与茅盾文学...

  • 《老舍的文学地图》记录

    这是百家讲坛《老舍的文学地图》的记录。2017.10.21 一直以来,我对老舍的印象始终停留在《骆驼祥子》作者这样...

  • 听老舍讲文学

    对于长期做技术工作、又偏爱社科历史类书的我来说,文学方面是很弱的项,觉得对感悟类、文字、美学类的东西,会比较迟钝,...

  • 《茶馆》之愚见

    我认为老舍的《茶馆》是对当时文学的担忧与抗争。老舍构建茶馆这样一个文学世界,通过展现多元文化的碰撞,对一贯的“高大...

  • 老舍:你见过的五味杂陈,我也都见过

    高晓松曾经自己的节目《晓说》中,为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而唏嘘不已(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老舍获得投票第一,...

  • 老舍《谈幽默》片段2

    1、现在说讽刺。讽刺必须幽默,但它比幽默厉害。它必须用极锐利的口吻说出来,给人一种极强烈的冷嘲;它不使我们痛快的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舍《文学的特质》片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xu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