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象席地而坐》没有因为得奖而被人所知,而是因为拍这部电影的导演因为抑郁症自杀而引起关注。信息爆炸的时代,好像除了能带来娱乐和官能享受的话题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其他的严肃的话题便一定得关乎生命的安危才能引起注意。
人们总是在艺术家的生前默然,而在其死后万分哀悼,觉得其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其实这样的关注和感动对于艺术家来说,不但毫无意义,而且极具讽刺。总是有一种生不逢时的宿命感。
胡波大概是一位特别会表现“情绪”的导演,这大概是因为导演长期被情绪困扰,所以对于“情绪”便异常敏感。电影中的情绪因子时时都在膨胀,好像随时都会炸裂。所以看电影的时候会有一种恐惧感,什么样的恐惧感?好像随时后脑勺会被打一闷棍的恐惧感。这便是看这部电影时的感受。电影节奏缓慢得如同与现实同步,四个小时的时长足以让一位没有耐心的观众瞌睡连连。
现实的生活情节、现实的场景、甚至现实的人性的“灰度”,每一个人都陷入自己的生活或者说是生存的困境中挣扎而不得。每个人为了挣脱出自己的生存困境而又有意无意地伤害了他人。
“情绪”像是一个隔夜发酵的面团,被其支配的角色往往自伤伤人而不自知。女儿憎恶目前,目前诅咒女儿,父亲殴打儿子,儿子鄙视父亲,空间狭小滋生出亲情的淡漠。“暴戾”像一团浓黑的乌云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头顶。而缓解的方式便是自弃与伤人。
所以,没有责备、没有批判,没有怨愤,有的只是无力和同情。冷漠的挣扎,相互倾轧,生活最痛处的肉搏。最后血肉模糊。
角色本身并不承载其本身的社会意义。好像每个人都是在人世间这个苦海中遨游,看不见浮木,也看不见彼岸。唯一的彼岸大概是“满洲里”——这个导演给予他们的“理想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真的够理想吗?未必。或许就像老人所言,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就算离开了,生活的惯性仍然会推着你不由自主地往前走。
从前,动物园有一头大象,每天就坐在粪堆里什么也不干地发呆。这是一个贯穿于每一个角色的故事。为什么是一头笨重的大象?因为只有大象才有坚硬的躯壳和敏感而丰富的内心。它被现实禁锢而屈身于粪堆,身形笨重席地而坐,“情绪”风起云涌,但是观众只能解读为“发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