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是北宋名臣,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父亲是一个地方法院的法官,生他的时候已经56岁了。在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欧阳修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当时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郑氏身上。
在常人看来,寒门难出贵子,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性格上会有缺陷,可欧阳修却在母亲郑氏的悉心教导下成就卓著,被世人称颂为“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百世师。”那么太夫人郑氏是如何教育欧阳修的呢?
父亲去世后,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刚4岁的欧阳修投奔在随州的叔叔。叔叔虽然也是个小地主,但是家里余粮也不是很多,所以母女俩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可即便如此,母亲郑氏对欧阳修的教育一天都没有落下。小时候,欧阳修的床边故事便是母亲给他讲的一个又一个应该如何做人的故事,并且每次讲完故事后,母亲都会把这个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其中的道理。她常常教育欧阳修要遵从父亲遗训:遇事不能苟且,做官不避患难。这种良好家风的传承,对欧阳修以后的政治态度、道德修养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等到欧阳修长大一些,母亲深知孩子如果不学习、不读书考取功名是没有未来的。当时家里穷买不起笔墨纸砚,郑氏想到了一个办法,把小欧阳修带到沙滩上,折了一根荻杆,一丝不苟的在抹平的沙地上写上一行字,然后将荻杆交给欧阳修,让他照着沙地上的字一笔一画、反反复复地练习,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这便是“郑夫人画荻教子”。
随着欧阳修慢慢长大,也越来越懂事,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但他心中始终有个疑问,那便是母亲从哪里来的决心和力量一个人抚养自己。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问起了母亲,母亲深情地对他说:"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你自幼失去父亲,我不能断定你将来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
等到欧阳修长大成人,跟其它年轻人一样去参加科举考试,不过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并不顺畅,连续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意外落榜。受此打击的欧阳修有些心灰意冷,但是母亲郑氏鼓励他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公元1029年,欧阳修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命运终于眷顾了他,他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算得上是“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让欧阳修信心满满,觉得在第二年的殿试中,这个状元闭着眼睛都应该是自己的了,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上嘚瑟一下。可等到殿试放榜后,欧阳修只得了个十四名。欧阳修的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之所以没有拿状元,是因为他的文文章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想挫挫他的锐气,帮助他成才。
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跟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公务员。母亲深知官场是个是非之地,经常将父亲为官的事绩讲给他听。她对欧阳修说:“你父亲做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她还说:“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奉养父母不一定要给他们很多钱,最重要的是孝顺;利益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后来,欧阳修的官越做越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便把母亲接到了身边。欧阳修知道母亲一个人把自己带大不容易,所以想好好报答她,一切吃穿用度都是高标准。可母亲不同意,依旧坚持原来的标准,不过度享用,还告诫欧阳修:“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她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能苟且迎合世俗之人,在官场上难免会招人排挤,所以过简朴的生活也是为将来可能患难的日子做准备。
后来不幸被母亲言重,欧阳修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改革而得罪了利益集团,被贬为夷陵县令。夷陵地处偏远,跟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没法比,欧阳修担心母亲过不惯这样的生活,母亲却反过来安慰他:“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咱们家本来就很贫困,穷日子我早就过习惯了,只要儿子你能适应,我就适应。”
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以及整个家族流传下来的家风,深深地印在欧阳修脑海里,伴随着他一生。欧阳修一生为官清正,直言敢谏,不怕得罪权贵,连宋仁宗都忍不住感叹:“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到哪里去找呀。另外,欧阳修在其任上还大力提携后辈,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欣赏与推荐。“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提携而名扬天下。
欧阳修到了晚年,还经常把自己年轻时写的文章拿出来修改。夫人心疼地规劝道:“这么大岁数了,还费这个心。难道还是小孩子,怕先生骂你吗?”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生笑。”正是这种认真的态度,才成就了他的一代文学巨匠。
所以说,好的家风真的可以受用一辈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