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写读后感》教学反思
《写读后感》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内容。这一习作题要求学生从读过的书中或者文章中任选一篇写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受要真实、具体。通过执教这节课,我产生了有些想法和感受,想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注重方法指导,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
五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在增强,对看到的东西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会初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我校五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大量的主题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比较大,阅读的知识面也在逐步拓宽和提升。虽然学生阅读量上来了,但绝大多数学生“读而不思”或“思而不写”,只重视读时的快感,不重视读后感悟的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也大量存在。学生在平时的读书交流中,说的头头是道,绘声绘色,但是一旦落实到写上,往往是词不达意,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本次作文训练应该特别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找到读后的一个感悟点,采用联系实际、抒发感情的方法写好读后感。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将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打通从“读”到“感”,从“感”到“写”的写作之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是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讲的更精彩”。
近来我市教体局大力倡导“让学生讲的更精彩”活动。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三个让学生集中展示的环节:一个是在导入部分,让学生谈自己读过的书中印象深刻的地方;第二个是交流展示活动中,让学生选择一个感悟点,对印象深刻的一本书,谈感受,谈体会;第三个环节是学生在写作之后,让学生站到讲台上交流自己写作的片段。每一个环节学生展示完之后,都有一个与同学的互动评议 交流的环节,这样做的目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到课堂的中心位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三、注重感情的抒发,引导学生恰当的联系生活实际。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课堂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加深对原文感受,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表述对原文的认知与体会,把握写作的中心,掌握作文的重点。在这堂课当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谈感受说体会,然后再通过例文的形式,让学生找到写读后感的方法,并要求学生结合原文,通过抒发感想、联系实际,把“感”的部分作为重点进行习作。通过习作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将“感”的部分写得比较真实,具体。但仍有部分同学还是采用复述内容的形式写作,而对感受则不联系实际,泛泛而谈,买椟还珠,本末倒置。
四、注重整体阅读感受,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架构进行构思。
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是指学生通过文章的文字表达,获得关于阅读文本的形式和内容的初步印象,是对文章初步的领悟和体会,它是“深入局部”的先决条件,是揣摩语言的基础,是进行其它一切学习的前提。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概括,复述。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全文进行谋篇布局,应到学生明确整篇文章的计划和思路。课堂中在学生写完文章的主体部分后,我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文章的整体架构做了指导,帮学生理清了写作思路。
总之,在这一堂课中,我虽然注重了学生主体,但在学生的情感激发上引导还不是很到位。另外,在问题的设计上,包括教师的语言表达上都应该更加精炼, 更加的简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探索,去找到一条能真正体现本人教学风格,而又卓有成效的方法,实践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