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今日阅读任务:情绪的来源(四)第91-108页。什么是情绪负债?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
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想要让孩子情绪稳定,首先自己要学会情绪稳定。
以下是我的作业复盘
新知:
1.教育是如何造成人的情绪问题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所接受的教育,良性情绪和不良情绪都会通过教育手段或方式产生。这是因为人在受到环境影响的情况下会产生模仿行为,有语言模仿、行为模仿,还有情绪模仿。好的环境可能产生好的模仿内容,但不良的环境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这是显而易见的。
2.父母的情绪状态很容易传递给孩子,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就是父母的翻版。
3.情绪负债是指因某种教育行为使得孩子对情绪的理解出现偏差,致使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受到影响。它有三个来源:(1)依赖性性格(常常在好坏、善恶之间徘徊,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困扰);(2)控制型性格(在对错之间徘徊、在是否聪明的问题上纠结、在坚强和软弱之间徜徉);(3)竞争型性格。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三种性格的优点、缺点。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看哪一种性格占主导地位,然后积极地改善自己,获得情绪自由。
4.真正的教育是父母给孩子加条条框框之后,会引导孩子再将来将条条框框打破,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将条条框框打破的过程。如何破框呢?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付出一些代价,这些代价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之前的条条框框是有问题的。其次,可能因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一本书、一部电影等打破了孩子固有的观念,然后重新组合。
5.如果您是一位家长,您就要学会理解,教育孩子时,需要给孩子制定规则,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障碍,会感到痛苦,这些经历是必不可少的。让他们去经历一些挑战,哪怕犯错误都不要紧,因为只有他们犯了错误,经历了挑战,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束缚自己的条条框框,从而想办法打破那些旧条条框框。
旧知:
1.孩子已经长大,在孩子和学生面前我的情绪一般控制得好,只是偶尔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儿的时候,会把自己的不悦感表露出来。
2.偶尔会出现情绪低落,多数是在极度疲惫或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时候。
今后我会继续认真阅读、享受阅读,也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让自己身心愉悦,保持热情和优雅。
体会:
在今天的阅读中,关于教育是给孩子条条框框再打破的观点很棒,对我启发很大。当我们为孩子不听话而苦恼的时候,或许应该换个角度想想—孩子有孩子的认知和不同于我们的感受,我们应该懂得包容。许多时候,我们是和孩子一起长大的,根本不存在权威。孩子不但是独立的、鲜活的,更是发展中的,只要引导得当,他们终会长成更好的样子。
昨天我在看纪录片“路过你的世界”的时候,收到很多启发,看别人的故事,启迪自己的生命。虽然和今天的阅读无关,却与生命、成长有关。第一节讲北京某地一个医生开的烧烤店。因为同理心的缘故,这里聚集了各种各样的医生。他们在这里吃东西、聊天,相互沟通和交流,也用这种方式舒缓着各种各样的焦虑。第一次那么鲜活地看到、听到医生们穿着便装说出自己的不容易与百折不悔的坚持。纪录片的感觉很真实,不像影视作品那么程式化。真切,真性情,真实的人生感悟。很棒!
第二节的选题冲击着我的大脑——繁华城市里一个小小的付费自习室,给很多有追求、想上进,想在逆境中谋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一个安静的空间。有人说,太累太辛苦了,只有走进小小的自习室才感觉人活得真实。这个时候,世界安静了,我们内心的信念引领我们的行动,奔着自己心中的灯塔前进。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不管你考不考研、加不加班,这是健康的需要,是生命的需要。感谢时代的发展,感激生活的美好,更要珍惜生命的成长。为自己、为家人,一起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