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熟悉的是我未知的
今天收到做海报的项目通知,根据提供的要求开始做。做完后发现,和甲方想要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就好比,我要买苹果,结果你给了我一个橘子。驴头不对马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问题在于对方的要求里出现一个词“分主题”。
我不理解这个词。
2️⃣ 分主题海报
怎么理解这个词呢?都是主题海报,都是以一个明确的概念为核心的主题海报。但分主题海报≠主题海报。
主题海报……唉,设计的这个主题海报也称不上主题海报,更像是目录、详情页。分主题海报是拆分出主题下的几个子主题作为海报。
嗯,如果提“子主题”海报在理解上或许会明晰一些。
3️⃣ 沟通确定到位,抠字眼
怎么算是沟通到位了呢?
抠字眼,抠明白每一个字眼。
像上面提到的“分主题“,分的是哪个主题,分是否为”分解“、”区分“的意思,分主题后有几个主题,这几个主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还要眼见为实,不要只用语言描述,要有实物或相似物品,明确文字中的每一个名词、形容词。不然沟通就容易出现误差。
对方觉得自己已经说清楚了,虽然还有一些可以说,但都是常识。然而,这些理所当然的“常识”对我来说可能完全不知道。
甚至有可能这个常识,全世界只有对方自己一个人知道。
4️⃣ 结语
在协作中,每一个细微的词汇都可能蕴藏着巨大的差异。在沟通中仔细抠字眼,确保双方对每一个术语的理解达成一致,避免误解和返工。
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对意义的精确还原。面对纷繁复杂的任务和要求,我们需要摆脱对“常识”的依赖,转而通过细致的确认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唯有如此,才能在协作中减少摩擦,实现高效的协同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