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时间管理以前,我是一个十足的夜猫子,每天晚上睡前刷手机到11-12点,经常是刷手机刷着刷着就睡着了。后面学习了漫步人生时间管理,跟一群小伙伴一起践行,也在里面学到过不少的实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确实解决了我晚睡的习惯。是如何做的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可控事件清单法
首先,列出晚间可控事件清单
意思就是列出我们在晚间可以从事的一些不至于让你失控的事情
这类事情一般有如下特点:
1.时间失控: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时间是无法预估的。只能是大概时间没有准确的终止时间
例如:写稿子
2.环境失控:我们在做这类事情的时候,所处的环境无法被我们自己控制
例如:1.接待一位不熟悉的客人,因为即使时间很晚了,也不方便告诉他自己要断网了
2.看电影回来打车的话,可能会遇上堵车的情况,自己也不能控制
3.数量失控: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数量上不确定,自己想做多少算多少
判断是否可控:时间标准和数量标准要一致
例如:告诉孩子只能看一个小时的动画片,但是这个动画片的时间不止1个小时,就容易导致快到一个小时的时候,孩子正看的精彩停不下来。正确的做法:先预看下每部动画片的时间,看自己规定的时间内,能看几部,然后再确定让他看的时间
4.欲望失控: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根本停不下来
例如:追剧呀,没看完停不下来,
淘宝购物啊,因为东西太多了,这里看看,那里看看,也停不下来
5.情绪失控:我们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事情停下来了,自己的情绪停不下来,也容易导致睡不着
列出所有你晚间想要做的事情,或者可能做的事情。也许会有50件甚至100件
然后我们再去验证他们的可控性,最后留下可控的,排除不可控的
提醒:有的事件可以由不可控变为可控
由不可控变可控的方法:
1.提前计划(上策)
如:一部电影2个小时,我们想在10点钟睡觉的话,就必须7点去看,给自己留一个小时
2.使用工具(下策)
如:玩游戏的时候下载定时关机的软件
不好的地方:关机后可以再打开,容易变成不可控,是为下策
可控事件分类:
1.慢生活
比如和家人一起阅读,聊天,户外赏月,邻居家串门等等
2.微学习
安排一段有计划的学习时光,不重在完成什么,重在拥有的学习时光,不用太深入和过度用脑,只需要对你学习的领域有些了解
如:听一讲漫步人生音频
3.微社交:和闺蜜好友的可控社交
4.陪伴:陪伴家人孩子
5.放松:让身体放松,泡泡脚等
6.独处:与自己相处,听内心的声音
有一个很重要的认知:要想早睡,并非靠意志力坚持,而是让自己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以前自己就是,每次靠意志力坚持下来的早睡,没几天就崩塌,而后看到朋友圈那些每天打卡早睡的人都佩服的不得了,对自己的意志力也越来越没信心,后面试用了这个方法,跟一群人互相践行督促,每天早睡早起,精力情绪都好了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