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因为有课,难得回了一次学校。
开学的前晚,我在一堆杂物里找到了很久没有打开过的笔盒,顺手拿出一支笔往纸上划了一道黑线。
有墨,还能写。
等收拾好第二天要去上课的包,我拎起来试背了一下,原以为很重,里面却只有一支笔和上学期没用完的草稿本而已。
就这样一个轻得让人没有实感的包,结束了我最后一个暑假。
等等,人生的最后一个暑假,我到底干了些什么?
今年6月初,一边准备期末考一边找实习。
发件箱里躺着一堆命名为【个人信息+岗位】的邮件,手机的来电显示里一群020开头的陌生号码。
终于找到一家愿意和我签实习协议的公司,心里悬着的那一块石头落了地。
考完了期末,还没休息几天,又马不停蹄地挤地铁去了。
2个月的实习,对职场生活仍在一知半解,对自身前途依然茫然无措。
唯一确定的是:
早上八点的地铁5号线和3号线真的很挤。
既然实习填不满我对未来的期望,那么即将到来的秋招至少要握住一两个offer才行吧?
转眼来到9月,我不是忙着准备上课,而是忙着焦头烂额的改简历、网申、笔试。
最后一个暑假就这样浑然不觉的对我说再见。
我身边要好的几个同学,也都觉得自己的暑假不尽人意。
有人大三出国交换,现在回国后不知道是该考研还是找工作。她认为交换的经历比不上一份叫得出名字的实习来得可靠,没有自信能在秋招里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考研,作为逃避现实和应付父母的筹码。
“可我现在觉得好孤独。”
从来不熬夜的她,在凌晨2点给我发来这条消息。
她说她从早到晚一直呆在图书馆,把精力全耗在了考研上,却感觉手边的复习参考书永远翻不完。
她说她不知道考研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给自己花在大学的四年光阴一个说法。
有人听从家里人的建议准备考公务员,放弃了秋招,去报了考公集训班。
她跟我说,现在摆在我们准大四生面前的就三条路:
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
前两者她都曾努力过,只是希望的火苗熄灭得太快。最后只好选了一条最稳妥的路,安慰家人,也安慰自己。
“可你真的喜欢当公务员吗?”
“当然不喜欢,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的语气很平静,像是走投无路最终便认了命的可怜人。
在临近毕业的十字路口,我们都焦虑着眼前的大学最后一年该如何过。
我们可以投身于秋招,一遍遍地打开网站投简历,一次次地奔波企业的宣讲会。
我们可以埋头于图书馆,在面前垒起小山般高的参考书,挑灯夜战,努力争个考研考公的席位。
但我们绝不可以庸庸碌碌,徘徊迷茫。
就算是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暑假,我们也要视为不能荒废的课程去忙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因为我们读了20年的书。
我们习惯了读完一年级,立马升二年级。习惯了读完初中读高中,上完高中才能考大学。
等到毕业进入社会,我们也会把社会当做学校。我们习惯了做一个学生,我们认为自己必须严格地按脑海里设想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我们不允许落下其中任何一步,否则等着我们的就是失败。
就像大一应该加入社团扩充人脉,大二应该参加竞赛积累项目经验,大三应该找实习让简历上有内容可写,大四就理所应当的去找工作或者考研考公。
可能你会因为某种原因,在某一阶段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然后你就觉得自己沦为一个被社会遗弃的loser。
其实你错了。
社会并不同于学校那种“逐级升学“的竞争方式,社会里更常见的是“多年留级”和“跳级”。
有的人名牌大学毕业后进了政府,二十多岁就当了科长,然后就当了十几年的科长;
有的人前半生平庸无比,后来赶上股票市场的大潮一夜暴富;
这些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社会并不是像多数大学生们心中想象的:
必须每一步都踩在合适的点上,才会和成功慢慢靠近。
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次试错,不是大学一毕业就能一蹴而就地选择属于自己的终点。
别把社会当做学校,更别把人生的旅程当做学校,偶尔的“落课”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别在20岁就盲从了他人给你指的路,别等到50岁心里仍有一堆“如果当初…”
我们不必急于在人生的最后一个暑假就给自己的未来一个交代。
你可以迷茫,可以彷徨,但你并不是在荒废时光。
毕竟当下的每一个尝试,都有它的意义。
然后总有一天,你回首过去,才会发现自己已经行走了很远,并且能够走更远。
<最后想说>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我很喜欢,它也可以道出我这篇文章想传达的想法,在这里送给你们: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
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
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
然后活到90岁
有人单身
同时,有人结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
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安排准时
插图来自-CARO
网友评论